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月起 《编辑之友》2011,(12):90-92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意见。[1]2011年7月,《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明确指出"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中心""成为  相似文献   

2.
王丹  王佳 《新闻世界》2012,(4):110-111
网络舆论对传统社会舆论格局的冲击是显著的,微博的出现就更加强化了这种冲击。微博以其便捷、独立、自主的传播特点,冲击着原有的信息传播形态,为我们带来了"自媒体时代"。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成为舆情的发源地和发酵地,天涯论坛成为人肉搜索的大本营,在网络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媒体也加入到讨论行列,进一步进行深度调查、发布权威信息,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宋晨宇 《今传媒》2011,(12):86-87
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为了做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掌握微博的舆情动向,及时公布网民关注的信息,以意见领袖设置议程,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颜芳 《传媒观察》2012,(6):45-46
从2010年的微博元年,到2011年的微博爆发年,140字的微博深刻改变了舆论环境。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我国政务微博客已超过5万个。南京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开设一年来,有115万多关注者。现以@南京发布为例,浅谈政务微博的舆情引导力,这对其它媒体传播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玲玲 《视听界》2012,(2):106-107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舆情网联合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社会舆情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第三季度,在曝光社会热点事件方面,微博赶超报纸位列第二。微博正在挑战大众媒体在新闻业界的地位。随着用户量不断扩大,以微博为第一发布渠道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微博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也改变着电视媒体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7.
吕菲 《今传媒》2012,(7):21-23
近年来,随着微博的迅猛,政务微博也得到重视。尤其是2011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的转向微博。但是不成熟的政务微博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政府,如何利用微博进行舆论引导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公共课题。  相似文献   

8.
杨丹丹 《传媒》2023,(10):48-50
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开通官方账号,微博从此成为人民日报的重要发声渠道和网络舆论阵地之一。人民日报微博开通十余年,内容质量、粉丝数量和网络引领力方面都稳居主流媒体前列。截至2023年3月,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已达1.5亿,稳居微博平台粉丝数第一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引导趋于复杂,主流媒体借力社交媒体提升了自身影响力,增强了主流媒体的网络引领力,牢牢占据了舆论阵地,深刻影响了社交平台乃至互联网平台的舆论走向,为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景德明 《传媒》2017,(17):24-25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闻网站和微信、微博、客户端、手机报等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自媒体也蓬勃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增多,舆情把握和社会舆论引导难度增大。在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社会舆论,适应分众传播的渠道特点.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博不仅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在公共舆论方面也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微博在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正逐渐改变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仅次于传统媒体的第二大网络舆情源头,微博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给政府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诸多挑战;如"把关人"作用受限造成严重的文化缺失现象,在突发事件中具有巨大舆论凝聚力,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等。因此,建议:法律层面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操作层面完善政务微博系统,及时引导网络舆论;理念上加强微博伦理导向建设,促进理性公民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黄雨琢  杨军 《东南传播》2020,(3):128-134
主流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对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举措。基于乐清滴滴顺风车案的媒体文本和网民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在该事件的舆情发展中进行了有效的舆论引导,表现为:在舆情的发生期,侧重引导追责滴滴公司,及时设置议题,巧用固定栏目;在舆情的扩散期,动态引导规范网民在线评论,有效转化网民负面情绪,避免激发群体极化现象;在舆情的消退期,引导行业的反思整顿工作。《人民日报》微博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为我国主流媒体微博账户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两项技术的新媒体日益引发公众的关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继博客、帖子之后网络热点事件的又一发源地,其中尤以微博的迅猛发展最引人关注。2010年,微博的席卷之势让所有人刮目相看,2011年,微博更以208.9%的增幅,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之最,以至于《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从来没有一个平台像微博一样,如此彻底地激起人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①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发布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也显示,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转向微博②。这种状况极大地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使得众声喧哗成为社会舆论场的常态,由此引发的舆论更为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5.
专家认为,在微博时代,封锁消息无异于缘木求鱼。政府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引领舆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主动及时公开信息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这便是微博时代的中国。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沪联合发布的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显示,微博成为重要的曝光渠道。蓝皮书指出,随着近年来网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最主要的网络舆论策源地。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新浪微博一度因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网络欺诈泛滥而成为我国新媒体管理的重灾区。从2011年起,政府对新浪微博的管理出现新的变化。政务微博的崛起、媒体及媒体人微博的规范、公权力依法对微博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干预和管理,这一系列管理措施背后透露的是政府职能部门依据资本性质对社交媒体"制播分离"的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加强微博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与路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强、准入门槛低的个人化媒体,在国内一经兴起,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在舆论中的影响力都呈井喷式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形态,在传播方式、用户使用习惯和舆论生成与引导机制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的特点。当前,加强虚拟社会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日益增加,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将逐渐加强,加强微博舆论的形成、引导和监控机制、规律、理论对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平台的发展,微博平台成为了舆情生态的重要显微镜.而热点话题——林生斌事件中的多次反转热议则与当下网络舆论场的过度情感倾向特征有关.在网络舆情的公共性下,后真相、舆论审判、阶层共情、社会凝视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林生斌事件中网络舆情情绪化的生成.杭州保姆纵火案作为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受到多方关注且舆情经久不下...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甬温动车追尾事故”,不但改变了中国媒体的生态,也在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计算研究方法在微博研究中的运用,既保证了社会计算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提高了新闻传播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能够科学地探索和构建社交媒体的舆论生成模式,有效地发现、培育和使用意见领袖,建构一个网络舆论的系统化监测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