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辣木叶不同极性部位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HepG2细胞抗增殖作用,筛选活性较强的极性部位.选用400μmol/L的H2O2氧化损伤HepG2细胞进行造模,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alo...  相似文献   

2.
测定辣木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及抑菌活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辣木叶醇提物,得不同极性部位并测定各部位总黄酮含量;以树脂天青法研究不同极性部位对8种试验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确定其抗菌活性大小。结果表明: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达到(326.19±2.35)mg/g,而石油醚相不含黄酮。抗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醇提物,其中,乙酸乙酯相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MIC均为0.625 mg/mL,对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的MIC为1.25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MIC为2.5 mg/mL。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丰富,是辣木叶抗菌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用Vc作为阳性对照品,以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ABTS+·法分别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乙醇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O_2~—·、DPPH·、ABTS+·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且较强,清除率可达到50%以上。乙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OH的清除率超过了阳性对照Vc达到67%以上。而石油醚相对O_2~—·的清除能力较强,达到了82.9%,但其总还原能力、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水相显示了较强的总还原能力。结论:韭菜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苜蓿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进行鉴别,并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苜蓿的70%醇提物为样本,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苜蓿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成分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显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黄酮、酚类和糖的含量。采用ABT、DPPH、OH-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比较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黄酮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与石油醚部位,含量为0.144 6 mg/mL和0.086 9 mg/mL;酚类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含量为2.697 5 mg/mL和2.574 9 mg/mL;糖主要分布在水和石油醚部位,含量为1.154 2 mg/mL和1.069 9 mg/mL。4个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水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紫花苜蓿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糖。  相似文献   

5.
确定辣木叶中总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辣木叶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30、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辣木叶中多酚含量为69.36±0.58 mg/g,黄酮含量为53.72±0.48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7.83±0.14%。辣木叶抗氧化物质粗提物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具有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还原能力较弱,其EC50值分别为86、31和140μg/m L,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相同质量浓度BHT的98.26%、99.04%和96.63%,并与辣木叶粗提物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提取辣木叶多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水提醇沉法获得辣木叶粗多糖,以单因素提取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对辣木叶多糖的分离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6个产地辣木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辣木叶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液料比20∶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11.48%。6个产地辣木叶粗多糖以普洱市辣木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辣木叶抗氧化有效部位,建立HPLC测定辣木叶中新绿原酸和异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体外方法评价辣木叶提取物四个部位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总奎宁酸和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采用HPLC,选择Sepax Sapphi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以异槲皮苷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和新绿原酸等奎宁酸类成分清除能力最强,二者浓度大于800μg/m L时,对DPPH清除率达80%以上,且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新绿原酸和异槲皮苷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98.70%,RSD均小于3.0%。结论:辣木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为总奎宁酸和总黄酮;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辣木叶中新绿原酸和异槲皮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茱萸(Cornus oficinalis Seib. et Zucc)经乙醇冷浸提,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4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采用Fenton反应体系、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以及烘箱自氧化法对所得4相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茱萸提取物均具有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而乙酸乙酯相能够有效地抑制油脂的氧化,其中,各相对于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16 种提取方法制备辣木叶提取物,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木叶蛋白、糖类、多酚类物质提取率和抗氧化剂溶出率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辣木叶提取物,研究水相中蛋白(水解蛋白)、糖类和乙酸乙酯相中多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对辣木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法以及酶法耦合乙醇提取法可以制备蛋白(水解蛋白)、糖类和多酚类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辣木叶提取物。采用Ns37071蛋白酶、胰酶时,所得辣木叶提取物蛋白、糖类、多酚类物质提取率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蛋白(水解蛋白)和糖类物质对辣木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大于多酚类物质,是辣木叶提取物发挥抗氧化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此外,辣木叶提取物中蛋白(水解蛋白)、糖类、多酚类物质存在协同增效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黄秋葵花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和水相2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的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黄秋葵花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强于水相提取部位,而水相提取部位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本研究将为黄秋葵花抗氧化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药桑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药桑经95%的乙醇浸提,浸膏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得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分别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及DPPH·自由基体系对4个相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桑萃取物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其中氯仿部位与乙酸乙酯部位对自由基的清除较为显著.药桑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芒果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用DPPH法考察最优反应条件,综合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测定其黄酮含量,以IC50值作为评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用芒果苷和抗坏血酸作为对照品进行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芒果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依次为:(33.616±3.208)、(292.063±1.100)、(180.469±2.067)、(21.717±1.157)mg/g,IC50值分别为:102.877、9.014、19.494、221.784μg/mL。由此可以看出,芒果叶各类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为正丁醇、石油醚,最后为水部位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叶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呈负相关,芒果叶各部位提取物的黄酮含量是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霍山铁皮石斛抗氧化产品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OH自由基以及测定总抗氧化能力3个指标评价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上都有比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霍山铁皮石斛提取物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霍山铁皮石斛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为霍山铁皮石斛抗氧化产品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香椿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较氯仿相强,石油醚相和水相的TAC较小,乙酸乙酯相对·OH、O2·-及DPPH·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均好于L-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荷叶抗氧化活性的有效部位以及进一步提高该有效部位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系统溶剂法对荷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进而采用盐酸对该有效部位进行了水解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极性部位中,弱极性部位-乙酸乙酯相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力最强,为荷叶抗氧化活性的有效部位。采用盐酸水解能显著性提高该有效部位抗氧化能力(P0.05或P0.001)。与水解前相比,该有效部位水解后总还原力、DPPH清除率、FRAP抗氧化能力(OD593)、总抗氧化力(OD695)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增幅分别为48.52%、58.22%、64.3%、22.15%和100.48%,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从(42.43±1.23)%提高到(44.97±0.22)%。结果证明,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是存在于有效部位-乙酸乙酯相的弱极性化合物;酸水解是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为后续对荷叶抗氧化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亚硝酸盐(NO2-)四个方面,研究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O2-.、.OH、NO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乙醇提取物、正丁醇与乙酸乙酯中等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强,而极性较小的石油醚部位和极性较大的水部位抗氧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亚硝酸盐(NO2-)四个方面,研究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O2-.、.OH、NO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乙醇提取物、正丁醇与乙酸乙酯中等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强,而极性较小的石油醚部位和极性较大的水部位抗氧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8.
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研究目的,采用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体系来评价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28.33±13.75)mg/g和(298.25±25.64)mg/g(p<0.05);该相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也最强,清除DPPH和OH的能力显著强于BHT(p<0.05)。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中的总酚含量与还原力,DPPH和OH清除能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7、0.9321和0.9808,这表明总酚是覆盆子提取物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水)将牡丹籽壳提取物(70%乙醇溶液提取物)逐级系统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研究牡丹籽壳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及FRAP法,以L-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参照抗氧化剂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有较大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变化范围为1.30~57.50 mg/g;牡丹籽壳提取物与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活性从小到大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范围为27.28~1 250.08 mmol/L,其中VC和BHT的FRAP值分别为1 814.88 mmol/L和226.00 mmol/L;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牡丹籽壳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半数抑制浓度(IC_(50))范围为22.47~71.00μg/m L,其中BHT的IC_(50)为34.30μ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