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广义  唐正松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96-2598
目的探讨中学生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1886名学生通过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2%的中学生认为无病或机体功能正常即健康,持此观点的初中一年级学生(66.3%)明显高于高中二、三年级学生(46.5%,44.4%,P〈0.05)。男生吸烟率为9.77%,女生为1.0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53.2%的吸烟学生认为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周围环境的影响。有饮酒习惯男生为10.6%,女生为3.36%。有婚前性行为的高中生为3.19%,初中生为0.88%,初、高中学生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的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赞同态度。结论罗庄区中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缺乏健康知识,尤其缺乏性健康科学知识。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徐州、盐城5个城市的17 911名高中生,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 江苏省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3.8%,男生(6.4%)显著高于女生(1.5%);职业高中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6.2%)高于普通高中学生(2.9%)和重点高中学生(2.2%);重组家庭学生边缘性行为报告率较高(7.1%);女生被迫发生过性行为的报告率(31.4%)高于男生(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1).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6.4%,男生(68.0%)高于女生(64.9%),重点高中学生(84.3%)高于普通高中(74.7%)和职业高中学生(42.3%).结论 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性行为和艾滋病预防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职业高中学生和重组家庭学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4%的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男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高中生。性行为与吸烟、饮酒、自杀、吸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均有关联性(P〈0.001)。结论应重视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了解常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为卫生与教育部门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17所常州市大、中学校3 6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喝碳酸饮料、锻炼、玩电子游戏、吸烟、饮酒比例高于女生,女生认为体重过重、不健康减肥行为比例高于男生(P值均<0.05).高中生偏食率高(44.3%).职中、大学生玩电子游戏、现在吸烟、现在饮酒报告率较高,职中男生分别为24.7%,35.7%,45.1%,职中女生分别为14.9%,16.4%,33.7%;大学男生分别为10.5%,27.9%,61.3%,大学女生分别为6.9%,0.6%,26.2%,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常州市青少年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在制定预防青少年危险行为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年龄、性别和心理特点,重点干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了解海南省中职女生性相关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对中职女生针对性制定和实施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海南省11所中职学校共1 541名女生开展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职女生性相关行为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意见占49.0%,57.0%的女生报告有恋爱经历,恋爱经历1次的占19.1%,恋爱经历≥2次的占37.9%,少数民族女生恋爱报告率高于汉族女生;一、二年级比三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恋爱现象;5.3%的女生有性行为,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最小为11岁,每次使用或经常使用避孕套者比例为23.2%,少数民族女生性行为报告率高于汉族女生;三年级女生相对于一年级女生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更高;有吸烟、饮酒、去酒吧或KTV、纹身等行为的女生性行为报告率高于无吸烟、饮酒、去酒吧或KTV、纹身等行为的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95,39.31,34.03,28.5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年级(一、二年级)、饮酒、吸烟、纹身、去酒吧或KTV是恋爱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73,1.46,1.36,2.08,2.59,2.87,1.81);民族、年级(一年级)、喝酒、吸烟是发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5,0.33,5.31,2.44).66.1%女生认为自己目前有必要接受性教育.结论 被调查中职女生性观念较开放,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中职院校应加强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性恋爱观,构建健康的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生活技能水平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从北京市1所完全中学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获得307份有效问卷.采用《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修订版)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自伤、自杀的发生率分别为2.3%,12.4%,4.2%,12.7%和1.6%.除自杀行为外,男生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其中男、女生吸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段中学生饮酒和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存在吸烟、网络成瘾或自伤行为的学生相比于没有该行为的学生,生活技能量表得分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明市3 068名高一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总体较低,知识总得分为(18.60±8.12)分,主要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为81.3%,而主要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各项知识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均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加开放(P<0.0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男生比女生宽容(P<0.05),有45.5%的学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3.6%,职业中学最高为4.6%,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明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该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了解南昌市高中生性行为现状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模式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2所重点高中、2所普通高中和1所艺术高中8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性相关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南昌市高中生性行为报告率为4.86%,男、女生分别为7.82%和2.32% (x2=11.41,P<0.01),艺术高中生性行为报告率(9.09%)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3.66%,0.77%) (x2=15.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和有打架、自杀倾向、吸烟行为的高中生更易发生性行为(P值均<0.05).结论 南昌市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城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早干预,减少性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美兰  孙岩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35-135
目的了解中学生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流行特征.方法整群抽取临沂市某中学高中学生1 536人,以不记名方式进行中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状况问卷调查.结果不良行为习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30.3%,饮酒率59.9%,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0.05%,有害健康饮食发生率25.8%,缺少体育运动行为发生率47.1%.吸烟、饮酒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有害健康饮食、缺少体育运动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且有随年级升高趋势.结论当前中学生仍存在不少不良行为习惯,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各种不良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徐莹  莫晓燕  马骁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60-1463
探讨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针对性的吸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2个地区的乡镇中学954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健康信念量表和乐观偏差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乡镇高中生吸烟率为27.15%,高三学生吸烟率最高(31.61%),男生(44.31%)吸烟率高于女生(13.53%) (x2=114.58,P<0.01).中学生群体键康信念总均分为(1.93±0.38)分,吸烟的自觉罹患性与自觉严重性、自觉利益性和自觉障碍性在不同吸烟行为组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吸烟的自觉障碍性与积极事件乐观偏差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99,1.283,P值均<0.05),而不吸烟的自觉利益性、自我消极与消极事件型乐观偏差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57,0.757,0.802,P值均<0.05).结论 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情况形势严峻.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健康知识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预防作用,同时应提高吸烟者的行为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