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溪洛渡水电站混流式机组主轴中心补气系统补气阀安装高程远低于下游正常尾水位,补气阀及其管路漏水将是水淹机组和厂房的重要危险源之一.通过采用多种密封组合方案,补气阀和浮球阀联合工作,设置检修碟阀,以及增加漏水盆水位报警装置和水轮机轴上法兰横向排水孔,在补气阀结构形式、补气管路连接段密封结构、渗漏水检测、检修维护等方面采取了多项优化措施,提高了补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检修工作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
三板溪电厂2号机因第一节补气管上下法兰、第二节补气管下法兰裂纹及密封老化失效等原因,造成补气管内水渗漏至发电机主轴内,在机组大发期间尾水水位上升时,主轴空腔内水溢至转子中心体内,造成转子中心体绝缘降低。在不进行机组A修将转子吊出情况下,创新提出将大轴补气管中段支承法兰割除,重新设计加工配合法兰搭焊在原支承法兰上的方法,解决补气管法兰配合间隙狭小难拆、难装难题,将裂纹法兰重新加工,彻底解决补气管法兰裂纹问题,成功避免2014年对2号机A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水电站机组在运行过程大轴补气管发生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对大轴补气管密封圈改造更换,成功消除了补气管密封损坏导致转子中心体渗水的重大缺陷,有效防止因其渗水引发转子绝缘降低造成机组事故停机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稳定性,为国内外同类型机组大轴补气管渗水检查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尾水位电站的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装置的结构及特点,该装置由补气阀及浮筒阀两部分组成。补气阀的主要作用是在电站需要补气的工况下,实现自然补气,破坏尾水管真空状态,从而降低尾水管压力脉动及机组振动;浮筒阀的作用是在电站尾水位高于中心孔补气阀,并且补气阀密封失效的情况下,浮筒阀浸入水中而浮起,浮筒阀上部密封与补气管固定部分密合而达到密封止水效果。该结构补气装置在我公司两个高尾水位电站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混流式水轮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水真空及空腔涡带是转轮发生空蚀的主要原因,空蚀使水轮机效率降低、振动加大,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事故。减小尾水真空及空腔涡带的方法就是对尾水管补气。东风发电厂原水轮机补气方式为尾水短管补气,补气效果差,且造成尾水锥管破坏严重及机组振动等问题。经研究,东风发电厂结合机组增容改造将水轮机补气方式改为由大轴中心补气,本文介绍了大轴中心补气装置的结构特点及改造后补气效果试验等。  相似文献   

6.
溪洛渡电站安装的由福伊特制造的水力机组,采用的是主轴中心自然补气装置,补气阀安装高程低于尾水位,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机组振动以及密封圈老化等因素,致使主轴中心补气系统漏水风险。当主轴内蓄积一定量的水时,会增加转动惯量、危及转子绝缘,水量过多时还会通过中心体流入定子、转子,造成水淹机组的事故。因此,提出采用无线水位报警系统对主轴与中心补气管之间漏水进行监测,以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凯乐塔水电站高水头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密封原设计采用传统的活塞式静压端面密封结构,在机组调试及试运行过程中就出现了密封件烧损、漏水量偏大的问题,并且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润滑水中断的情况,不利于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适应电站孤网运行、机组频繁启停、经常长时间空载运行、机组负荷变化剧烈、经常性甩负荷等严峻的不稳定运行工况等特点,对其结构进行了彻底改造,采用了优化设计的新型径向盘根式密封结构,运行情况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密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参考大轴中心补气系统在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自身发现的问题,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大轴中心补气系统可能存在的运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大轴中心补气系统的改造和优化措施。改造后,大轴补气浮球式补气阀动作可靠,大轴补气中心管密封良好。随着大轴补气系统的不断改造和优化,目前锦屏一级水电站大轴补气系统整体运行安全可靠。锦屏一级水电站在大轴补气系统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为尾水水位相对较高的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中心补气系统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水电厂2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甩油现象,对甩油部位推力头与转子支架法兰之间的铜片进行拆除后,进行机组盘车,在水发联轴法兰处增加铜片调整各轴承摆度,并在转子中心体上法兰与上端轴法兰连接处对称均布钻铰加装4颗Φ40的圆柱销,用于限位及定位。投入运行后各导轴承摆度值在规定范围内,且无甩油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使机组稳定运行,龙羊峡水电厂4号机尾水锥管中装有8根D_g200的补气短管.短管的补气口设在其所在的尾水谁管断面距边壁0.15R处,背水流方向.由于各种原因,4号机尾水补气口未能达到预期的补气效果,致使机组的出力摆动、压力脉动及各部振动偏大,形成了“不稳定工况区”,长期影响机组的调度和运行.根据“稳定性试验”时的补气状态及机组振动特征,将补气口位置改到0.3R处,从而解决了尾水管补气不畅和机组振动偏大等问题,消除了机组的“不稳定工况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机组检修的机会,对水轮机顶盖和导叶的密封结构进行改造,消除了由于顶盖漏水带来的顶盖内腔压力升高、机组补气困难及导叶漏水带来的渗漏排水量增大等安全运行隐患;解决了由于漏水造成的水机部件严重冲蚀的问题,保证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了机组检修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上导轴承油槽在水轮发电机组中起着给上导轴承润滑降温等重要作用,一旦油槽渗油,将导致轴瓦温度升高,影响机组健康运行或非正常停机。分析瀑布沟机组上导轴承油槽密封结构的特点与渗油原因,对其进行了更新改造。通过优化整个密封结构,增加密封腔数,一腔补气,一腔排油,更利于油雾的有效回收,使油槽密封盖板结构更科学,密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受油器是轴流转桨式机组水轮机的重要部件,老式受油器主要是结构最简单的三部浮动瓦结构,维护方便,但极易产生甩油、窜油、桨叶失调、压油泵启动频繁等故障.通过对受油器密封结构的改进探索,逐步进行优化,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自调试受油器密封结构,经在实际机组上运行表明,在切换负荷时可自适应调节,保证密封效果,有效解决了漏油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二滩水电站机组投运以来出现的机组振动大和补气管逆止阀损坏的问题,对水轮机及其补气系统运行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补气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板溪水电厂水轮机补气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对其工作原理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补气阀进行了重新设计选型,对补气管路缺陷及密封方式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补气装置改进后运行稳定、可靠,满足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所得结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子渡电站3F机组轴线处理依次经过推上端轴、卡环磨削、转子支架与下端轴连接法兰面加垫、水发法兰加垫,最终通过调整水发联轴螺栓发电机侧拉伸值,使水导摆度合格,进而使整个机组轴线合格。纵然耗时较长,但最终的轴线处理结果及机组开机后的运行参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乌溪江水电厂100 MW机组投产后长期不在良好工况运行,尾水管损坏严重,虽经多次修补,情况没有根本性改善。通过对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机组尾水补气特点和改善机组运行工况的其它措施,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尾水管结构,并对损坏严重的原尾水管上段进行更换。文章就原因、修改方案及实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8.
鉴于葛洲坝电站某机型机组原双层橡胶平板主轴工作密封结构改为自补偿性轴向端面式后,其运行情况良好,水压稳定,密封性能良好,检修周期长、大幅减少了日常维护工作量,但新型密封用水量、漏水量(清洁水)均大于原密封结构,针对新型主轴工作密封的结构特点、运行情况进行最优运行压力值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结构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官电站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检修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几个技术问题 :转轮操作油管上法兰断裂原因及处理 ,机组轴线、中心调整方法和要求 ,水导水封及受油器检修工艺等。并提出了对机组顶盖排水系统及冷却水管道埋设部分进行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低水头水力资源开发利用中使用广泛,贯流式机组分为全贯流式、灯泡贯流式、竖井贯流式和轴伸贯流式。竖井贯流式机组具有水头低,单位流量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水工结构紧凑、土建投资较少等优点,贯流式机组主轴密封漏水一直是运行故障中的突出问题,对机组安全运行存在较大隐患。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使用骨架油封替代原密封装置。使用NOK系列骨架油封有效解决贯流式机组工作密封漏水问题、延长检修周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