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35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0)、震荡斜率(TS)。结果心力衰竭组T0明显高于对照组[(0.76±3.42)%与(-1.61±2.05)%,P〈0.01)];心力衰竭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53±1.21与9.56±4.03,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RT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新测量指标动态心率震荡(TD)及HRT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其与传统高危预测指标的相关性及预测CHF患者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9月~2013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CHF患者120例作为CHF组,同期纳入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轻度CHF组(心功能Ⅰ~Ⅱ级,n=72)和中重度CHF组(心功能Ⅲ~Ⅳ级,n=48)。所有患者行放射免疫法检测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变异性时域(SDNN)、平均心率、室性早搏前心率(HRVPC)以及RR间期,计算HRT指标(包括TO、TS和TD)。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分析HRT各指标与年龄、性别、LAD、LVEDD、LVEF、BN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SDNN缩短[(95.67±30.22) msvs.(131.65±20.71)ms],TO和TD更高[TO:(-1.50±2.71)%vs.(0.61±1.95)%;TD:(0.012±0.004)mm/RRIvs.(0.063±0.031)mm/RRI],LAD和LVEDD更高[LAD:(36.11±2.24)mmvs.(47.65±2.13)mm;LVEDD:(43.65±7.33)mmvs.(62.13±8.70)mm],BNP明显升高[(80.05±32.30)pg/ml vs.(941.00±139.17)pg/ml],TS和LVEF更低[TS:(12.13±3.67)vs.(6.80±5.33);LVEF:(67.30±5.21)% vs.(38.22±12.75)%],而且随着CHF程度的加重,上述改变更加明显。CHF组TO与TS、LVEF、SDNN负相关(P<0.05);TS与SDNN正相关(P<0.05),与HRVPC、BNP负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HRT明显减弱,其中TO和TS均受到SDNN的影响,而TD与HRVPC、SDNN、LVEF、BNP指标无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3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及心率变异性的SDNN、SDANN、rMSSD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0.65±3.60%与-1.89±2.48%,P<0.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96±1.23与10.24±4.47,P<0.001)。对照组TS与SDNN、SDANN、rMSS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0.385、-0.372(P均<0.05);心衰组TO与SDNN、SDANN、rMSS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0.465、0.436(P均<0.01),TS与SDNN、SDANN、rMSS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686、-0.597(P均<0.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HRT现象明显减弱,TO与SDNN、SDANN、rMSSD值呈正相关,TS与SDNN、SDANN、rMSSD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完整资料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PVS)者(A组)93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有PVS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90例做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脏超声及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计算HRT指标: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值及窦性心搏R—R间距的标准差(SDNN)。应用SPSS10.1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O为0.97±1.90%,TS为3.35±2.76mm/RR,SDNN为81.03±22.51ms,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40±7.49%,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60.30±7.01mm,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TO与LVE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3,(P〈0.05);TO与SDNN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5,(P〈0.05)。TS与LVEF、SDN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及0.246,(P〈0.01)。TS与LVEF、LVEDD、SDNN的回归方程为:TS=-0.639+0.02388EF+0.01934LVEDD+0.01085SDNN,P=0.023(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此值可能成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同时令选取30例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同参与研究。观察研究三组患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率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率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率震荡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指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反应敏感性变化.近年研究发现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如慢性心衰(CHF)患者HRT明显减弱或消失[1~3].本文对65例老年CHF患者和4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窦性HRT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判断。方法对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45~86岁,平均62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教师体检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CHF组TO值(0.4839±0.1421)%,对照组TO值-(0.3467±0.1352)%;CHF组TS值(2.1638±0.2547)ms/RR间期,对照组TS值(6.2434±1.3589)ms/RR间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发现TO、TS均异常的CHF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窦性心律震荡能反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平衡性的变化,对CHF患者的危重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伴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65例心衰患者分为室早伴VT组(n=35),单纯室早组(n=30),并以36例具有室早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分析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指标及依HRT改变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早伴VT组和单纯室早组TO明显增大(0.439%、0.022%vs-1.658%,P<0.01),TS明显变小(1.628 ms/RRI、2.465 ms/RRI vs 7.622 ms/RRI,P<0.01);与单纯室早组比较,室早伴VT组的TO增大,而TS明显变小(P<0.05)。HRT 0级集中分布于对照组(86.1%),HRT 1级以单纯室早组居多(60%),HRT 2级则以室早伴VT组多见(68.6%)。结论心衰患者HRT明显减弱或消失,合并VT者其HRT的减弱程度较仅伴室早者更加显著,HRT分级能够较好地反映HRT损伤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汪朝晖  张鹏  赵永平 《心脏杂志》2009,21(1):135-13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同时也足发牛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对其危险度分层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窦性心律震荡现象(hean rate turbulence,HRT),被认为是一项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可靠的预测办法.笔者通过观察这一指标在40例CHF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评价其在CHF患者中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的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2例(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  相似文献   

11.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率震荡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荣  李晓燕 《山东医药》2007,47(25):47-47
为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程度的关系,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49名老年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进行分析,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TO、T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HRT间存在明显差别:心衰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0.99±2.26vs-1.84±2.13,P<0.01);心衰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2.87±1.89)ms/RRvs(8.03±3.51)ms/RR,P<0.05]。TO、TS与LVEF、LVED有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RT出现钝化趋势,TO、TS值变化作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危险程度评估的一项参数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心率震荡(HR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110例慢性心衰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均记录临床资料,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根据TO、TS的组成不同及LVEF分为HRT0、HRT1和HRT2组进行随访,并分析各危险变量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慢性心衰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O:(0.37±1.83)%,TS:(8.58±4.72)mm/RR,P<0.05];重度慢性心衰患者TS:(7.09±4.51)mm/RR,明显低于轻度慢性心衰患者的TS:(11.02±4.37)mm/RR(P<0.05).随访(34.0±11.5)个月,26例死亡,84例存活,死亡组TS:(4.64± 2.61)mm/RR,明显低于存活组的(9.30±4.26)mm/RR(P<0.05);TO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r=-0.275,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1、0.406,P<0.05),与平均心率呈负相关(r=-0.49,P<0.05),TO与TS无明显相关(r=-0.185,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HRT2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多变量分析显示,LVEF<40%、HRT2为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的变量(P<0.05).生存曲线表明,HRT0、HRT1、HRT2组生存状况有差异,HRT2组预后最差.结论 HRT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慢性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而且是预测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心率震荡(HRT)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102例CHF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排除基本心律为非窦性心律者及一周内服用影响自主神经和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糖尿病、冠心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07例,计算其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明显升高,TS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TO、T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率震荡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一直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据报道[1],SCD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因素的20%以上,且死亡率高达60%以上.窦心律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周期的生理性变化,常用于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但是最近研究显示其对预测SCD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HRT的各项指标变化特点探讨CHF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近年提出的一项心电学新指标,是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心率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它是通过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这样一个微弱内源性刺激所引起的心电节律的变化。进而判断受检者体内自主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如果患者心肌扩张、重构、坏死、凋亡、  相似文献   

18.
吸烟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吸烟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5例吸烟患者及39例非吸烟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吸烟患者中TO较非吸烟患者明显升高(P〈0.05),TS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吸烟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对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2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计算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384±5.45)%VS(-6.08±3.76)%,P〈0.05;DCM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5.33)ms/RR间期VS(12.68±5.84)ms/RR间期,P〈0.05。DCM患者中TO与SDNN、LVEF、LVEDD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可用来预测DCM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心衰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及多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 (HRT)现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4 - 0 1~ 0 4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门诊 30例心衰患者及 30名健康对照者均接受 2 4hHolter检查 ,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 (TO)、HRT的斜率 (TS) ,并进行TO、TS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室早数目、室早前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的相关分析及不同起源室早TO、TS的组间比较。结果 心衰者与健康者HRT间存在明显差别 :心衰者TO明显高于对照者 (0 5 7± 4 71%与 - 1 5 6± 2 6 0 % ,P <0 0 2 5 ) ;心衰者TS明显低于对照者 (3 17± 2 0 3%与 9 6 4± 6 4 7,P <0 0 0 1)。TO、TS与年龄、LVEF、LVED、室早数目相关 ,与室早前心率、联律间期、代偿间期不相关 ,起源不同室早的TO、TS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中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 ,由于TO、TS与LVEF、LVED相关 ,可凭借TO、TS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于大样本长期随访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