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飞  翁西伦  鲍宗必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2015,66(11):4520-4525
合成了含少量3-(三乙氧基硅)丙基氨基甲酸酯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DMPC),并采用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SE)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得到新型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该固定相的CDMPC含量达60%,在含有10%氯仿的流动相中保持良好的手性识别性能和机械强度。使用其拆分了多种手性化合物,拆分效果优于商品柱Chiralpak IB,其中对2,2,2-三氟-1-(9-蒽基)乙醇和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对映体的分离选择性分别达到2.99和2.48,表明该类硅基杂化类手性固定相在制备色谱领域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HPLC法对氟代巴拉苏酰胺进行手性分离,并研究其分离机理。通过考察2种不同的多糖手性固定相(CSP)(Chiralpak AD-H和Chiralcel OJ-H手性柱)、不同比例的流动相(正己烷和异丙醇),得到最佳手性分离条件,设置不同柱温得出相应的色谱参数,建立分子模型应用软件Autodock对氟代巴拉苏酰胺和手性固定相结构进行对接。结果表明,以V(正己烷)∶V(异丙醇(IPA))=70∶30为流动相,在手性柱Chiralpak AD-H上获得最佳分离,其选择因子α为1.54,分离度R_s为6.50,且方法学验证均在合理范围内。另外,通过热力学研究和分子模拟对分离机理进行简要探讨,得出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是氟代巴拉苏酰胺与多糖手性固定相手性识别的重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存在较多的手性识别位点和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所以能够作为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本论文旨在合成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s-nip),并将制备所得材料采用动态涂敷的办法制备手性毛细管柱,制备Co(s-ni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并研究该柱的色谱分离性能,实验证明8种手性化合物在Co(s-nip)毛细管上表现较好的分离能力。除此之外,位置异构体、正构烷烃混合物、正构醇混合物和Grob试剂也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制作的Co(s-nip)毛细管柱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西沙掘海绵Dysidea frag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ODS)、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掘海绵D.fragilis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methyl(2Z,6R,8R,9E)-3,6-epoxy-4,6,8-triethyl-2,4,9-dodecatrienoate(4)、5,5’-diisobutoxy-2,2’-bifuran(5)、5,8-epidioxy-cholest-6-en-3b-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6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β-环糊精有机骨架晶体材料构筑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固定相拆分手性农药喹禾灵。分别从流动相配比、流速和缓冲溶液pH值等几个方面探究拆分喹禾灵的最佳色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三乙胺(浓度20 mmol/L、p H值4.00)和甲醇为流动相,在柠檬酸三乙胺缓冲液和甲醇体积比为45%∶55%,流速0.5 m 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25℃条件下,喹禾灵对映体分离度Rs为1.88,最大分离度可达2.65。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拆分喹禾灵两对映异构体的HPLC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曦  王钦  何晓 《化学试剂》2011,(7):652-654
以纤维素-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系统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HPLC系统中的拆分.分别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样品的稳定性.建立了以手性OD柱为固定相拆分标题化合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用手性OD柱(25 cm×0.46cmi.d.),以V(正己烷):V(异丙醇)=90:...  相似文献   

7.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通过共价键连接多齿有机结构单元而形成的一类新兴的多孔晶体材料,其成分、结构和功能均具有可调性。由于对手性多孔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且COFs材料拥有比表面积大、有序和永久的孔隙率等优点,COFs材料在不对称催化和分离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映体之间通常因具有相类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直以来都是分离领域想要突破的难点。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一种具有高结晶度和孔隙率以及在强酸和强碱中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的手性共价有机骨架(CCOFs)材料的手性衍生物TpPa-NH2-D-(-)-α-苯甘氨酸。采用“网包法”制备TpPa-NH2-D-(-)-α-苯甘氨酸手性固定相,并用其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考察其对外消旋体拆分和苯系位置异构体的分离能力。TpPa-NH2-D-(-)-α-苯甘氨酸色谱柱分开了11种手性化合物和7种苯系位置异构体,还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表明其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基于淀粉三(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涂敷型手性固定相(CSP1),并考察了其手性识别能力。研究表明:与商品化Chiralpak AD柱相比,CSP1显示出较低的手性识别能力;CSP1的手性识别能力随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的降低而升高;与以乙醇为流动相添加剂相比,使用异丙醇为添加剂更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此研究拓展了多糖类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白鲜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层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从白鲜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醛基吲哚(1),5-羟基-2-羟甲基吡啶(2),白鲜碱(3),大叶桉亭(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及化合物2为白鲜皮种内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0.
自制了3种键合型直链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苯基氨基甲酸酯IAT、3-氯苯基氨基甲酸酯IAC、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IAD)手性固定相,比较了3种固定相对6种手性化合物的手性识别能力,同时也将商品柱Chiralcel OD-H、Chiralcel AD-H对6种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对样品托儿格碱、2-羟基-3-(2-萘氧基)丙基-2',3'-二甲基苯基硒醚和戊唑醇表现出更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并且直链淀粉衍生物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对固定相手性识别能力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硅烷偶联剂将对映纯联萘酚键合到球形硅胶上制得手性固定相,元素分析表明,该固定相中C和H的含量分别为7.33%和0.88%,对应键合量为0.212 mmol/g。填装后考察其在7个联萘化合物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自制手性柱对联萘酚和溴代联萘酚显示出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分离因子分别为1.177和1.193,但该固定相的键合量和柱效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齐艳丽  李晋栋  吕莹  秦曙 《农药》2023,(6):422-427
[目的]为四氟醚唑、灭菌唑、戊菌唑、腈菌唑、氟环唑、戊唑醇、氯氟醚菌唑、多效唑及己唑醇这9种三唑类农药对映体的分离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结合手性固定相对以上9种手性农药对映体进行了分离分析。考察了手性固定相、改性剂种类及比例、系统备压、流动相流速、色谱柱温度等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9种手性农药在AMY1、CEL1、CEL2手性色谱柱上均能被手性识别,CEL2色谱柱对9种农药的分离能力最强,AMY1与CEL1色谱柱的分离能力彼此互补。改性剂洗脱化合物能力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随着改性剂比例的升高,各化合物保留因子逐渐减小,分离因子及分离度整体上也呈现减小的趋势。在系统备压13.8 MPa,流速1.5 mL/min,柱温35℃时,在CEL1色谱柱上改性剂为15%异丙醇,四氟醚唑、灭菌唑、腈菌唑、氟环唑、氯氟醚菌唑及己唑醇对映体在3.5 min内均能实现基线分离;在CEL2色谱柱上改性剂为20%乙腈,戊菌唑、戊唑醇及多效唑对映体5 min内均能实现基线分离。利用该对映体分离分析方法,对9种农药制剂中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含量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应用键合型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淀粉类手性固定相色谱柱(Chiralpak IA),在正相系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首次直接拆分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系列含氟烷氧取代α-氨基膦酸酯.在选定的条件下,8种α-氨基膦酸酯均可达到基线分离(Rs>2.15).同时,从保留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等方面考察了对映体保留和拆分的影响因素,并制备了一对对映异构体.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和流动相组成对化合物外消旋体分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S)-2-氨甲基四氢吡咯作为手性单体,以键合在3-氨丙基硅胶上的4,4’-偶氮-二(4-氰基)戊酸(ACVA)作为引发剂,通过直接引发表面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HPLC刷型手性固定相CSP-a。采用乙腈-甲醇为流动相,在柱温30℃和UV 254 nm检测条件下实现了对联萘酚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的色谱拆分。结果表明,CSP-a对π酸和π碱类化合物都有明显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使用1,3,5-三甲醛间苯三酚(Tp)、单体3,3′-二硝基联苯胺(DNB)合成了TpBD(NH2)2,并采用后合成修饰策略对该材料进行手性修饰,网包法将其固载到球型硅胶上,得到手性衍生物固定相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圆二色谱、热重分析、氮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空间结构和热稳定性良好。使用该材料的手性固定相制备的色谱柱已成功拆分二苯基乙醇酮、华法林、N-(3,5-二硝基苯甲酰)-L-亮氨酸、1-苯乙醇、2-甲基戊酸甲酯、2-乙基己酸、1,2-环氧丁烷、环氧溴丙烷、3-氯-2-丁酮、2-甲基戊醛、3-羟基丁酸乙酯、异丙基缩水甘油醚、乳酸乙酯、1-(1-萘基)乙胺、γ-辛内酯。根据对拆分温度的探究,得到了该色谱柱的最佳拆分温度。选用华法林作为分析对象,评价色谱柱的性能,表明该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16.
用3,5-二硝基苯甲酸对2-哌啶乙醇进行柱前衍生,将其衍生物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上拆分,建立了一种拆分2-哌啶乙醇消旋体、测定2-哌啶乙醇光学纯度的新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上对2-哌啶乙醇衍生物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流速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获得较优分析条件,分析时间在15分钟内,分离度大于1.7。结果表明,2-哌啶乙醇衍生物对映体在正己烷-乙醇(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1、柱温为30℃时,分离效果最佳。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2-哌啶乙醇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非高聚物HPLC手性固定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荣  戴立益  朱玮  陆嘉星 《化学世界》2004,45(12):663-667
HPLC手性拆分对映体化合物是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研究领域。概述了近年来HPLC中非聚合物手性固定相的研究现状。对此类手性固定相在HPLC中拆分对映体的应用发展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高竹青 《山西化工》2004,24(3):38-39
阐述了手性化合物分离的必要性,以及环糊精(CD)及其衍生物(CDs)的结构特点和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可能性,并简要概括CDs在气相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韩小茜  刘艳华  魏燕  王明权  李军  刘峻 《化学试剂》2007,29(12):736-738
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上反相条件下拆分了硒代缩水甘油醚和硫代缩水甘油醚手性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获得了基线分离(Rs>1.5)。同时讨论了反相条件下流动相的组成、溶质的结构对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偶联剂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将手性螺旋聚3-(9-烷基芴-9-基)-1,2-环氧丙烷键合到硅胶表面上,制备成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将该类手性固定相应用于拆分外消旋体。研究发现,在该类手性固定相中,以聚3-(9-乙基-9-芴基)-1,2-环氧丙烷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拆分效果为最佳。而且,这类手性固定相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解决了以往单手性螺旋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作为手性固定相一直存在的溶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