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25岁,1988年11月24日以背部肿物6年,双下肢不能行走5年为主诉入院。6年前自觉左侧背部有一小鸽蛋大小肿物,可活动,质韧、常有疼痛。半年后,双下肢出现无力,逐渐进展乃至不能行走。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遂行椎管探查术,诊为胸髓_(3-4)蛛网膜囊肿。术后背部肿物仍存在,伴有疼痛感。双下肢肌力有进步,感觉有所好转。术后1年双下肢肌力渐减,  相似文献   

2.
骨斑点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双下肢疼痛1年半.1.5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刺痛,以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及双足明显,在干农活及上坡时或天气炎热时疼痛加重.1个月后出现双上肢及胸、背部疼痛,以双肩关节、双肘关节、双腕关节及双手明显.曾经多次在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药治疗后疼痛无缓解.曾间歇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心悸2年.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6岁,因"背部疼痛1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4月"入院.查体:全身密布大小不等、质软、无红肿、压痛的包块(图1),双下肢肌力Ⅳ级,感觉减退,双侧巴氏阳性.MRI示:T1-6脊髓肿胀、膨大,呈长T1、T2混杂信号,其上下缘邻近中央管稍扩大,相应平面蛛网膜下腔变窄,注射增强剂后病灶中央部分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图2).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2000年2月开始间断出现右胸背部疼痛,疼痛固定部位,并在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曾多次于门诊就诊,当时查体右胸6·7肋骨有轻度压痛,其它无阳性体征,摄胸片,胸椎,腰椎X线片均正常。当时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与口服止痛剂,维生素B族药物,配合理疗,针灸治疗,病人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间断性疼痛性发作。病人患病16个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麻木,并持续存在,半年后右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三个月后双下肢不能独立行走,并出现了大小便障碍。于2002年1月收入院治疗,当时查体:神志清楚,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  相似文献   

5.
1 病案举例 患者,男,80岁,以“持续性背部疼痛30min”为主诉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患者晨起时突感背部疼痛,疼痛局限,活动加重。既往颈椎病史,无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80/100mmHg,颈6-胸2椎体叩痛,余无阳性体征。以高血压病3级,急性冠脉综合征,颈椎病诊断入住心内科。入院第2d,患者出现肢体感觉活动障碍,查体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消失,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跟膝腱反射消失,左侧腹壁及左下肢痛温觉减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1岁,因背部疼痛1月余,双下肢麻木10天、乏力5天收入我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痛觉减退平面在剑突水平,皮肤无粗糙感,双下肢深感觉正常,左下肢肌力I-Ⅱ级,肌张力正常,膝反射( ),踝反射( ),巴氏征(±),右下肢肌力Ⅲ级,肌胀力正常,膝反射( ),踝反射( ),巴氏征(-),鞍区痛觉减退,肛门反射存在.MRI增强扫描提示:胸髓内多发性髓内病变.  相似文献   

7.
1 病例分析。患者,男,48岁因“头痛,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半月”而于2003年7月收入院.患者无诱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无发热,既往有“便绦虫史”.体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6次/分,律齐.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言语清晰,背部及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颅神经正常,视乳头边界清晰,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3~4级,肌张力低,脐以下痛觉减退.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颈强(-),Kenig's(--),头MRI示“脑实质”多个圆形长T1、长T2信号,胸12脊髓内,可见一梭形长T1、长T2信号,诊断为“囊虫病”,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给予脱水、抗感染、激素、吡喹酮小剂量递增疗法驱虫治疗,患者双下肢无力加重,肌力0~1级,渐并发肾功不全,肺感染,患者病危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8.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摘要例 1 女患 ,70岁。以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尿便障碍 1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无诱因起病 ,左肋部及腰背部疼痛 ,随即双下肢麻木无力 ,约 12小时内症状达高峰 ,不能行走及排尿。于当地以急性脊髓炎治疗 ,给甲强龙 50 0mg ,连续 5天静滴 ,维生素B族类药物等治疗 ,症状略好转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时查体 :颅神经无异常 ,双上肢肌力Ⅴ级 ,左下肢肌力Ⅲ - 级 ,右下肢肌力Ⅲ +级 ,胸 8以下痛觉减退 ,深感觉存在 ,双膝反射左侧 ( )、右侧 ( - ) ,巴彬斯基征双侧 ( +)。胸段脊髓MRI示 :胸 5~ 7可见长T1、T2 信号。诊断 :脊髓前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8岁,因"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2 h"以"急性脊髓炎"收住神经内科.入院前1 d自觉双肩胛骨之间背部疼痛不适,入院后6 h,胸部以下运动、感觉完全丧失.后经胸椎MRI检查示:T2~3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转入我科.查体:意识清,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转头耸肩有力,双上肢肌力正常,躯体自双侧乳头平面以下疼痛感觉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侧跟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血钾正常.初步诊断为:"胸椎管内硬膜外占位病变并高位截瘫".  相似文献   

10.
截瘫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二例报告朱美兰(第二附属医院理疗科南昌330006)近来,作者共收治截瘫病人10例,均由外伤致胸段或腰段脊髓损伤,其中2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例1,程某,男,43岁。因车祸翻,当时觉背部撕裂样疼痛,双下肢电击样疼痛、麻木...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2 3岁 .因胸背部 ,左下肢疼痛半月 ,下肢不全瘫 3日入院 .于 1999- 0 5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并向小腿前、后外侧放射至足部 ,并逐渐发展为双下肢及胸背部疼痛 .1999- 0 6 - 0 4忽然发生双下肢无力 ,不能行走 ,左侧较右侧重 .体检 :胸 8,9和 10棘突压痛 ,以胸 8最重 .脐以下痛觉减退 (约胸 10平面 ) ,上、中、下腹壁反射存在 ,双下肢肌力 ~ 级 ,以右侧为重 ,双下肢肌张力略高 ,双侧膝反射亢进 ,巴彬斯基征阳性 .CT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入院后第 3日行 T6 - 8后路椎板切除 ,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 T7- 8椎板变…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女,32岁,教师,已婚。因背部疼痛,继之剑突以下躯体及双下肢麻木、感觉减退、行走困难半月于1998年5月入院。查体:慢性病容,神清,被动卧位。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剑突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双侧一致,双侧病理征可疑。常规肝功、胸片及腹部B超正常,胸部CT及MRI示胸2~5椎管内占位,腹部CT未见异常,考虑为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王湘庆  戚晓昆 《北京医学》2003,25(6):425-426
患者 男,47岁,因左胸背部疼痛10d,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2d于2000年8月2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20年。查体:T 36℃,BP 155/95mmHg。脊柱四肢无畸形,意识清,言语清楚,颅神经和双上肢检查(-)。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T8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侧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对称( ),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上中腹壁反射( ),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双  相似文献   

14.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背腰部疼痛14年,双下肢麻痛行走不便3月余入院。神经系统检查:胸脊柱右侧弯畸形,棘突叩击痛(+),左下肢肌力Ⅲ级,肌肉稍萎缩,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剑突平面以下痛温觉减弱。双下肢巴淋斯基氏征阳性。胸腰椎X光照片:T_4~L_1脊柱右侧弯畸形。MR:胸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3岁.因车祸伤及头部,头痛、双下肢活动障碍半小时入院.检查:BP 140/80mmHg,神志清,强迫卧位,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正常,痛、温觉存在,腱反射( ),病理反射(-).头颅CT示双额叶可见低密度影,脑室系统未见异常,脑沟、裂、池结构清.入院诊断:双额叶脑挫裂伤,脊髓损伤?于入院后行胸腰椎MRI检查未见异常,排除脊髓损伤.应用脱水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灶渐吸收,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于6周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腰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3年余,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往院后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L2棘突旁有压痛及叩击痛,并且疼痛向右下肢放散,右下肢后外侧皮肤感觉迟钝,双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左下肢肌力V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右下肢阴性,右膝反射减弱,其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血沉15mm/h,血碱性磷酸酶72u/l。影像学检查:腰椎管造影示,L1~2间隙大部分梗阻(右侧为重),造影剂仅从左侧少许通过。MRI示,L1~2椎间水平可见不规则影,中等略高,…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2岁。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半年,伴根性疼痛,于1986年5月21日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椎管造影示胸4椎体上缘完全性梗阻,考虑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中见肿瘤位于胸3右侧硬膜外,质中,供血不太丰富,与神经根关系密切。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刘巧丹  夏云飞 《广东医学》2008,29(1):160-160
患儿,男,9岁,因原始神经外胚叶瘤术后3个月,3程化疗后1周于2007年3月7日入我科.患儿于200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阵发性疼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于2006年12月22日到当地医院就诊,入院时体查T9-12棘突压痛,椎体旁隆起,皮下可及一3 cm×6 cm肿物,双下肢肌力四级,巴氏征阳性.行MR检查示:T9-12髓外、椎管背侧及相应胸背部占位性病变,约3 cm ×4 cm×6 cm大小,相应段脊髓受压变扁向前移位.入院后疼痛加重,伴下肢麻木乏力及大小便困难,遂于2006年12月24日急诊行T9-12髓外椎管内外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质地硬,鱼肉样改变,无包膜,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脊髓表面粘连,压迫脊髓,棘突和椎板破坏.手术肉眼全切肿瘤.术后病理提示:恶性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肉瘤).术后经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具体不详),患儿恢复良好,疼痛、双下肢麻木症状逐渐改善,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9.
<正> 例1,男,61岁。1986年6月4日下午7时洗淋浴后20分钟,感腰部剧烈疼痛,并向臀部及两侧大腿放射,伴尿意紧迫感,双下肢麻木,2小时后送入医院住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3/13kpa,神清,眼底示动脉硬化Ⅱ度,颈软,双上肢正常,双下肢肌力Ⅲ度,膝踝反射(+),病理征(-),胸7.8以下痛觉减退,血常规正常,腰穿脑脊液为均匀血性,椎管碘剂造影末见异常。诊断为脊髓SAH。例2,男,38岁,1988年8月4日晨起刷牙后突感胸闷,背部有烧灼样剧痛,约10分钟后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发病后有轻微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发病后4小时入院。病前体键,无外伤及高血压病史。查体:神清,颅神经及双上腹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Ⅱ度,膝踝反射末引出,病理征(一),胸6以下痛觉丧失。入院第二天行腰穿,脑脊液为均匀血性,胸腰椎X线平片及椎管碘剂造影末见异常。诊断为脊髓SAH。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发现胸椎占位病变5年伴腹部及双下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入我院。患者于2006年始觉颈背部不适,当地医院拍片检查显示上胸椎较小占位病变,未作特殊处理。2011年1月出现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右侧较重,但不影响活动,未行治疗,症状渐加重。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曲度存在,无侧弯畸形,各颈椎、胸椎、腰椎棘突无压痛及放射痛,脊柱活动正常,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胸骨柄以下躯体及双下肢皮肤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下肢肌力正常,肌容积正常,双足背动脉正常。各关节活动正常,腹壁反射存在,跟、膝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入院MRI检查提示胸2椎体附件(椎板和棘突)区富血供占位,伴邻近软组织受累,脊髓受压,考虑恶性肿瘤;下段颈椎、胸1~7椎体、多个附件、第2~3后肋起始处见弥漫或片状长T1长T2。初步诊断考虑胸椎肿瘤并脊髓受压。4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后路胸椎肿瘤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病理提示(胸2椎体附件后)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出现剑突水平以下感觉减退明显,胸腹、双下肢出现触觉过敏,以足底明显;双下肢肌力0~Ⅰ级,右侧膝反射,踝反射正常,左侧减弱;左侧本体觉可,右侧差;肛周痛觉过敏,肛门括约肌收缩存在。予营养神经、功能锻炼治疗,无明显改善。于术后第7天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2.0 ATA,加压15 min,减压2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于第2疗程结束时休息5 d,共治疗4个疗程。同时配合药物神经营养、神经肌肉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0次后,患者双下肢感觉肌力有所恢复,双侧乳头水平感觉较前恢复,右下肢触觉较左下肢差;双侧腹壁反射减弱,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Ⅱ级,左侧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Ⅰ级;双侧下肢肌张力高,踝震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治疗2个疗程后,查体四肢肌容积正常,肌束震颤有,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右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右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腹壁反射上中下消失。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至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痉挛,双侧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大小便正常。2011年6月患者自行要求出院,停止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