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怀风  王敏  丁超 《铁道医学》2014,(5):549-551
目的:对比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常规换药对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市立4家医院骨科收治的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病例,其中18例采用手术清创后VSD治疗,15例采用手术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VSD组14例痊愈,仅1例需要再次截肢,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8 d;常规换药组7例痊愈,有3例需要再次手术截肢,伤口平均愈合时间30 d。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在治疗外伤性截肢术后感染方面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脓肿切开引流,50例),观察组(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脓肿大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脓肿直径小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能提高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于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56例骨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切开减压术后,常规伤口换药。VSD组:行切开减压术后,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持续-20ka负压吸引。术后观察肌酸激酶降低幅度、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率、住院时间。结果 VSD组术后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VSD组的肌酸激酶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较传统术后换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减少机体对毒素的吸收,减少植皮和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治疗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过程中,采取双管负压引流法取得的效果以及具有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外科在2016年3—9月期间内,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0例为分析对象,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观察组在治疗中选择了双管负压引流法,而对照组选择的是传统的切开引流法,该两组患者均是依据脓液的细菌培养情况来用抗生素实施治疗,并将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感染间隙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全部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2,P<0.05).结论 总之,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双管负压引流法与传统的切开引流法有更好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纵膈感染死亡,实验组中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均为9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更换敷料次数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可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微创切口+负压引流应用于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利用微创切口+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不同间隙感染24例,并与24例应用传统切开治疗各间隙感染进行比较。结果全部17例咬肌、翼下颌、腮腺、颞及颞下间隙感染病例中16例治愈,1例好转,7例波及舌下、颌下间隙、口底蜂窝组织炎2例好转,其余无效。结论应用微创切口+负压引流治疗咬肌、翼下颌、腮腺、颞及颞下间隙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能取得相同的治疗目的,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对于应用于舌下、颌下间隙、口底蜂窝组织炎的治疗上效果较差,还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7.
向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54-4955
目的:探讨小切口负压引流术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广泛切口引流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切口负压引流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抗生素抗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效果较好,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32例骨科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2例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患者创面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是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腔颌面部感染多发,脓肿形成的病例常规治疗方法是切开排脓,局部冲洗换药,同时全身应用抗炎对症补液治疗.我科于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利用自行改制的双管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颌面间隙感染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骨科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46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46例患者的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植皮术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骨科创面感染,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奥硝唑用于临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并对其临床效果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痊愈病程平均4 d,对照组痊愈病程平均8 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患者47例(94.00%),对照组痊愈患者34例(6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恢复时间较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可对其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由于颌面部特殊解剖结构及潜在间隙的存在,常使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成为临床上一类起病急、发展快、治疗棘手的感染性疾患,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具有较大挑战。临床医师必须在该类疾病的急性过程中做出正确决定,采用适当的手术和气道维护进行干预,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此外科医师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常用的辅助检查、并发症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负压封闭引流在地震伤员截肢术后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地震伤员截肢术后大面积感染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ln sealing drainage,VSD)对7例地震伤员截肢术后感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7例患者感染创面经使用负压封闭引流7~26 d,平均13 d,感染得到控制,未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创面行细菌培养阴性.Ⅱ期缝合4例,Ⅱ期植皮3例,创面植皮1次成活.[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上治疗截肢术后大面积感染创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伟  马慧芳 《医学综述》2014,20(19):3640-364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骨科创伤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感染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VSD组(采用VSD处理切口)和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以及治疗第7、14、21天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VSD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抗生素费用分别为(4.1±1.0)次、(17.6±3.3)d、(1 877.4±88.5)元,均显著少于传统组的(10.2±2.5)次、(34.8±4.8)d、(3 426.1±102.0)元(P<0.05);其治疗第7天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第14、2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创面感染效果的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的切口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软组织创伤愈合的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快速有效地促进皮肤软组织愈合,恢复外观及肢体功能是临床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随着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不断改良与创新,其在开放性骨折、皮肤和软组织损伤治疗以及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目前促进创面修复的新型前沿技术。VSD技术既可用于临时关闭创面或作为植皮术和皮瓣转移修复术的前期准备,又可作为难治性慢性创面的一期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8 例患者,探讨VSD 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顺序编号,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均在治疗前行膝关节穿刺并通过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参照药敏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04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经改良后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入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观察并评价两组的疗效、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每次敷料的有效时间和患者医疗的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更换敷料次数、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用常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治疗骨外科创伤治疗可以优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慢性创面患者行常规清创术,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吸引覆盖创面,每次负压吸引7-10 d,经1-2次吸引,创面肉芽丰满后行游离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创面.结果 3例患者自行愈合,46例患者经游离皮片移植,9例经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技术简便有效、可靠安全,能改善创面条件,缩短创面治疗时间,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