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质表达与细胞定位及骨代谢水平变化。方法①实验于2000-10/2002-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采用4月龄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卵巢切除组10只和假手术组10只。②麻醉后,去卵巢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术。③16周后取大鼠腰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腰椎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用M550型计算机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大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椎体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主要分布在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骨髓未分化细胞及骨小梁基质中。②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去卵巢组大鼠椎体松质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③去卵巢组大鼠术后16周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血清磷水平与对照组接近。结论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及骨代谢水平表现为高转换性骨代谢特征。②去卵巢后骨转换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能是偶联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卵巢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结构、最大载荷等变化特点,探讨骨量与骨结构的可能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研究所及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未孕Wistar大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势组、假手术组,各10只。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术后8周测定以下指标:①骨密度: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探头下,应用小动物软件进行腰椎和股骨的扫描,测定骨密度值。②椎体压缩测试:将磨制好的椎体置于实验机上,取加载速度1mm/min进行测试,其结构力学参数由载荷-变形曲线获得,材料力学参数由应力-应变曲线获得。③骨形态计量学检查指标: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代表骨量;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④血、尿生化指标的测定:血清钙、磷,尿钙、磷,尿肌酐,均采用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具体参照试剂盒说明。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0.166±0.026),(0.195±0.027)g/cm2,P<0.05],腰椎骨密度尤其显著[分别为(0.190±0.011),(0.251±0.029)g/cm2,P<0.01]。②去势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为(94.43±8.96),(109.49±12.41)N,P<0.05],腰椎最大载荷降低尤其显著[分别为(98.75±8.19),(118.82±15.74)N,P<0.01]。③去势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去势组分别为4.78±0.76,46.29±9.96,0.64±0.08,假手术组分别为7.74±1.76,60.91±3.80,1.26±0.26,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高(分别为2300.85±480.10,1112.27±65.81,P<0.01)。④血、尿生化指标显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结论:Wistar大鼠去卵巢8周成功建立了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骨量与骨结构的一些参数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背景:以往实验结果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有提高雌激素预防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又可减少雌激素在应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子宫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将两者结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目的:观察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代谢生化指标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4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5&;#177;15)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合格证号:中科动管第003号).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组、淫羊藿总黄酮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给予溶剂对照,其余分别为:己烯雌酚组22.5 μg/(kg&;#183;d),淫羊藿总黄酮组300 mg/(kg&;#183;d),联合用药组[己烯雌酚22.5μg/(kg&;#183;d)+淫羊藿总黄酮300 mg(kg&;#183;d)],均灌胃给药90天.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第5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形成率、骨量形成率、骨组织形成率)和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的影响.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5组大鼠,每组10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股骨湿重/体质量比、干重/体质量比均明显降低(P<0.01),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明显增加(P<0.01).联合用药组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而且高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P<0.05).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腰椎静态参数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减少35.0%,31.0%,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增加31.6%,106.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量形成率分别增加126.8%,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使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20.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15.1%,4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44.3%,28.0%,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联合用药使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增加52.7%,36.6%,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25.5%,61.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56.1%,39.2%和2 80.1%,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量和骨小梁厚度,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其增加骨量的效应比单用己烯雌酚和单用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明显,且可使股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增加,提示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降低是骨丢失的早期标志。目的:测定大鼠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活性,探讨丹参素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素组,后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对照组和去卵巢组用蒸馏水灌胃,丹参素组用丹参素12.5mg/(kg?d)灌胃。给药90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量、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减少33.88%(P〈0.05),骨小梁分离度增加43.58%(P〈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变少、变弱(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素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了45.45%(P〈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增强(P〈0.05)。结果证实,丹参素能促进牙槽骨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防止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的丢失。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实验结果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有提高雌激素预防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又可减少雌激素在应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子宫的刺激等不良反应,将两者结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目的观察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代谢生化指标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4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25±15)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合格证号中科动管第003号).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组、淫羊藿总黄酮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给予溶剂对照,其余分别为己烯雌酚组22.5 μg/(kg·d),淫羊藿总黄酮组300 mg/(kg·d),联合用药组[己烯雌酚22.5μg/(kg·d)+淫羊藿总黄酮300 mg(kg·d)],均灌胃给药90天.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第5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表面形成率、骨量形成率、骨组织形成率)和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的影响.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5组大鼠,每组10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股骨湿重/体质量比、干重/体质量比均明显降低(P<0.01),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组大鼠股骨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明显增加(P<0.01).联合用药组骨钙、骨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而且高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P<0.05).②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腰椎静态参数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减少35.0%,31.0%,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增加31.6%,106.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量形成率分别增加126.8%,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己烯雌酚使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20.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15.1%,4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44.3%,28.0%,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联合用药使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分别增加52.7%,36.6%,而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分别减少25.5%,61.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动态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量形成率分别减少56.1%,39.2%和2 80.1%,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烯雌酚和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量和骨小梁厚度,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其增加骨量的效应比单用己烯雌酚和单用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明显,且可使股骨钙、磷含量及钙/羟脯氨酸比值增加,提示己烯雌酚与淫羊藿总黄酮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腰椎和股骨的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椎体骨丢失的组织学改变,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了解激素复合药物对椎体骨丢失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非手术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后药物治疗组,治疗组为去卵巢后3周给予盖福润(gevrine)0.8mg/kg,羟乙膦酸钠35mg/kg,1次/d,术后12周处死各组大鼠,进行骨形态计量学,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的骨小梁体积占海绵骨体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椎体骨密度显降低(P<0.01),骨的力学强度降低(P<0.05),与去卵骨组相比,治疗组骨小梁体积占骨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椎体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骨的力学强度增加(P<0.05),结论:雌激素复合药物盖福润和羟乙膦酸钠能抑制骨丢失,促进骨形成,对大鼠脊柱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降低是骨丢失的早期标志.目的:测定大鼠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活性,探讨丹参素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素组,后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对照组和去卵巢组用蒸馏水灌胃,丹参素组用丹参素12.5 mg/(kg·d)灌胃.给药90 d 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量、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减少33.88%(P <.05),骨小梁分离度增加43.58%(P < 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变少、变弱(P < 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素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了45.45%(P < 0.05),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增强(P < 0.05).结果证实,丹参素能促进牙槽骨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性,防止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的丢失.  相似文献   

8.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肇  李起鸿  孟萍  谭祖键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8):79-81,F0003
目的:观察去卵巢致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密度、结构、最大载荷等变化特点,探讨骨量与骨结构的可能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研究所及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未孕Wistar大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势组、假手术组,各10只。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术后8周测定以下指标:①骨密度: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探头下,应用小动物软件进行腰椎和股骨的扫描,测定骨密度值。②椎体压缩测试:将磨制好的椎体置于实验机上,取加载速度1mm/min进行测试,其结构力学参数由载荷-变形曲线获得,材料力学参数由应力-应变曲线获得。③骨形态计量学检查指标: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代表骨量;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④血、尿生化指标的测定:血清钙、磷,尿钙、磷,尿肌酐.均采用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骨钙紊、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具体参照试剂盒说明。 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0.166&;#177;0.026),(0.195&;#177;0.027)g/cm^2,P〈0.05】,腰椎骨密度尤其显著[分别为(0.190&;#177;0.011),(0.251&;#177;0.029)g/cm^2,.P〈0.01]。②去势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为(94.43&;#177;8.96),(109.49&;#177;12.41)N,P〈0.05],腰椎最大载荷降低尤其显著[分别为(98.75&;#177;8.19),(118.82&;#177;15.74)N,P〈0.01]。③去势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去势组分别为4.78&;#177;0.76,46.29&;#177;9.96,0.64&;#177;0.08,假手术组分别为7.74&;#177;1.76,60.91&;#177;3.80,1.26&;#177;0.26,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高(分别为2300.85&;#177;480.10,1112.27&;#177;65.81,P〈0.01)。④血、尿生化指标显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结论:Wistar大鼠去卵巢8周成功建立了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骨量与骨结构的一些参数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和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并与己烯雌酚作用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SPF级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他3组均行去势手术(结扎子宫,削除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复方制剂组、己烯雌酚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自制复方,生药含量为2kg/L)、己烯雌酚0.5g/L(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批号050103。1mg/粒)按大鼠5mL/kg灌胃给药,饲养8周后全部处死。②取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硬组织包埋、切片、染色、图像分析松质骨、皮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即松质骨静态及吸收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松质骨动态参数:骨小梁荧光周长百分数,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组织参数、骨形成率/小梁面积和骨形成率/周长;皮质骨静态参数:皮质骨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髓腔面积百分数,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皮质骨骨形成动态参数:皮质骨内外骨膜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皮质内外骨膜骨矿化沉积率,皮质内外骨膜骨形成率。 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组大鼠皮质骨面积及其百分数、骨髓腔面积参数差异不明显。己烯雌酚组和复方制剂组大鼠内骨膜面骨吸收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复方制剂组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骨形成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0.01)。己烯雌酚组皮质骨内骨膜骨形成参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皮质外骨膜骨形成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骨小粱分离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复方制剂组和己烯雌酚组破骨细胞数量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④复方制剂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①实验8周时间内,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骨膜面骨吸收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②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皮质骨内、外骨膜面骨形成,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③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己烯雌酚均能促进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小梁面积、数量和降低破骨细胞的吸收功能。④黄芪和司坦唑醇复方制剂和去卵巢手术均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己烯雌酚无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质疏松时胫骨平台松质骨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Micro CT是一种能够全面、立体、无创测量骨微结构、评估骨质量及预测骨强度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目的:应用Micro CT技术定量研究去卵巢山羊胫骨平台松质骨的微结构特点.方法:将12只2.5岁健康雌性山羊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去卵巢组行卵巢切除,假手术组切除等量腹腔脂肪组织,每组各6只.两组实验动物分别在术后2,4年处死,分离并截取左侧胫骨平台,行Micro CT扫描,分别测量胫骨平台骨骺松质骨和干骺端松质骨微结构参数.结果与结论:术后2和4年,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胫骨平台骨骺和干骺松质骨微观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均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均升高(P<0.05),基本呈时间依赖性变化.仅在术后4年,去卵巢组骨骺松质骨微观结构参数骨小梁厚度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与去卵巢组术后2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论术后2或4年,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干骺端松质骨微结构参数的改变均比骨骺松质骨明显.结果证实,山羊胫骨平台骨骺松质骨微结构参数与干骺端松质骨具有一定的差异;骨质疏松时山羊胫骨平台松质骨微结构改变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干骺端松质骨较骨骺松质骨微结构退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