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M30×410 mm的双头螺柱在使用中发生了断裂。通过宏观检查、断口扫描、金相检查、化学成分测定、力学性能检测、硬度梯度检测等方式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柱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正常;螺柱断口具有典型的疲劳断裂特征,其断裂形式为疲劳断裂;螺柱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螺柱杆部表面产生的微裂纹在交变应力的持续作用下逐步扩展,最终造成断裂。  相似文献   

2.
通过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及拉伸性能测试、带状组织评级等手段,对螺柱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柱的断裂性质为氢脆断裂;起裂部位为螺柱中心位置,此处硬度远高于其他部位;能谱分析和金相组织检查发现裂纹起始处存在严重的碳偏析和合金元素偏析,这是造成螺柱在心部发生氢脆断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耐热双头螺柱在柴油机台架进行耐久试验时发生断裂。通过对断裂螺柱进行宏观检查、断口扫描、金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并进行模拟装配试验,确定螺柱断裂性质。结果表明:螺柱的断裂性质为高周低应力疲劳断裂;螺柱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受力较小,但螺纹牙底存在的折叠缺陷加剧了牙底的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的起源,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不断扩展,导致最终失稳断裂。  相似文献   

4.
某批换热器在浮头盖装配时高强螺柱前后出现两次断裂现象,通过现场调查、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宏观断口、金相观察、结构应力计算及螺柱制造工艺调查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螺柱和螺母咬合在一起的应力集中是致使最大剪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导致螺柱扭断的主要原因,最大等效应力明显大于抗拉强度,致使断裂处材料因其高强度而表现出脆性断裂;热处理工艺执行不到位是造成螺柱断裂的次要原因,是螺柱批量生产中堆积装炉热处理的不规范操作所致;螺柱经真空回火热处理后提高了力学性能和硬度,规范紧固件装配操作过程后,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经过调质处理的某发动机SCM435钢连杆螺栓发生断裂.对断裂螺栓进行了硬度检测、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以揭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断裂螺栓硬度和显微组织符合要求,其断裂是由于装配不当而承受过载扭矩所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异种钢T型螺柱焊接头的抗冲击性能及接头硬度,并对断裂后的基体及螺柱的微观组织、硬度及其断口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超高强钢构件上的低碳钢螺柱应用螺柱焊方法焊接,在构件抗冲击考核中,螺柱较容易脱焊,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而螺柱材料选择不锈钢后,螺柱焊接头组织得到了有效改善,螺柱焊接头的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可满足常规抗冲击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断裂的伞齿轮进行宏观、微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齿轮在正常运转时突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边部硬度偏低和渗碳层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2017,(4)
汽车用159半轴锥形齿轮在使用中有5个轮齿断裂。对断裂的半轴齿轮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硬度和力学性能检测等,目的是弄清断齿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159半轴锥形齿轮断裂为疲劳断裂,是由于该半轴齿轮装配精度不高,导致使用中发生松动所致,与齿轮的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无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相检验、化学分析以及硬度检测等手段对十字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轴的硫含量超标;表面裂纹源处存在夹杂物富集现象,在使用时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其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锚固跨式轨道支座的螺栓,长约975mm,材料为14Cr17Ni2钢,多次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和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的硬度过高,冲击韧度偏低,并有夹杂物等冶金缺陷,据此可以断定,其断裂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断口形貌、氢含量、硬度等方面,对表面镀镉65Mn钢波形垫圈使用过程中连续出现早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同批零件进行了氢脆和回火脆性验证试验,分析了除氢时间、氢含量、硬度以及回火温度对断口形貌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硬度检测方法对垫圈硬度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浏量方法选择不当导致波形垫圈的实际硬度超出技术要求,使波形垫圈脆性增加,引起波形垫圈最终断裂,残余氢导致断口呈沿晶特征。建议将该波形垫圈回火温度控制在380-410℃范围内,选择HV5.0或HV10检测硬度,除氢时间不低于12h。  相似文献   

12.
3Cr13不锈钢弹片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Cr13马氏体不锈钢所制弹片在工作306 min后返厂复试,复试试验中发生断裂.利用微距照相机和扫描电镜对失效弹片断口和侧面、失效弹片人工断口、未失效弹片的人工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并用能谱仪对个别区域进行成分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对两种弹片进行了硬度检测.结果表明:弹片受到应力腐蚀作用,萌生沿晶裂纹,之后发生疲劳扩...  相似文献   

13.
轮边轴是滑移装载机传动装置中重要的连接零件,其失效会导致装载机出现故障.轮边轴在用户试验过程中,一台机上4根轴有3根发生断裂.采用断口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和硬度检验等方法,对轮边轴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边轴的断裂属于早期疲劳断裂失效;断裂位于轴承定位台阶过渡圆角处,该位置未进行淬火处理,致使轴...  相似文献   

14.
龚侯  林楚新 《失效分析与预防》2017,12(2):107-111,125
叶轮转轴在工作中断裂,通过对故障转轴及其断口进行宏微观检查、砂轮越程槽圆角半径测量、金相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转轴相关零组件进行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转轴断口性质为疲劳断裂,裂纹源在砂轮越程槽底部;叶轮偏载是导致转轴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转轴的强度和硬度偏高,对裂纹萌生和扩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建议转轴调质前粗车台阶或调整热处理制度,改善裂纹源处组织,提高转轴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5.
新研通用挂架前接头螺栓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通用挂架在进行冲击试验时,3颗30CrMnSiA前接头承力螺栓从根部断裂脱落。对断裂螺栓的宏、微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对断裂螺栓的硬度、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螺栓断裂性质为剪切过载断裂,断裂深层原因为产品存在设计缺陷即选用成熟设计但未考虑载荷差异,导致强度校核验证不充分;对螺栓头部设计进行改进,取消该螺栓的六方沉孔结构,改为宽、深均为2 mm的一字槽,消除危险截面避免应力集中。新制试验件采用了改进措施后通过了考核,螺栓未出现断裂现象,从而验证了改进措施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飞机在飞行一段时间后,输油管卡箍上的螺栓发生断裂。通过宏观检查、基体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观微观分析、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应力腐蚀;环境介质和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使螺栓在应力集中的T型连接处产生应力腐蚀断裂;未按要求状态进行最终热处理导致螺栓组织异常、硬度偏高,从而增加了螺栓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对断裂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连杆螺栓发生断裂失效,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及拉伸性能测试、螺纹尺寸测量和化学成分分析,对连杆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螺栓的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未见异常,硬度及拉伸性能符合要求,螺纹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认为:螺栓发生松动是螺栓断裂的根本原因;螺栓松动与装配时预紧力过小和螺纹直径偏小有关。针对断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太阳齿轮轮齿表面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型飞机太阳齿轮在进行超功率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金属屑报警,未停止试验,试验完毕后对其进行分解,检查发现轮齿表面存在剥落凹坑。通过宏微观观察、能谱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检测等方法对齿轮表面损伤进行分析,以确定该损伤的性质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轮齿的损伤为表面接触疲劳剥落,偏载导致轮齿表面局部应力过大是剥落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富氧α层对钛合金直角接头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液压系统进行地面开车试验约2h时发现钛合金直角接头喷油现象,后更换另一件直角接头继续工作约3h,在同样位置也发生开裂喷油现象.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能谱分析、金相检查和硬度测试,确定了直角接头的开裂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直角接头开裂性质为疲劳开裂;开裂原因主要与接头承受了较大应力和源区存在较厚的富氧α层有关;建议在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