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BZD)药物的使用状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门诊处方。对其中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约占17.2%。其中BZD单、联或加用其它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占36.01%;BZD+抗精神病药12.91%,BZD+抗抑郁药50.03%,BZD+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1.043%。结论:DUI值提示,氯硝安定有一定滥用倾向;高比例联合用药,较长的服药周期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1~3月门诊西药口服处方,对其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处方5673张,对药物利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3种,常用抗精神处方占门诊处方量的62.84%,占总金额的55.86%.结论 根据DUI值,本院抗精神病用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  相似文献   

3.
张贵敏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82-1383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6月1号到12月31号急、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6月1号到12月31号急、门诊麻醉处方,记录处方数,总用药量,实际用药天数,以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处方百分比,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急诊使用的麻醉药品其3种,处方分布情况分别是盐酸吗啡注射液(11.59%),盐酸哌替啶注射液(35.67%),盐酸布桂嗪注射液(52.74%)。门诊使用的麻醉药品有7种,处方分布情况为,吗啡注射液(25.51%),布桂嗪注射液(5.49%),吗啡缓释片(15.96%),吗啡控释片(17.23%),硫酸吗啡片(14.27%),磷酸可待因(15.96%),芬太尼透皮贴剂(5.57%),绝大多数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处方情况。方法:符合要求的共有361例,截取某一日的医嘱用药调查精神药物。结果:全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氯氮平(35%)、利培酮(24%)、氯丙嗪(21%)、奋乃静(19%)。其中社会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依次为利培酮(48%)、氯氮严(36%)、氯丙嗪(12%)、奋乃静(8%),民政病人为氯氮平(35%)、氯丙嗪(28%)、奋乃静(27%)、利培酮(8%)。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占19.2%,三种联合占0.8%。结论:民政病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频率仍明显偏低,可能与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志彬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97-2698
目的:调查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4年4月—6月的5613张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处方,统计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用法、药品限定日剂量(DDD),计算各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处方出现频率最多的前三位依次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品种DDDs前三位依次是缬沙坦、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缬沙坦、比索洛尔、氨氯地平DUI大于1,其余均小于1;门诊抗高血压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其中二联用药处方2417张(43.06%),三联用药处方789张(14.06%),四联用药处方371张(6.61%)。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在医院门诊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院1998年第三季度10d的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笥,结果: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4.1%,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较高,在主要抗菌药物用药步度排序中,第1-7位均为口服品种,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诺氟沙星分别前3位,有5种药物的DUI>1,结论:门诊处方中口服抗菌药物品种占主要地位,大多数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500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是胰岛素类,其次是格列奈类,药物利用基本合理。其中单一用药3365%,二联用药37.2%,三联用药29.15%:发生并发症286例(57.20%),其中以高血压最多见f3243%)。结论: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基太会押.  相似文献   

8.
邱万良  张程  张朝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1044-1044,1051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老年康复科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老年康复科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病案197份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6类12种,左氧氟沙星使用频度最高,药品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最高,为73.10%。二联用药为19.29%,三联以上用药为7.61%。结论:我院老年康复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尹秀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772-774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微机管理系统中相关信息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我院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全院2001年与2005年常用精神药品的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从2001年到2005年我院常用的18种精神药品的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1年18种精神药品共有6种药品的DUI≥1.00,使用剂量大于DDD;2005年仅有2种药品的DUI略大于1。结论:随着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师用药逐渐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抗精神障碍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疗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对该病房2年来抗精神障碍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利用指数(DUD〉1的药物占20%,DUI〈1占80%。抗精神病药是销售金额最高的一类药物。用药频度(DDDs)最多的一类药物为抗焦虑药,其中劳拉西泮位居第一。抗抑郁药DDDs均排名第2位。结论: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抗精神障碍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4-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该类药物的研究、生产、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4-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在广东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广东省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部分典型抗精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2011年10月10日为时间点进行调查。结果:临床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4.03%,两种抗精神病药合用占i25.97%;单一用药以利培酮居首位(32.5%),阿立哌唑第2位(20.2%),氯氮平位于第3位(10.1%);2000年、2006年我院用药属首位的氯氮乎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临床治疗以新制抗柑神病药物为主流,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接轨,但需注意联合用约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蚌医二附院临床药学室所建药历的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所建药历101份,分析、总结其用药情况,结合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资料判断所建药历的用药合理性,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药历共24例,约占总数的24%,主要表现在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正确、配伍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当、选药不合理、中药注射剂大于2种等方面,以选药不合理居首,占33%,少见重复给药和溶媒选择不正确。结论需进一步加强临床药学工作。药学人员深入临床参与查房,协助医、护及医院管理等工作,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促使本院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9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98例报告中涉及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使用方法、配液环境、输液器材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药物使用不规范引起74例,配液环境引起反应6例,输液器(留置针)引起反应4例,患者体质引起反应14例。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临床药师加强监管,对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门诊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指导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以本院门诊患者精神药品处方为依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9种精神药品中,6种药物的利用指数(DUI)〈1.00,3种药物的DUI〉1.00。结论本院门诊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部分用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对农村用药情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静  张亮  冯占春 《医学与社会》2004,17(1):63-64,F003
目的 通过对实施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的农村地区用药状况的分析,发现政策对农村用药情况的影响,以及分析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抽样调查某县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并进行多元方差等统计学分析,调查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对农村用药情况的影响。结果 农村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实施后,并没有改善农村用药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论: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乡村医生长期的用药习惯以及患者的诱导需求等原因影响了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实施,为了达到改善农村用药情况的效果,建议加强政策实施的约束力、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以及农村居民的卫生宣教等,促使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政策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20-122
目的研究2015年山西省某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12月儿科门诊处方,采用Excel软件录入信息,根据药品说明书,判别其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600张处方中包含用药记录828条。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最大(60.17%),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34.07%。前10位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中,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前三位的是利巴韦林喷雾剂(100.00%)、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88.24%)、小儿定喘口服液(70.59%)。结论应加强该院儿科门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管理,尤其是雾化、抗菌药物以及中成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第一季度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状况及用药趋势,对我院药房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对药品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和品种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对A类药品进行药物学分类及用药分析。结果统计药品共1026种,其中A类药品共167种,占药品百分比为16.28%,金额53647730元,百分比为74.25%;B类药品共137种,占药品百分比为13.35%,金额12074116元,百分比为16.71%;C类药品共722种,占药品百分比为70.37%,金额6535319元,百分比为9.04%。其中A类药品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和神经系统用药。结论本院抗生素药存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抗生素类药品管理。  相似文献   

19.
王双梅 《西部医学》2012,24(9):1792-1793,1796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32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0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合理使用者184份,占57.50%,不合理使用者136份,占42.50%,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选药、疗程、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证给药等各个方面。结论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遵守临床药物使用规则,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徽省县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家县级医院2012和2013年度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1 944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73.8%);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0.3%);药物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38.7%);2年度9家县级医院报告ADR的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引起ADR药物品种和不同医院报告病例数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方式、药品种类有关,ADR监测和报告制度在县级医院执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