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一季报的披露完毕,一些上市公司也陆续公布了半年报的业绩预告情况,此篇报告,我们将从半年报预告情况中寻找确定性较大个股的交易型机会。截止到四月底,上市公司中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情况的公司有826家,其中业绩预盈和预增的上市公司有317家,预亏与预减的上市公司有351家,其余的上市公司业绩基本持平。其中业绩预增情况前十位上市公司情况如表一(见后)。而业绩预亏情况前十位上市公司情况如表二(见后)。从以下数据中不难看出,今年半年报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已成定局,而在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评价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投资风险,运用SPSS软件对创业板市场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找出几个公共因子,计算因子得分,从而得出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得分及排序,进而对28家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首份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亏损成导火索4月19日,当升科技发布"2011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该公司去年亏损72.8万元,而根据已披露2011年报和2011年业绩快报的创业板公司中,当升科技成为创业板首家年报业绩亏损的公司。除了当升科技以外,创业板上市公司康芝药业的业绩下滑飞快,宝德股份业绩变脸。由此看来,业绩下滑、财务状况恶化,并非只是创业板的个别现象。公开数据显示,自创业板开板以来,2009年、2010年都没有出现业绩亏损的公司。而截至4月19日,有25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35家公司公布了2012年一季报。根据深交所已公布的2011年报、预报和210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已有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明显恶化,隐现退市风险。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利用SPSS软件对2003年中国化工行业33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作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司的综合效益的主要指标为盈利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上市公司资讯网公布的346家上市公司的最近财务分析资料为基础,选取了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对样本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样本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类型的绩效差异。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方学者所指出的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在语言描述方面存在自利性归因倾向的问题,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分别对业绩最好的和业绩最差的各100家公司的报表,在业绩归因行为发生的频率方面做统计分析,考察其归因倾向。结果发现,以IPG,IPB,ENB为代表的绩优、绩差公司,自利性归因行为比重值远大于0.5,接近于1的水平。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上市公司不仅存在自利性归因行为,而且出现频率也异常频繁。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行业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市公司资讯网公布的346家上市公司的最近财务分析资料为基础,选取了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对样本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样本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类型的绩效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资本市场为文化传媒企业提供的融资和重组机遇已越来越受企业和投资者重视.本文对我国沪深两市35家文化传媒板块上市公司2013年3月底发布的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其综合业绩排名,并进行分类,以区别绩优、较优、中等业绩、偏差和最差公司,据此找到各类公司的优势因子和劣势因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了其综合业绩和基本面特征.分析结果为有效把握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总体特征及其发展潜力提供借鉴,并为企业债权人、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和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国内12家出版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模型,基于2011-2014年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水平较低,未能完全建立现代企业治理体制,整体绩效表现不理想,财务杠杆过低,可持续增长能力缺乏。在深入剖析出版业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从规范公司制度、构建职业经理人市场、优化股权结构、构建科学的股权激励机制、提升财务杠杆作用和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出版业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筛选确定了与房地产上市公司相关的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产权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6个指标.通过研究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良好,但是各个公司在业绩评价的不同财务指标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最终为投资者、经营者、国家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沪深并购上市公司绩效评估的二次相对效益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年、2002年、2003年所抽取的39家样本公司,选取6项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二次相对效益相结合的办法对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三年来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所产生的影响.样本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从总体上看并购后绩效有提高的趋势.并购事件对企业的影响是正面的,企业绩效与企业管理者主观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控股企业与非国家控股企业的角度,选取4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1—2011年的年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是显著相关的,非国家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国家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新能源行业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投资价值模型。选取14个财务指标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因子并计算综合值,据此对行业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综合排序,在此基础上,对业绩相似的股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行业中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比例较大,该模型能为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提供支持,为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指明方向,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特点和动因,并以我国沪深两市的46家电力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并购前后的财务数据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实力的分析,揭示出并购对电力板块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对通过并购提升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模型的董事会治理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董事会治理有效的前提下,利用DEA模型,以董事会特征作为输入变量、以代表性的财务业绩指标作为输出变量,选取中国712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效率进行了评价,探求最佳董事会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国内董事会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一季报披露落下帷幕,市场的目光开始转向2013年中报。统计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已有9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超过六成包括560家预喜,占己发布业绩预告比例的62.22%。具体情况是,120家业绩"预增"、392家"略增"、1家"续盈"、47家"扭亏"、130家"预减"、58家"略减"、81家"续亏"、50家"首亏"虽然目前还未进入中报炒作期,但可提前关注那些业绩预增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收入现状和公司经营业绩之后,提出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收入应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经营业绩、经营规模等因素,加以合理制定,要使高管收入与公司业绩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业绩指数与参考业绩指数之间的动态变化,运用客观评价指标赋权的因子分析法,采用二次相对评价法,对沪深股市20多家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经评价后的计算结果可辅助投资者、经营者以及相关利益人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我国第一批全面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业绩评价理论对其2006年的会计报告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财务指标视角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考察股权分置改革计划能否真正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魏伟 《适用技术之窗》2014,(12):190-192
本文以我国27家旅游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基础,构建出旅游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借助SPSS19.0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27家旅游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在2010—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第二,27家旅游上市公司规模在2010—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第三,我国旅游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