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CR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黏液纤毛清除率(MTR)、糖精清除时间(SCT)、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CT)、嗅觉功能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MTR、M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T水平低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70%(46/57)、92.98%(53/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CRS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后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及嗅觉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4):331-335
目的观察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采用Lund-Kennedy量表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黏膜结构及鼻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MTR)。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40/48)和81.25%(39/48),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47/48)和95.83%(46/48),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008、5.051,P<0.05)。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上颌窦鼻黏膜结构完整,表面覆有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间有大量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炎性细胞较少;且观察组患者的黏膜上皮恢复好于对照组。术前2组患者M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MTR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MT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T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2/48)、16.65%(8/4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8,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了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分别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与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50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研究组(75例,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和对照组(75例,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能够大幅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慢性鼻窦炎指标中鼻内镜鼻窦手术连续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试验组另辅以连续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1年开展随访,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各症状改善缓解时间、鼻腔鼻窦评分、嗅觉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21.74%,试验组各症状改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鼻腔鼻窦评分低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指标中鼻内镜鼻窦手术连续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取鼻内镜鼻窦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同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鼻内镜鼻窦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O.0%,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鼻窦手术和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所接收的11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形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7例。单一组仅采取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采取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嗅觉功能。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5例(96.49%)显著高于单一组46例(80.70%)联合组Ⅰ级嗅觉为45例(78.95%)显著高于单一组29例(50.8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鼻窦手术和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48例对照组A、48例对照组B以及48例观察组C。A组采取单纯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B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而C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C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A的75.0%和对照组B的81.6%;且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显著低于A组的23.0%和B组的20.8%。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明确,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中部分切除中鼻甲在难治性鼻—鼻窦炎(RR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2018年4月—2021年2月我院78例RRS患者分为两组。鼻内镜组(39例)予以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联合组(39例)予以中鼻甲切除术联合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比较并发症、术后3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Lund-Kennedy(MLK)鼻内镜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量表(SNOT-20)评分、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鼻内镜组,联合组术后3个月MLK、SNOT-20评分较低,MTR较高(P<0.05);术后3个月相较于鼻内镜组,联合组CD4+、CD4+/CD8+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P<0.05);联合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麻和局麻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方法:将96例需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CRS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研究组,n=48)和全麻组(对照组,n=48)。观察麻醉效果,记录手术情况和术毕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6个月时评估两组患者鼻黏膜症状(Lund-Kennedy评分)和鼻腔鼻窦改善情况[鼻腔鼻窦测试-20(SNOT-20)],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患者在局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相对于全麻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术毕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治疗效果,于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1.
张俊星  张永杰  刘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60-3162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NIP患者,均为单侧,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鼻腔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两侧鼻腔鼻塞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两侧鼻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NIP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鼻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去除病变组织,开放阻塞的窦口,取得良好疗效。但慢性鼻窦炎多伴有下鼻甲肥大,术中是否同期处理,应用何种方式处理值得探讨。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对134例慢性鼻窦炎并下鼻甲肥大患者,分别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单纯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观察6~12个月,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经齿龈沟径路囊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皮软化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优于经齿龈沟径路囊肿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鼻内镜揭盖术治疗,B组给予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0.05),但A组、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P<0.05),但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均是有效的,且效果相当,但是考虑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成本更高,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可将鼻内镜下揭盖术作为首选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配合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通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CRS患者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刀、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嗅觉功能、鼻腔通气功能(鼻腔容积、鼻阻力)、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及Lund-kennedy量表评分。结果:术前,两组嗅觉功能分级、鼻腔容积、鼻阻力、糖精清除时间(SCT)、Lund-kennedy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Ⅰ级患者占比63.46%,高于对照组的38.46%;鼻腔容积为(13.11±2.09)cm3,大于对照组的(11.05±1.57)cm3;SCT为(16.10±1.53)min低于对照组的(17.69±1.84)min;鼻阻力为(0.35±0.09)kPa/(L·s)低于对照组的(0.43±0.14)kPa/(L·s);Lund-kennedy评分为(4.23±0.85)分,低于对照组的(9.47±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刀配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嗅觉功能及鼻腔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赵伟霞  ;刘申  ;谭清爽 《吉林医学》2014,(35):7841-784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兰州会议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53.4%,有效24.7%,无效21.9%,总有效率为78.1%。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0.67±2.48)分,治疗1年后为(5.43±1.07)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手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恢复快,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半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成形术设置为成形组,另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部分切除术设置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T&T主观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问卷(SNOT-20)评分.结果:成形组患者术后嗅觉改善率为90.48%,切除组为88.09%差异不显著;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左侧、右侧嗅觉主观嗅觉功能检查评分显著较低;两组患者各项SNOT-20评分较术前显著较低.结论:行中、上鼻甲形成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两种处理方式对患者嗅觉的恢复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观察组,均行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评分,对比两组鼻纤毛传输速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鼻内镜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纤毛传输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抽取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53例,所选患者均进行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下鼻甲病变评分、VAS评分和糖精试验.结果 术后下鼻甲病变评分(1.09±0.29)明显低于术前(2.83±0.38),术后VAS评分(3.09±0.68)明显低于术前(8.04±0.55),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粘膜纤毛运动速率术前为(7.07±0.64)mm/min,术后为(6.99±0.74)mm/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安全、出血少、创面恢复快、能较好地保护鼻腔粘膜的生理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萃  罗启贤  谷雨 《黑龙江医学》2021,45(7):736-737
目的:比较轮廓化鼻内镜手术(RRS)和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FESS)在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轮廓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进行治疗.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治疗效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NOT-20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SNOT-20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中,轮廓化鼻内镜手术(RRS)明显优于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FESS),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