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双J管在肾和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双J管在肾、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应用进口或国产双J管在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膀胱移植,晚期肿瘤压迫输尿管致肾积水行内引流16例。采用内窥镜下和术中二种置管方法。置管引流4周到12周后无尿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对置管的适应证,引流时间进行了讨论。认为双J管引流,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对186例肾脏多发性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结石并肉芽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损伤、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扭曲畸形在手术中应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置管时间1~1.5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操作简单,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286例肾脏多发性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结石并肉芽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损伤、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扭曲畸形患者在手术中应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置管时间1~1.5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双重作用,操作简单,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内支架作用,置管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102例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应用双J管。结果:无输尿管狭窄,血尿5例、腰腹痛4例、异物排斥反应1例、双J管自行排出1例、双J管移位3例;其中1例因双J管移位,致尿漏1例。结论:置管简单,效果好。双J管移位为较严重并发症,需在输尿管镜下取出。  相似文献   

5.
张艳辉  闫国芳  张立新  马晓舟 《吉林医学》2009,30(19):2314-2315
目的:探讨总结腔内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经验及疗效。方法:对18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前后行肾盂分泌造影、腹平片检查。结果:159例输尿管结石1次碎石成功,29例上段输尿管结石及结石较大者置双J管1~2月复查正常,拔出双J管,3例因结石远端输尿管扭曲伴息肉无法窥见结石,改为手术取石。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高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碎石、排石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较为理想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输尿管镜结石手术中应用双J管(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输尿管镜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指征、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84例输尿管镜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下段输尿管结石78例,上段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合并输尿管息肉10例,合并输尿管狭窄8例,合并上尿路感染(脓肾)5例,均采用进口巴德F5型号双J管,留置时间1周~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复查泌尿系CT或KUB(腹部平片)提示输尿管内结石已排尽,统计出现肉眼(镜下)血尿35例,下尿路刺激症状32例,尿路感染14例,移位(滑脱或回缩)3例,双J管管壁晶体物或结石附着12例,输尿管返流2例。结论:双J管适用于输尿管镜结石手术,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使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双J硅胶支架管输尿管膀胱内引流(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尿路手术中采用国产PVC双J管内引流 6 4例 ,病种包括 :复杂性尿路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膀胱移植和输尿管损伤。置管方法 :分手术中和内窥镜下置管二种。置管时间 2周~ 3个月。结果表明 :术后无伤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认为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 ,引流效果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1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对129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者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置管时间4周~6周(一般小于5周)结果:手术后无伤口感染、尿漏、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及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减少了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双J管两端卷曲 ,型似猪尾 ,俗称“双猪尾管” ,它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 ,在上尿路开放或内腔镜手术中均可置入双J管做内支架和内引流 ,我院自 1997~ 2 0 0 3年共应用双J管 2 18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8例 ,男 136例 ,女 82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5 2 7岁 ,其中单纯肾结石 98例 ,单纯输尿管结石 78例 ,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 18例 ,UPJ 14例 ,巨输尿管症 10例。1 2 方法 :开放手术中经肾盂或输尿管切口置双J管或通过内腔镜置双J管的留置时间 :2 0 7例国产双J管留置 2 1~4 5…  相似文献   

10.
舒建平  刘永红  舒铁环 《中外医疗》2012,31(8):40+42-40,42
目的探讨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3例泌尿系患者留置双J管位置不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结果 6例患者双J管上段不在肾盂,7例患者双J管下段不在膀胱中,通过膀胱镜(2例)、输尿管镜(3例)取出双J管或是重新置管(8例);4例双J管下段置于尿道中,男性(2例)患者发现后立即行膀胱镜下重新逆行置管成功,女性(2例)则用血管钳管推回膀胱中。双J管输尿管中折曲4例,拔除(2例)或重新置管(2例)。2例因为结石梗阻双J管置于输尿管下段,行输尿管镜碎石并置管成功。结论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采取拔管或是重新置管来解决。正确置管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合理处理并发症能降低其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与腔镜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原因,评价局麻下输尿管镜拔出滞留双J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患者的原因与采用尿道黏膜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拨出双J管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3例双J管内外结石形成,6例双J管上端缝合,9例双J管向上移位致输尿管致拔管困难,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环存在,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致双J管未能置入膀胱;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拔出双J管后重新置入双J管,1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行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更换双J管,余18例均用输尿管镜顺利拔出双J管,无输尿管穿孔、假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输尿管镜操作平均时间3.6 min;无因疼痛难以忍受而终止手术者。结论:熟练正确的双J管置入法与术前上尿路情况的充分了解是避免上尿路手术术后双J管滞留的关键,局麻下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拔出滞留双J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肾,输尿管结石手术取石的采用双J管内引流的效果,方法:总结肾、输尿管结石取石术后采用双J管内支架引流10例的疗效,结果:10例全部采用国产PVC双J管,留置时间4~8周,9例经尿道膀胱镜顺利取出,1例经输尿管镜取出。结论:双J管的应用,克服了外支架管的一些缺点,同时具有支架管和内绰流的双重作用,使用方法较简例,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非梗阻性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重庆骑士医院外一科接受ESWL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非梗阻性输尿管上段或肾结石患者96例。分成两组,A组直接行ESWL ,B组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后行ESWL ,1个月后评价碎石效果及拔出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后再次评价碎石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时A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2),术后2个月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P=0.001)、B组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 A组( 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形成石街、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小于2.0 cm的非梗阻性肾结石和小于1.0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后再行ESWL能有效增加一次性碎石的结石清除率,排石主要发生在拔出支架管后,同时能有效降低肾绞痛的发生率而不会引发严重的下尿路症状,但可能会增加肉眼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经输尿管镜逆行至狭窄处,钬激光内切开输尿管狭窄处,留置F6双J管8~12周。拔除双J管后,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肾小球滤过率(GFR)了解术侧肾功能改善情况,B超、静脉尿路造影(IVP+KUB)及CT检查了解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49例(67.1%),GFR显示术侧肾功能明显改善,B超检查示术侧肾积水明显改善,IVP+KUB检查示术侧造影剂排泄通畅,CT检查示术侧肾积水改善、狭窄处恢复通畅。12例失访,12例无效。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J”管作为对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修复术以及体外震波碎石前的辅助治疗共42例,41例痊愈。文中对双“J”管的应用范围、作用、使用方法及并发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输尿管支架被动扩张在输尿管镜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我科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下段结石9例,上段结石3例.1~3岁3例,4~12岁5例,21~45岁4例,男8例,女4例.因结石下方输尿管粘膜水肿狭窄或管腔相对细小,输尿管镜手术困难,留置双J管1~4周后再次输尿管镜手术.结果1~4周后输尿管明显扩张、松弛,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结石取尽或排尽,九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支架对输尿管的被动扩张作用可增加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降低输尿管损伤的风险,特别适用于小儿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插管对老年冠心病患者QTc间期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中危开腹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健忘镇痛慢诱导组(J组)(n=30)和常规诱导组(C组)(n=30),分别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和常规快速诱导.记录并分析诱导前(基础状态,T0)、气管插管前2min(T1)、1min(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30s(T4)、2min(T5)以及5min(T6)时的校正QT间期(QTc)、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及插管前后C组病人的MAP、HR和QTc值波动较明显(P<0.05),J组较平稳(P>0.05).插管后(T4-T6)C组QTc与插管前比较显著延长(P<0.05),J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C组比较,J组插管后(T4-T6) QTc明显缩短(P<0.05).J组QTc异常发生率低于C组.结论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诱发的QTc间期延长,同时可减弱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辅助技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技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8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8例,输尿管上段息肉5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采用经腹腹腔镜下游离病变部位。然后经正对病变部位的套管针戳口,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切除病变部位,行肾盂成形或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41min;术中出血约15—30ml,平均约21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7l例获随访6—26个月,平均10.5个月。腰部胀痛消失,IVP检查吻合口均无梗阻,B超提示患肾积水减轻。结论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采用腹腔镜辅助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困难的腹腔镜操作,并不明显增加腹壁创伤,却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吻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的诊断、治疗方法与时机。方法:分析42例妇产科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手段包括阴道漏尿病史、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美蓝试验、膀胱镜及逆行肾盂插管;治疗中,1例行左肾切除术,4例行输尿管内双J管置入术,37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其中于发现漏尿后即时修复32例,延迟修复5例。结果:患者均于术前确诊,手术治疗一次成功,随访3月至7年,效果满意。结论:早期修复输尿管阴道瘘是适宜的。支架管置入失败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兔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将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0、1、2、3、4、7、12周组,共8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留置内支架,其余各组经膀胱留置右侧输尿管内支架。0周组留置内支架后即进行实验,余下的各组依次在留管1、2、3、4、7、12周后进行实验,观察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变化。结果 留置内支架后肾盂压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留置内支架期间末发现输尿管蠕动。结论 对正常的上尿路,内支架是一个梗阻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