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山地城市,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和路网结构的制约,重庆的城市立交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详细介绍了重庆市7座立交工程,并分析了城市立交给城市带来的便捷及负面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城市立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市路网结构特征及桥头立交功能具有特殊性。以重庆市主城区已建桥头立交为例,首次系统评估并分析其主城区已建桥头立交存在的交通问题,从立交等级、技术标准、车道数匹配、衔接道路集散能力及衔接滨江路等多方面对山地城市桥头立交规划建设提出改进建议,为以后山地城市桥头立交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现有穿山隧道已不能满足交通出行的需要,修建复线隧道是缓解现状隧道交通压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如何修建复线隧道,并对相应的立交节点进行改造,以便接入城市核心区路网,以重庆市大学城复线隧道和红槽房立交为例,分析讨论城市复线隧道与片区路网的衔接,相关立交节点改造与周边道路、既有构筑物的关系,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现有路网的不断改善依赖于不断完善道路建设,路网节点改扩建的成功与否更是直接影响路网功能发挥的重中之重。以深圳市坂银通道工程南坪立交为例,介绍了该立交在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对规范指标选用、立交方案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交通保通设计等问题的处理思路,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南京市新庄立交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提出一期地面环岛改造与二期立交改造方案。总结立交改造经验,建议在以后的立交设计中注重城市路网规划及立交功能定位,而立交的功能改善应从路网层面和立交系统层面同时考虑。  相似文献   

6.
东外环江南公路立交是宁波城市路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该文对立交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特征分析、立交功能定位、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思路和方案比选等主要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城市立交选型原则、城市立交的作用及城市立交的主要类型。以江苏太仓快速路网节点规划为项目实例,对其交叉口现状、交通量预测进行了分析,结合节点周边控制因素,明确了立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的立交节点是路网最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交通转换功能,匝道多、占地大,投资占比较大等特点。因此,立交选型对路网间道路的交通转换、交通运行顺畅、整体服务水平、远景年交通量需求等,具有重大设计意义。本文以深圳市坪盐通道锦龙立交为例,根据相交道路、地形地貌、控制条件、交通量预测等方面,提出不同立交选型方案,从立交型态、功能,占地、安全及投资等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认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交的建设也日益增多。沿铁路平行布置且紧邻铁路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与道路下穿铁路立交的节点是城市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它影响着铁路两侧居民的出行和周边土地的开发使用。该节点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日后的交通拥堵,形成整个路网的瓶颈。从平面布置、道路横断面形式、框架桥宽度、道路纵断面线形、框架桥的净高,平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式、平面交叉口渠化展宽的设计、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等方面逐一分析了道路下穿铁路立交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设计要点。通过对道路下穿铁路立交引道外设置平面交叉口的规定进行初步研究,推导出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与铁路最小距离的公式。通过分析与计算,讨论了不同的坡度条件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与道路下穿铁路立交之间的距离关系,为今后跨越铁路发展的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节点设计,以及穿越城市规划建设区的铁路或轨道交通项目在纵断面设计时需考虑的城市路网间距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框架不断扩张,上饶市把广丰片区纳入中心城区,并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开始面临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规划设计问题.根据稼轩南大道与新G320节点的交通需求预测、建设条件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立交设计方案,从立交功能、形态、安全和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立交方案,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中多路高快速路网的交叉越来越多的情况,对在路网密集及用地紧张的条件下设计出交通功能齐全的互通立交进行深入探讨[1]。对深圳市盐港东立交工程的立交功能、路网结构及交通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场地现状边界条件、地下管网、周围建筑和环境景观等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合理选择立交型式,使设计既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又能达到造型优美、交通组织顺畅、占地规模小的要求,同时还可提升路网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规划定位和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州金湾路-华山路立交项目背景、地理位置的解读,论证立交节点的功能定位、线位选型及方案比选,并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对该枢纽立交的近远期方案进行设计研究。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扬州市域路网快速疏散能力、形成未来城市快速路网格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加速增长,在城市骨架路网局部节点的交通量越来越大,早晚高峰常发拥堵。基于其中的竹叶山立交及墨水湖立交两个交通节点,本文介绍了拓宽改造工程的特点及难点,并分析了拓宽建设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合适的拓宽改造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道路互通设置在空间尺度、功能要求、立交形式及工程规模方面的分析越来越重要。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快速路-机场高速节点立交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立交方案选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分析,研究城市建成区工程边界条件,考虑立交节点工程周边工程特征,地质特点等影响,通过多方案比选论证,分析城市建成区立交设计难点,提出城市互通立交选型要点及对策。成果可为城市建成区立交设计及选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受地形限制山地城市道路路网一般采用自由式布置,多设互通式立交,缓解交通压力,而在互通式立交交通运营过程中,出口位置以其交通流交织引发的交通冲突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互通式立交安全性及畅通性。本次研究通过对部分山地城市立交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山区城市道路立交出口匝道安全影响因素,并确定了立交出口匝道事故成因。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特殊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分析,通过介绍重庆市九龙半岛初步规划路网的理念、策略、原则与方案,提出基于自然地形地貌将岛屿分解为上、中、下三岛组合路网设计方法与综合布局策略,梳理出规划思路,揭示一般山地城市和滨江半岛区域交通特征和路网规划要点,为城市设计师进行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路网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架桥西侧立交是北京南站近期实施方案中新建的六座节点立交之一。该文结合立交用地条件、远期的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并确定了立交形式,为城市路网中同类立交选型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立交是干线道路之间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道路之间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该文以重庆市五台山立交的选型设计为例,分析立交的选型原则、设计思路、选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方案比选,提出了对山区城市互通式立交的类型选择思考,为山区城市互通式立交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主动脉,其通过提供连续、快速、大容量的交通通道,为城市中、长距离交通服务。介绍海口市快速路网骨干工程海秀快速路的总体方案设计情况,从总体设计思路、功能定位等方面人手,对总体方案布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布局,重点对沿线匝道、重要立交节点进行方案设计,确保节点交通转换畅通,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集散和疏解。  相似文献   

20.
城市立交节点方案的确定是一个多层次分析、多目标决策、多因素制约的选择过程。介绍了工程背景及工程的功能定位,并根据立交周边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受制于立交范围内征地拆迁等因素,分近远期方案实施立交工程。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定性分析功能定位是前提,定量分析节点交通量是依据,周边现状环境制约因素是最终立交方案能否实施的试金石"的设计思路,为城市主干路与城区段高速公路立交节点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