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祥  张云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6):143-150
[目的/意义]对近年来知识融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价,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解析知识融合的概念,然后对知识融合的框架、过程和方法进行梳理,继而总结知识融合的研究趋势,最后进行研究展望。[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但还不能满足大数据环境的要求,未来应从构建分层多维立体的大数据知识融合框架、提高知识融合的效率、构建实时动态融合机制、开展大数据实证应用研究4个方面开展知识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始崛起,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一种多向竞争、交融互渗的媒介生态。媒介融合为知识生产、传播注入了新内涵。传媒技术改进会导致知识形态、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针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者需要多学科的视野,跨越多个领域的话语界限,全方位地审视信息社会的媒介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媒体融合,媒体融合会给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带来显著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新媒体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之间的关系,列举了知识服务深度融合的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知识服务的发展与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交叉融合趋势。知识融合是产生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概念形态知识元的融合生成机制是知识创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语义融合视角探索概念知识元的生成机理,首先对语义融合的本质、表征和意义生成机理进行了说明,其次阐明知识元的结构,并提出了概念知识元的内容描述模型,最后提出概念知识元的语义融合框架,揭示了概念知识元融合的实质是构成知识元的内容因子——语义元的关联和重组,阐明了语义元的重组过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知识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丹  袁世亮 《出版广角》2018,(14):38-40
我国知识服务兴起较早,但它的普及与受重视的时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知识服务成为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为出版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未来,出版业在知识服务浪潮下应重视个性化内容生产,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用先进知识服务理念引领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知识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产品形态,为出版机构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成为带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运作比较成熟、效益比较明显的知识服务项目——《广东省新高考选科选大学选专业指南》一书的出版和运营为例,从项目负责人的视角具体呈现知识服务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并对其中的困境进行思考,以期为传统出版社推进融合出版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公众信息网络接触行为的常态化发展,融合转型已经成为媒介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承载学术成果的产品,科技期刊承担着向社会大众传播最新科研动态及研究成果的重任,需要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融合背景下的内容传播新生态。通过对当前科技期刊发展业态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速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转型,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的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8.
9.
孔嘉  邓三鸿  张佳锐  康乐乐  吴杰 《情报学报》2022,(11):1161-1173
探究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对“科学—技术”二元知识的吸收模式及其对专利创新的影响,对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择申请时间在1979—2013年的2589039项专利及其引用的4047758篇论文和6868547项专利为数据来源,对施引专利、被引论文与被引专利进行领域分析,并对施引专利吸收“科学—技术”二元知识的强度和广度进行测度,利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知识强度、知识广度等因素对专利影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SI (science intensity)、TI (technology intensity)、STI (science-technology intensity)和知识广度等指标可以有效测度专利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吸收强度与广度;生物技术与食品化学等领域专利的科学强度更大,信息技术管理方法与医疗技术等领域专利的技术强度更大;被吸收的科学知识较多分布在生物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被吸收的技术知识较多分布在计算机技术、医疗技术等领域。回归模型显示,专利影响力与科学知识广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与技术知识广度存在正U形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剑 《今传媒》2023,(5):68-70
本文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背景出发,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升级的必要性,深入探讨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升级的目标与策略,提出作为知识服务主体的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应为读者、作者和学术交流服务,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保证优质内容的传播,利用数字技术拓展知识传播范围和服务对象,旨在提高科技期刊的服务能力,助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政务门户构建中知识组织与整合问题,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利用行为学中的三个经典理论与模型,结合实证研究,对网络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将网络信息行为动机以及影响网络信息行为动机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加以区分,在此基础上将网络信息用户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动机层次的网络信息用户提出个性化信息推荐、政务流程集成、知识交流平台等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同时结合主题图技术、政务业务流程集成、AroundMe 系统、政务知识交流平台GNS 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政务门户系统模型,从而实现政务门户的知识组织与整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大数据环境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开发和利用,揭示了大数据背景下多模态信息的内涵、多模态 信息融合的定义及其实现知识服务新的增值点,阐述了关于多模态信息融合向知识服务细化延伸的几点思考,进一步 剖析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知识服务在满足用户深层次信息需求、实现知识服务创新与推动信息服务机构进一步发 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述知识服务研究在图书情报界1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知识服务在概念、主体、客体、内容研究上出现的典型观点,审视知识服务实践的典型事例及发展特征。提出从广义知识服务行业角度看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并注重与其他知识服务业的交流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知识学研究导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关于知识与知识活动研究的一门科学——知识学的起源和学科基础,分析从知识论到知识科学的发展过程,概要总结关于知识和知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知识学体系重建的思想,指出21世纪知识学的使命是为人类社会的知识记忆与创新提供保障,并作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提出知识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研究领域,包括确立知识学的理论基础,建立知识活动的理论与应用方法体系,促进知识技术、知识工程与知识学原理研究结合,构建知识学的新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知识构建(KA):情报科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情报科学目前的研究主体入手,分析情报科学目前主流研究领域中信息构建、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国内外研究特点,认为知识构建的研究将为其提供支撑与动力。在对知识构建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知识构建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方法研究中可遵循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郭艳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49-52,58
知识嵌入性是学科化服务的基本特性。学科化服务的要素,如馆员、任务、技术、服务流程等,是知识的载体,或称为知识的嵌入对象。学科馆员知识、用户知识、组织(图书馆)知识(资源)与网络知识等组成知识网络,不同性质与层次的知识网络共同构成学科化服务的知识环境。学科化服务在知识网络和知识环境中运行。有知识的存在就有知识嵌入。知识嵌入理论为进行学科化服务研究、开展学科化服务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形成等方面论述了自知识管理研究以来图书情报学领域出现的变化,并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简要总结了目前图书情报领域中的知识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图书情报领域中知识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知识计量与知识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兴起、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知识计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识本体的计量与评价研究和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困难5个方面对知识计量与知识评价这一新兴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人类社会在从信息社会向后信息时代过渡的进程中,正在经历从"信息"向"智能"的跨越。在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知识融合作为知识化和智能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完善知识服务、智慧服务、催生高级智能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开展基于全学科视角的知识融合调研,扩展知识融合研究视域,为全面阐释知识融合研究现状,构建统一的知识融合理论研究框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文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学科视角下知识融合研究现状,归纳知识融合在不同学科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注的问题、知识融合涉及到的因素、知识融合的应用场景等。[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研究属于多交叉学科领域,概念边界模糊,研究领域分散,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在充分总结既往知识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划分知识融合的研究取向,为知识融合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