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言近年来,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其逐步成为社区治理、社区改造必须触及的主题,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空间建设路径。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本质上是社区治理,规划者应该树立起治理的理念,将规划的过程有机地嵌入到社区治理过程中,将规划活动与社区治理活动,尤其是居民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争取各个社区治理主体的理解、支持,形成治理合力,从而实现公共空间规划从图纸向现实的真正转化。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发挥着龙头作用和统筹作用,新农村规划中需要能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擅长进行政府部门和农村基层社区沟通的"农村社区规划师"。笔者通过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新农村规划的工作实践,坚持确立村民参与规划的主体地位,建立多方参与的规划工作平台,制定全程互动的规划编制程序,建立沟通流畅、协调机制的"农村社区规划师"工作模式,开展全程互动、多方参与的新农村规划工作,确保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层面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社区规划师逐渐成为社区更新中的重要角色,以各种形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以上海社区更新实践为例,结合高品质新要求下的老旧社区微更新活动,总结在"经验生成期"社区规划师的责任与工作体制的构建,探讨城市老住区更新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4.
成钢 《规划师》2013,(9):22-25
社区作为集居民事务办理、便民利民服务、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矛盾消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在当今社会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社区规划师起步较早,机制发育较为成熟,特别是美国社会发达的非政府组织和规划师职业中的公众利益价值观,为规划师开展社区规划创造了基础条件。美国社区规划师具有多元化的角色,其工作内容宽泛,涉及物质规划、经济规划、住房规划、环境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等。解析美国社区规划师的工作职责、模式和内容,可为我国社区规划师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复杂的多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亟须构建多方协同的空间治理机制。针对当下中国社区更新中缺乏长效空间治理制度的问题,上海市率先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尝试构建一种多方协同的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机制。以上海杨浦区、浦东新区、徐汇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首先综述全球各国社区规划师的公众参与制度探索,阐述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区参与式更新的双重创立语境,及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理念;其次重点分析杨浦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各自制度特征及成果;最后从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和内容实施3个层面归纳并提出当下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公共空间治理机制,展望下一步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社区规划范式转型的背景,从理论层面论述社区规划师的职能及社区更新组织模式对其职能效益的影响,并以武汉市为例,从社区规划师职能效益的角度评价了三种组织模式。本文认为,在协商型过程规划的范式下,社区规划师的构成是多样的,承担着参与式利益协调、寻求共识,进而推动社区品质和治理能力双重提升的职能;政府层级间纵向的、社区规划师内部横向的及社区更新全过程的协作是成败的关键;合理的工作组织模式、社区规划师职能的配置是助力社区更新实践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汪广丰 《城市开发》2024,(1):100-101
<正>小社区连着大民心。社区微更新既是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也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它主要着眼于社区基本单元,按照城市更新理念,以群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对社区内品质不高、长期闲置、利用不足、功能不佳的公共空间和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提升。近年来,城市微更新理念被广泛应用。例如,上海市从2016年起围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9类公共要素,持续开展“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专项活动,成功打造了浦东缤纷社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步高里、威海路665号等一批微更新项目。  相似文献   

8.
赵蔚 《规划师》2013,(9):17-21
经过十几年实践试点,我国社区规划尚未大规模展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但随着近年来规划实施中来自基层的声音逐渐增大,社区自下而上的基础逐渐强化。为了应对这一制度变革下的规划发展趋势,深圳和成都等地开始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试点。研究着眼于社区规划及规划师的角色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借鉴国际国内经验,从介入形式的角度探讨我国社区规划及规划师的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9.
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保证科学编制的规划得以严格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社区发展和规划等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将规划落实到社区,让市民参与规划,成为推进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未来城乡规划的重要趋势。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建立与运作,对实现城乡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系主任、教授、本论坛主持人) 中国城市化即将进入稳定成熟期,开始从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基于社区的更新规划将增多.城市社区的特征多元、不同类型人口在特定地域集聚,带来社会问题的空间化、空间需求的多样化,而市民维权意识增强更加需要保持基层社区的稳定和谐.同时,乡村社区崛起,治理改革呼声渐高.这些都为未来中国的规划师提供了主要工作场所,规划师也将面临全面关注和吸纳社区诉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地域及价值认同意义上的社区是重要的社会单元,您认为好的社区具备哪些要素?赵民:社区不仅仅是局限于价值认同的地域,社区更是一个依赖时间维度的存在。准确来说,用好或是不好评价一个社区过于简单,应当把社区放在实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大背景之中,评价其是否能顺应时代要求,是否对现代国家治理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用是否健康来评价一个社区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
吴丹  王卫城 《规划师》2013,(9):36-40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原农村社区力量的崛起,城市规划开始关注和吸纳社区诉求,同时由于规划编制对象从新增建设用地转向存量建设用地,规划师的角色从进行物质规划的主体转向利益调节的主体,由此带动社区规划师的产生。基于此,研究论述了深圳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制定背景、主要模式、挑战和问题,认为随着深圳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进一步均衡化,基于社区利益诉求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和市场驱动型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将快速发展,政府主导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将逐渐退居其次。研究最后还提出国内其他城市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将沿着这一趋势演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要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社区,应借由区域内的共同讨论、知识建构、参与式社会实践等方式,逐步建立居民社会关系网络,促成社会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社区规划师概念为核心,借由参与式规划,促使社区在反复的协商与实践过程中,共同建构一个符合地方特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居住生态,并使其成为韧性城市的基础。应用镶嵌理论、参与式规划、契约学习等理论范式,以行动研究为方法,旨在观察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关键实践方式与过程,探讨如何使社区在动态社会系统中,能将社会资本的建构与空间生产紧密结合,实现社区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进而建立环境与人的共生关系并重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城市更新工作对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们提出了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新要求,社区规划师成为城市规划行业转型趋势下的必然需求。我国的社区规划师相较于西方国家虽缺乏自下而上的制度环境,但也探索出了沟通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有效途径。以上海市《徐汇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为例,详细介绍了徐汇区社区规划师的制度背景、工作内容与基本职责、角色定位与遴选原则,以及制度保障机制,以此分析我国城市更新制度背景下现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优缺点,并对下一步工作推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下的规划及规划师的职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庭伟 《城市规划》1993,17(3):28-31
本文比较分析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不同特征。并通过介绍西方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功能,进而阐述了我国引入市场经济成份后,城市规划将面临的工作和规划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社区规划师是西方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参与者。随着我国市民公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越来越关注社区的精细化管理,社区规划师制度在我国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逐渐变得不可替代。上海曹杨新村是我国最早采用"邻里单元"理论建造的知名劳模新村,经过60年发展,亟需解决基础设施老旧、社区管理落后等问题。以曹杨新村"美丽家园"建设为背景,提出建立由专家学者、城市管理方、社区居民和社区规划师组成的"四方参与工作平台"和5阶段工作流程,在传统社区规划的基础上完成规划后的驻场动态追踪、弹性社区规划,其推动社区自治的方式是我国社区更新发展的重要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3,(9):5
[编者按]体制转型和市民社会的崛起引发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出现剧烈的变革与重组,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内,就是城市规划开始由物质形态设计向公共政策转型,由以政府和规划师为主导向不同利益主体的沟通为主的公众参与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社区规划师"的概念被提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城市社区能够有效地组织城市居民以行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而社区规划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社区规划师"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伴随着对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以及倡导市民社会的呼声愈发高涨,城市更新大环境下我国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社区规划师制度概念和国内外制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虹口区社会规划师制度,并被政府部门付诸实施。本文结合笔者在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担任社区规划师所做的一系列实践,提出现阶段我国社区规划师的沟通纽带作用,即作为纽带连接政府、公众及多利益主体,并力所能及地推动街道和社区建设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社区安全现状和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梳理分析我国老龄化社区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针对社区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究。当今大量老旧社区的环境早已不能保障老年人在日常养老生活中的行为安全,为预防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文章针对既有老龄化的社区提出科学合理的适老化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社区规划师是以推动公众参与作为工作指南。从参与权与参与能力的角度,总结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四个基本要素:规划参与权力、规划参与权利、公民参与能力与政府参与能力。通过分析公众参与要素的不同提升路径,将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分为规划权利保障型、反馈协调型、规划管理的技术辅助型、社区能力提升型四类,解析了不同类型的角色特征与相关实践,从而进一步明晰了提高社区规划师的有效性途径,以期为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