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的发生发展及传变,与温病学说的三焦辨证不谋而合,符合"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肺癌病在上焦,多见肺热痰瘀证、脾虚痰湿证,治宜清肺除痰,化瘀散结;病在中焦,多见肺热腑实证,治宜清热宣肺,泄热通腑;病在下焦,多见气阴亏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2.
胸痹是指以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最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从胃论治胸痹,屡获良效。现不揣浅陋,试举数则,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柯琴学术思想主要观点是,以方类证,方不拘经;以地理兵法,明六经之义;六经为百病立法;六经病可“合”与“并”;六经病阴阳总纲论;《伤寒论》法中有法,方外有方。在于明六经之来路而见病知源,明病机,测进退,知常达变,治中喻防。同时阐发六经意义,为六经分证的应用,开阔思路,后人以六经治杂病,多因之而受启发。  相似文献   

4.
虚劳是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次提出了虚劳病名,并详细探讨了虚劳常见之脉象、临床症状,辨治方法丰富多样。老年病以虚为本、多见阴阳气血失调、脏腑气血衰弱和多痰多瘀,呈现多种病机特点。本文从通过总结《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辨治特色,以求对老年病诊治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许亚培 《河南中医》2014,34(2):223-224
王秀娟教授认为脾胃病总的病机是虚实夹杂,"虚"以气虚、阴虚多见,"实"以血瘀、痰阻多见。治宜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其辨证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等脾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温胆汤在心血管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玺 《国医论坛》1998,13(2):19-21
温胆汤在中医治疗中属和法范畸,具有调和脾胃之气,宣畅气机之效。临证,不论何型冠心病,凡舌苔腻者,可用萎薤温胆汤加味治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均存在着心肺气虚这一基本病机,标实主要表现在痰浊阻抗或痰热壅肺,可用生脉曙胆汤加味治之;病毒性心肌为其病本为心气不足,慢性者多见痰热或温热阻滞,故可用参刺温胆汤加味治之;高血压各湿热所致者,可用秦钩温胆汤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7.
辛温助阳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  张维娜 《河南中医》1994,14(1):36-36
辛温助阳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韩明,张维娜开封市第一中医院(475000)主题词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辛温,补阳凡遇消渴,医者多宗阴虚燥热之见,恒以清热养阴为治。临床所见,病初阴虚燥热者,其治宜清宜滋,投以清热养阴之品,用之多效。若病久阴损及阳,既有阴...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患此病较为多见。目前西药能控制其急性发作,但远期疗效尚欠理想,故该病缓解期的治疗尤显重要。“发作时治肺,未发作时治肾”,这是中医的传统观点,但治肾药多偏温煤,少儿纯阳之体,难于长期接受,而该病治疗又必须假以时日,非一日可收功。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该类患儿多见面色欠润、纳呆、消瘦、便清等伤脾之症,而脾为后天之本,万物所归。治脾一则能补土生金,使肺的才能强健,患儿能减少感冒,以避免透发本病,同时肺气强健则气有所主而不致于宿痰留恋于肺;二则外后天能养无天,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历代傣医药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归纳,系统总结了傣医治则。主要为调平四塔五蕴、分塔辨治、调平寒热、未病先防、先解后治、急缓分治,或急缓同治、补抑并用、动静结合、通利三盘、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内外合治、上病治上、下病治下、上病治下,下病治上,上下合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左右分治、公母病分治、递进治疗、多法综合应用。本文是傣医治则研究(一)、(二)的续文,继续阐述傣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递进治疗、多法综合应用等治则。文中从傣医药的角度,运用傣医药理论及大量傣医方荆在临床的应用阐述、说明了上述治则。  相似文献   

10.
王静  黄刚 《新疆中医药》2011,29(1):86-88
肺开窍于鼻,鼻病治肺,稀疏平常。然鼻病治心,往往被忽略。《素问·五藏别论》云:“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是说心脏有病时,亦多有鼻不利症状,临证中据此理论治疗因心系病而致鼻病的患者亦见报道。现代医学多项研究亦表明,心和鼻病在细胞免疫等方面的表达有很高的相关性。本文以中医的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思维模式,探讨既符合中医理论又有现实临床指导意义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海逸凡  喻正科 《光明中医》2023,(8):1473-1476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西医治疗多以心理辅导为主,临床应用局限性大,疗效欠佳。然而中医得益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特点,诊疗此病具有显著优势。作者通过总结喻正科教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经验,讨论此病证治。喻正科教授认为此病病位主要责之肝脾,以肝脾气机失调,痰浊血瘀搏结,心气心血运行受阻为主要病机;临床上以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和心脾两虚3种证型多见。治疗上喻正科教授重视恢复肝脾气机,调畅心气心血运行,心肝脾同调,痰浊血瘀并治。  相似文献   

12.
胃病又称胃院病,为内科常见多发病。西医学中常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田玉美教授从医50余载,对此病认识独特,临证经验颇丰,现将回老辨治用药经验整理如下。1分辨气血,理气活血,虚实异治因老指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受邪患病,气血运行失常是其病理特征之一。论治胃痛,必辨气血。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胃痛的气血病理主要有气机郁滞、血行瘀阻两大类型。具体施治,又当细细辨之。气滞胃痛属寒凝者,每见贪食冷凉食品,或外寒人侵直袭中焦。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1239例原发性高血压证治规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亦选  冼绍祥 《新中医》1993,25(10):20-23
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3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证治规律。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可概括为“变动在肝,根治在肾,关键在脾。“病理变化规律是,早期以阴损为主,临床多见阴虚阳亢或肝火阳亢症状,中期多见痰湿中阻,后期阴损及阳,多见阴阳两虚症状。辨证论治按阳亢肝火型、阴虚阳亢型、痰湿中阻型和阴阳两虚型4型进行。重点在调整阴阳。认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病期、并发症、高脂血症、疗效等之间具有…  相似文献   

14.
太阴病太阴属脾,脾主湿,“太阴之上、湿气主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肾炎以太阴病为多见。从来治水肿病,多以健脾燥湿为稳治。如确属太阴病用健脾燥湿之法有疗效,若不分经辨证,凡见水肿都用健脾燥湿之法,也不一定有效。太阴病为阴证,其表现为虚寒,脾主中焦,其病证以中焦症状为多。其腹部胀满以气胀为主,脘痞纳少,肢困乏力,大便溏薄,脉象濡缓。治太阴病自当以理中汤丸为主,但一般习用胃苓汤及实脾饮。  相似文献   

15.
王世民博采众长,融汇中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其临床辨证准确,在准确把握病因病机的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遣方用药。王世民认为治疗疑难杂症应重视脾胃及肝肾,临床证型以脾湿肾寒多见。列举国医大师王世民成功辨治疑难病案9则。以管窥其运用中医理论辨治杂病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临床闭、脱、痉、厥证,是危重症候,很多疾病可见,伤寒病中有之,杂病有之,温热病中尤多见。温热病最易伤津耗液,治不得法,病至后期,由于阴精亏损,多演变为闭脱痉厥危候。对其认识,必须首先辨明温病发热、汗出、口渴、斑疹、昏谵、痉厥等症状,从而能及时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坏死(ONF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发生在股骨头及一定解剖部位的“ 骨坏死”,大多数患者最终将面临人工髋关节置换。 许建安教授认为ONFH乃虚实合病,瘀痹为其核心病机。 许教授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将ONFH分为三期进行辨治:早期以气血瘀滞型多见,治以化瘀通络、益气强骨,方选加减复活汤;中期以痰瘀痹阻型多见,治以疏肝健脾、活血祛痰,方选通阳豁痰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晚期以气虚肾亏多见,治以补肾养肝、益气活血,方选益气填髓汤加减。 同时,配合“ 伤Ⅰ膏” 外敷,内外合治,取效更佳。 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证治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病多因急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而逐渐演变而成。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根据《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采用固本泻实、从脾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刑治其本的论治原则,清热化湿,理气活血,肝肾同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瓜蒌牡蛎散加味治疗Ⅱ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蒌牡蛎散出自《金匮要略》,系仲景为治百合病而设。《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第7条载:“百合病渴不差者,瓜蒌牡蛎散主之,”Ⅱ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症见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及疲乏无力,病久可伴见胸痹心痛、眩晕、中风、雀目、水肿等并发症,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疗Ⅱ型糖尿病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2~50岁者15例,51~60岁者11例,61~70岁者2例;病程最短者2月,最…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多见而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主要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头痛,有时眼角和咽部干、痒等。本病属蒙医学亚玛病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