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过程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乡村的景观产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种植业的衰退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随着社区营造的发展,乡村景观营造的方式也开始有所改变。除了对于环境本身进行干预,反思与重建乡村景观生产方式可能更有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高城镇化的广东顺德地区,反映了我国乡村城镇化过程中面对的一些社区困境。通过对顺德霞石村2018—2019年间的社区营造活动的实践性研究,发现“种植”对于当下乡村社区营造具有积极作用。结合霞石社区花园及自主花园营造2个项目的活动组织过程及意见反馈,以种植为契机的社区营造需要结合不同参与者特点建立多层次的种植目标,共同挖掘“种植”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价值意义;以种植活动对于乡村社区的资源分享,促进社区居民的协作;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社区不同群体对于种植需求的“表达”以及种植经验的“交流分享”。而在霞石村的实践中,风景园林专业人员亦需要不断调整介入社区的方法。在辅助设计环境的同时,风景园林专业的介入更需要结合文化景观、环境教育、可持续理念重构“种植”的现代价值,赋能社区居民,推进乡村景观及社区的可持续营建。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社区的建设迎来了历史新机遇,理想社区的建设有了现实基础和政策依据。文章通过梳理乡村振兴与理想社区的关系,结合人们对理想社区的构想提出营造美好人居环境、重塑人文社会环境、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理想社区营造策略与方法,以期为今后乡村社区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社区能力是社会政策的一个新兴领域,社区能力所蕴含的社区主体能动性及其政策导向为研究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分析工具。已有研究探讨了社区能力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而忽略了社区效能感及社区社会工作在提高幸福感方面可能具有的影响。利用厦门市和深圳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稳健聚类回归方法,对社区能力、社区效能感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能力与社区外在效能感对居民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引入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提高社区效能感和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韩洁  高雅丽 《风景园林》2019,26(6):35-40
作为体现"心物合一"的自然、物质空间、心理和文化等多维度的整体存在,优质的景观对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面对存量发展背景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更新正在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途径。厦门市院前社通过多层次的景观更新激发了一系列的社区营造活动,重塑了社区凝聚力与认同感,业已成为"共同缔造"模式下社区营造的典范案例。从院前社景观更新切入,结合近3年的调研成果,探讨景观更新作为社区营造实现途径的可能性。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梳理院前社以景观更新为途径,从"拆迁村"转型为"生态文化示范村"的过程,并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标准,具体评价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大陆乡村建设逐渐从注重物质空间改造向非物质领域的文化复兴转变,这与台湾乡村在二战后从以基层民生建设为主的社区发展到重视文化建设和认同感凝聚的社区营造的演变历程十分相似。本文尝试回顾二战后台湾乡村从社区发展到社区营造的公共政策演变及其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台湾乡村社区文化认同的内涵是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活化"的社区融合、从"感官体验"到"价值培育"的深层治理,借此探索大陆乡村建设的文化发展策略:构建"自下而上"、多元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托当地资源,发掘具有"地方精神"的乡村特性;"以人为本",重塑社区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期为大陆乡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大城市近郊社区居民通勘行为已对城市高峰时段和特殊路段交通产生了显著影响,掌握居民通勤特征是缓解此矛盾的关键。以天津市近郊碧水家园社区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的调研方式,将通勤居民划分为郊区工作型群体和城区工作型群体,从居民通勤方式、通勤距离、通勤时间3方面揭示不同群体的通行特征,提出缓解大城市近郊社区居民通勤出行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社区碳排放是指社区因生活消耗能源所导致的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居民交通出行及外购电力和热力生产导致的碳排放。碳中和社区是在低碳社区的基础上再次进化,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本社区内实现碳源(碳排放)和碳汇(碳吸收)平衡相抵;次理想状态是本社区内碳源和碳汇无法相抵,通过生态补偿或借助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方式,购买其他地区的碳汇达到平衡。据相关数据测算,中国人均社区碳排放量约为人均碳排放量总量的34%。社区内居民建筑、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乡村面临着劳动力流失、老龄化或商业化过度等问题,大多数的乡村规划建设难以持久有效改善乡村的发展困境,而台湾近年来开展的社区营造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经验。本文对社区营造内涵进行剖析,总结近年来台湾营造的建设经验,通过构建社区营造与乡村建设的理论相关性的方法,从乡村价值挖掘、自身利益驱动、社区共同体建立及文化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归纳了适用于目前乡村建设的方法和策略,最后提出了社区营造理论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地"关系角度进行社区营造探讨,把握社区营造的实质内涵,为解决旅游冲突、留住乡愁、实现旅游扶贫、创建新型旅游社区提供思路。并在对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态度—行为"理论应用于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研究的思维视角,认为:地方依恋态度对社区旅游产业营造来说是双刃剑,利弊取决于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地方依恋促进社区文化与社区景观环境营造行为发展,是社区营造的情感基础;同时社区营造行为也能加深居民地方依恋的人地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乡村发展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入手,发现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处理好人文景观保护、物质环境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三者的协调关系,需要以社区营造模式为切入点,进行在地营建活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以居民广泛参与为基础,形成规划者与村民互动、村民与设计互动、设计与村庄互动的三种互动机制,以促进乡村社区营造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受利益驱使,旅游目的地周边村落出现了盲目复制、粗犷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寻找持续健康的发展方法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尝试引入品牌策略,试图通过该策略的实行,对乡村旅游带动型社区的业态、风貌进行特色提升,构筑核心凝聚力,并有效促进社区居民就业增收.本文结合河南省舞钢市五峰山社区规划实践,探讨了基于品牌策略理念的乡村旅游带动型社区规划,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乡村社会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在血缘及地缘之上的熟人社会网络,这也决定了乡村相较于城市而言具有更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大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意义上乡村内部的"共同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共同体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台湾地区比大陆的城镇化进程要早,亦经历过乡村社区解体的历程,但在进入到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后,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并改变治理方式,通过"社区营造"和"农村再生"等政策计划,使乡村彰显出自下而上的勃勃生机,其在乡村内生力的塑造和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培育方面值得大陆学习。本文以乡村共同体作为理论框架阐释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计划"的机制特点,并以台北市郊共荣社区为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在农村再生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本等如何协力建构乡村共同体,促进社区发展"。最后对如何培育大陆乡村社区中的共同体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介福建塔下土楼青普文化行馆更新与改造项目,提出以社区营造为导向的历史建筑与建成环境的再生路径:以满足新社区成员的需求为目标,从"人、文、地、景、产"5个面向出发,调和原住民意愿,转变农民身份,传承历史风貌,耦合土楼新功能,培育文旅产业,以此重塑人们心中的社区感,吸引年富劳力和优势人群的回归,从而改善乡村人地脱离的状态,引领传统聚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经济、产业和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徐莉  陈阳  杨欢 《建筑与文化》2023,(2):147-149
我国乡村旅游型社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现实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乡村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冲击,对居民生计质量造成显著影响。文章以陕南旅游型传统村落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后疫情时代”社区居民依恋、风险担忧和应对意愿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担忧与应对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居民风险担忧水平越高,其采取措施以抵御这种外部变化的意愿越积极。地方依赖与风险担忧呈显著正相关,这种功能依赖感越强,居民的风险担忧程度越高,继而居民越愿意采取措施以消除疫情对社区经济的影响。此外,不同性别和居住时间的群体,其地方依赖和风险担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自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后,城乡统筹工作全面展开。但随着城乡建设的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与乡村文化保护的矛盾,城市化推进与乡村居民多元选择的问题日益显现。文章以近郊型乡村温州乐清市长山社区为例,通过现状村庄肌理的保护、近郊城市功能的保障、城乡文化的融合等多种手段的运用,来探寻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和谐相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社区营造是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方式,其出发点为增进居民福祉。以此为目的,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相关理论,寻找积极心理学与设计之间的契合点,运用积极设计框架于社区营造。该框架指出设计可作为幸福感的直接来源、促进者、象征物或指导者,提升人的积极情绪、参与感、良好关系、意义感及成就感,并通过广州东莞庄南街社区营造实践进行了初步验证,得出了积极设计框架适用于社区营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建设的核心,文章分析当下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阐述台湾地区社区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以桃米社区公共空间营建为例,将社区营造模式植入到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运用社区营造的营建理念解决当下乡村公共空间中面临的衰落、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总结社区营造推动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中国的乡村建设面临重大的转型。本文以乡村微更新在晋江市英林镇的实践为基础,从"政-校-村"的合作、地域性文化场所的塑造、碎片化空间的串联三个方面分析了社区营造在乡村微更新中的成果;并总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文化内涵的表达比较浅显、社区运营理念难以落实、社区营造动力持续性不足等。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认识和剖析,从挖掘乡土景观潜在价值、创建乡村利益共同体、拓展构建广泛的社区营造机制三个方面思考社区营造理念应用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实际意义,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重建的内容、目的以及产生的问题来看,社区营造都应成为大陆农村灾后重建的主要运用模式。本文以台湾灾后农村的社区营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台湾社区营造的发展与在农村灾后重建中的应用。通过对台中埔里桃米社区营造过程分析,以都江堰青江村为例,对比台湾与大陆灾后社区营造的不同结果,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大陆灾后重建社区营造应用产生的问题;总结台湾桃米社区营造对我国灾后农村社区营造在人文地产景五大面向的启示,其中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灾后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环境、产业与文化同步发展的乡村灾后体验式旅游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