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7)
翟兴红教授积累30年临床经验,以"平衡学说"为总指导原则,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认为正气亏虚为本,常因脾虚毒瘀导致,采用益气养阴、健脾益肾、清热和血法为主。通过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提高胃黏膜免疫和抗癌能力,治疗CAG及逆转胃癌前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良铎 《中医杂志》1994,35(4):201-20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地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1 无内伤基础时外感病的特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正气存内”者不易感邪,并不是说“正气存内”者就不会发病。即使是“正气存内”者也可能由于正气一时  相似文献   

3.
作者突破传统对营卫不和的认识,认为一切导致荣与卫失其常度的外感、内伤疾病,均可称为营卫不和,其本质是营卫正气的功能失调,而关键在卫气不和。并认为营卫不和决定在营卫正气自身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统一于外感与内伤之中。文中列举了病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退行性胃黏膜病变,其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胃黏膜慢性炎症和固有腺体萎缩,多因浅表性胃炎久治不愈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伴肠上皮化生列为胃癌前病变。现认为多灶性CAG和自身免疫性CAG均为胃癌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发生癌变,属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临床多表现为胃脘疼痛、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胃镜检查表现为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的减少或消失,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化生,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呕吐"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退行性胃黏膜病变,久治不愈,部分病例可能癌变,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上腹部不适、或胀或痛、纳少、消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病理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肌层增厚、腺体和黏膜上皮萎缩,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CAG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积极治疗可阻断CAG向癌变发展,减少胃癌的发病率.现代医学对CAG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在此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减轻胃黏膜损伤、促进胃黏膜保护屏障的修复以及阻断CAG的癌变趋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针刺已被发现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对CAG进行干预和治疗。本文总结了近10年针刺治疗CAG的相关文献,归纳发现针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多条途径发挥对CAG的治疗作用。首先,针刺可以通过调节黏膜损伤因子,如调节炎性介质、抑杀幽门螺杆菌等,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损伤。其次,针刺可以通过调节一氧化氮、胃黏膜保护因子、胃肠激素、神经肽物质等保护胃黏膜屏障。此外,针刺能通过调控胃壁细胞的凋亡,改变CAG的癌变趋势。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如应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更多的动物实验,将众多的单一靶点、单一途径进行整合研究,进一步揭示针刺治疗CAG的机制,为针刺治疗CAG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贾艳秋  单海燕 《河北中医》2012,34(3):446-447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病程长,反复发作,容易癌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难治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将其纳入泄泻、腹痛、肠风等范畴.CUC多由外感湿热邪毒,内伤饮食,损伤脾胃肠腑而形成,虽有外感邪毒与饮食失常之分,但二者常互相影响,内外交感而发病.我们根据CUC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传统根除Hp感染的推荐方案,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作为本病治疗的新路径,在单药治疗、复方治疗及其他疗法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控制及逆转胃黏膜萎缩,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从而达到胃与五脏的稳态平衡,各脏腑功能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发热,为临床上许多疾病常有的主要症状。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发热,多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而发热。且其发病急,传变快,体温常高(亦有低者)。若正气不衰,治疗及时得当,则可缩短病程,收效明显,预后较好,鲜有后遗证候;阴虚发热,常由阴虚火旺,或因气血亏虚,或因肝郁化火,或因瘀血内结,或因食积化热,或因阳浮于外而不归藏。凡此种种内伤病变均可导致长期低热,体温常在37.5℃-38.5℃之间(亦有病人自觉烦热而体温升高不明显者)。一般发病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胃黏膜在慢性刺激和损害下而导致胃黏膜的固有腺体消失或减少,伴(或不伴)纤维组织替代、肠腺化生或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特征的一种慢性胃部疾患,是一种难治性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节凑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和胃镜检查的普及,我国CAG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总受检人数的23. 2%,且癌变率为  相似文献   

12.
张明 《光明中医》2006,21(8):4-5
在中医学中,毒邪是一种致病广泛的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风苛毒",《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可见,《内经》毒邪的概念是指有强烈致病作用,对人体毒害很深的邪气,是有别于六淫的特殊病因,它与外感,内伤的发病均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癌症)的发病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深入的探讨毒邪与肿瘤的关系,对今后指导肿瘤的治疗和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为病变特征的临床疾病。萎缩性胃炎癌变病变包括: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变是一个多步骤、渐进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肠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胃癌的发展模式已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和专家所认可。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方面较有特色,特别是在逆转异型增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共发现HPV100多个型别,其中有30多个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或生殖道恶性肿瘤有关。其病因多为房事不洁、早婚早育、七情内伤等导致正气不足,加之外感湿热淫毒和秽浊之邪,导致湿热瘀毒蕴结于胞宫子门而成。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祛腐生肌、扶正祛邪等法为主,采用内治、外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等,可取得较好,腽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众多研究表明针灸对CAG有确切疗效。胃黏膜组织的细胞凋亡被证实在CAG发生胃黏膜萎缩以及进一步癌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类非编码RNA被证实在细胞凋亡中对下游凋亡通路起调节作用。相关研究证明细胞凋亡可以被针灸激活和调节,在治疗CAG时,针灸可以抑制胃黏膜的细胞凋亡。因此,circRNA在针灸对CAG胃黏膜细胞凋亡的抑制过程中发挥了潜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论述circRNA对细胞凋亡的调节、CAG的细胞凋亡机制、针灸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提出circRNA极有可能参与了针灸治疗CAG的新研究思路。未来的研究可通过探寻相关circRNA及其涉及的下游靶蛋白,对针灸治疗CAG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重在探析中医湿热病证的病因病机。从外感湿热、内伤湿热、内外相合、湿热相生四个方面探讨湿热病证的病因;从湿热之邪易导致脾胃功能、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方面失常探析湿热病证的病机。湿热病证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之盛衰和湿热邪气之强弱两个方面。其中人体正气是内在决定因素,外界湿热之邪也为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红  车美芳  王晋军  张娟子  李林  王兆伟 《光明中医》2012,27(12):2609-2610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各种致病因素形成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  相似文献   

18.
1 脾胃与月经不调的关系 月经不调指月经的周期、血量和经质的异常。常见有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导致月经不调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外感以寒热湿为主;内伤以精神因素、饮食劳倦、多产房劳为主,若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伤及冲任,可致月经不调。《脾胃论》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正气来源于脾胃,百病皆由脾胃所生。脾胃内伤,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不充则不能维持人体之活动,外无抗御  相似文献   

19.
本院于去年十月組織了中医辨証論治研究小組,提出以“脏腑病的辩証論治”作为研究中心,并从“肝病的辨証論治”入手。我們認为,疾病种类虽多,但总不外乎外感、内伤两門。外感固然能造成内伤,而内伤更易引起外感。外因发病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脏腑机能健全,正气充沛,外邪就不易侵入而致病。重視脏腑病变,适当地加以处理,是維护正气的主要措施,符合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  相似文献   

20.
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灿晖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外感与内伤杂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辨治中,王教授把握病机关键,灵活多变,圆法施治,临床收效甚佳。笔者现就王教授治疗CAG的辨治思路,简要探析如下。 CAG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大体有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