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在分析洪水风险系统的基础上,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因素,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灰色聚类法与层次分析的数据处理优势,提出了适应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的系统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流域内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冯平  崔广涛  钟昀 《水利学报》2001,32(8):0064-0069
本文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城市洪涝灾害成灾模式的变化趋势,及城市化对洪涝灾害成灾特性的影响。在探讨城市灾前价值评估和洪灾经济损失率确定的一般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模型,并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实际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张鸣  武娟  牛超群  张楠 《吉林水利》2022,(1):1-9,16
由区域洪水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区域应灾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包括9项指标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云模型对江苏省2010年洪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较低,为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分布;苏中地区为中等风险分布;苏北地区差异较大,小部分呈较低风险分布,大部分呈较高风险分布....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镇河网密集区治洪除涝界限难分、内河排水竖向不畅、圩区整治联并无序、洪水蓄滞功能失调以及部门协调联动不足等问题,探索了河网密集区洪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素与承灾体,阐述了合理选定治理标准、控制内河排水条件、完善城镇减灾工程、统筹流域圩区治理、优化蓄洪调洪策略以及强化防控政策机制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灌区防灾抗旱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灾害学理论,对灌区水资源供需系统干旱风险进行了定义。在灌区旱灾形成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缺一不可,降水偏少是导致旱灾的直接致灾因子,农作物是最主要的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征的复杂体系,当它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形成旱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脆弱性决定了旱灾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受暴雨的影响,河流流域常会发生大型洪涝灾害事件,给沿河流域的人们带来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岷江流域暴雨分布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选取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共4期数据,从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和承灾易损性3个方面构建了洪涝灾害动态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通过ArcGIS得到了岷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洪灾风险性结果的变化趋势与致灾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暴雨空间分布与洪灾风险结果关系密切,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东南部平原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2)在时间尺度上,总体以中等风险区为主,面积占比第二高的风险区由较低风险区发展到了较高风险区,整体风险性在上升。研究成果揭示了暴雨分布特征与洪灾风险的关系,既有效指示了岷江流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状况,又反映了洪灾风险性动态变化状况,可为流域防灾减灾和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运用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广东省暴雨洪灾高风险区域主要在粤东、粤西沿海区域和北江中下游清远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9.
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灾风险评价是进行御洪管理、防灾减灾的基础。针对国内外洪灾风险评价缺少系统规范体系现状.在洪灾生命损失评价、经济损失评价的基础上,构建起以洪灾损失为核心的动态实用性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给出耦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洪灾风险定义,探讨了基于洪水分析、易损性分析、损失分析的洪灾风险评价流程图。针对洪灾风险评价不确定性,从被动破坏损失、主动防御减灾角度提出系统量化的洪灾损失经济评价指标,结合研究体系应用实际,给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的选一步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随机森林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流域灾害系统理论,在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基础上选取1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RF)智能算法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借助GIS技术以100 m×100 m栅格为计算单元,对东江流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设置参数少,且无需设定指标权重和分级标准,实现过程较简单;RF模型拥有指标重要性评估功能,方便分析各评价指标对洪灾风险的贡献度;模型的评判精度、分级结果均比支持向量机(SVM)的结果更好,数据挖掘能力更强;与GIS技术结合,便于分析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及内在规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流域洪灾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程度评价,对政府、规划部门土地管理单位及保险业界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分析灾害风险,如在防洪减灾领域应用水文~水力学法分析洪水灾害风险,其精度较高但由于难以获得必要的基础数据及费用成本过高等原因,很难在大范围内推广.近年来,美国另辟蹊径,采取从灾害研究灾害的方法,通过对各州灾害发生次数每年因灾死亡和受伤人数,以及经济损失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排序,对各州的灾害风险作出评价,进行区划分析.这一方法简单实用,客观可行.中国灾害记载的历史悠久,这些丰富的原始资料如…  相似文献   

12.
山区小流域河流的山洪灾害防治是当前防洪工作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和难点。文章针对山区典型河流——溆水的洪灾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小流域山洪的防治和减灾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东旱灾成因与灾害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旱灾是广东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率高,以春旱和秋旱为主,灾害损失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大气环流异常、厄尔尼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社会经济环境多变、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利工程欠完善都是广东旱灾的致灾因子。旱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灾害链效应;诱发地质灾害、成潮、森林火灾、病虫害、瘟疫、人畜饮水困难,导致了粮食减产,从而恶化生态环境,阻滞经济发展,最终影响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阐述了布尔啥通河流域洪涝灾害状况,分析了该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和特点,提出了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5.
珠江流域的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珠江流域山地灾害中的一种类型-泥石流。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在云贵两省山区及广西的桂比、桂东南等山地的多雨区。泥石流的种类较多,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来势猛等特点,常与特大暴雨山洪相伴生,灾害甚为严重。根据调查统计,泥石泥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应积极采取防治对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1.1 人口、耕地齐齐哈尔市辖1市8县7区,总人口为553.73万人,城镇人口194.13万人,农业人口359.6万人,耕地面积210 55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9%,其中播种面积173 72万hm2。1.2 自然地理1.2.1 气象、气候该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节气较明显,严冬长达6个月,气候特征是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风多风大频率高,土壤蒸发量大,易产生春旱和春夏之交干旱。(1)降水 该区为全省降水量低值区,年平均降水量在380~500mm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大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4~6月降水很少,仅占…  相似文献   

17.
《人民珠江》2006,(5):39-39
1963年珠江流域受旱成灾面积均近50年一遇,受旱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年。珠江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春季雨量较常年偏小50%以上,年雨最侧偏小20%左右,由此造成全流域的大旱。云南省境内南盘江流域的宜良县春旱,江河断流,是60年来未有过的。宣威县从1962年11月到1963年6月200多天内只降雨55.2mm,沟河断流井泉多干涸。曲靖地区5月前春旱,9月又秋旱,玉溪、红河、文山等地区(州)都遇春旱和秋旱,红河州秋旱2.33万hm^2,为60年未曾有过的大旱年。文山县有198个生产队吃水困难。  相似文献   

18.
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2, pp. 18–19, February, 1991.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省灾害分布现状进行初步分析,针对不同灾害型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灾害发生,促进山丘区的社会稳定和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魏国 《吉林水利》2001,(1):32-32
今年我市遭受了严重干旱的侵袭,给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灾后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抗灾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痛定思痛,认真进行旱后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制定今后的治旱方略提供依据。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建国以来,我市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抗旱减灾工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干旱进行了顽强的拼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50年代打井抗旱,60年代里水种抗旱,70年代建设“千井百站”抗旱,80年代进行作物全程灌溉抗旱,90年代大搞水源工程抗旱。从1995年秋开始,到2000年秋,仅5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