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能》2014,(7)
<正>不用打孔抽汽、不用减压减温器大幅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热能利用率国家发明专利ZL200310105298.4多喷嘴蒸汽压力匹配器——大型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机组的理想设备,其原理是用匹配器以高压缸排汽作驱动汽,引射中压排汽或第三回热抽汽口抽汽,混合输出工业用汽。效率高、投资省。已在我国电厂135MW、300MW、600MW等机组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N300—170/537/537型300MW中间再热式汽轮机,是按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技术制造的。该机组是亚临介、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冷凝式汽轮机。最大保证功率300MW,额定进汽参数为:170ata,537℃,一次中间再热至537℃。额定蒸汽进汽量922.355T/h,净热耗保证值1930 kcal/kw.h。额定背压0.055ata,工作转速3000rpm。该机组通流部份共34级动叶片,高压缸1+10级,中压缸9级,低压缸(双流)2×7级。其结构参见纵切面图(图1)。  相似文献   

3.
《节能》2016,(11)
正不用打孔抽汽、不用减压减温器大幅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热能利用率国家发明专利ZL200310105298.4多喷嘴蒸汽压力匹配器——大型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机组的理想设备,其原理是用匹配器以高压缸排汽作驱动汽,引射中压排汽或第三回热抽汽口抽汽,混合输出工业用汽。效率高、投资省。已在我国电厂135MW、300MW、600MW等机组上应用。热化发电煤耗150 g/kWh以下SJ型汽轮机后快速冷却装置本快冷装置可大大缩短汽轮机停机后冷却时间,全过程自动控制,安全,易操作,经济效益很高。以200MW机组快冷系统为例,冷却速度可缩短  相似文献   

4.
以东汽N300-16.7/537/537-4型汽轮机的冷态中压缸启动为例,对其启动过程作了简要介绍,并在参照其他类型机组启动的基础上,对中压缸启动方式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于供热机组,在电负荷和热负荷一定且保证抽汽参数在热用户要求的范围内,采用不同的配汽方式所对应的主蒸汽压力对机组的热经济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以C300-16.7/0.43/537/537机组为例,只考虑工业抽汽的情况下建立了机组初压优化模型,并对其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当热负荷一定时,机组在最小和最大进汽量限制条件下,通过热力计算得到最小和最大电负荷,从中选取不同电负荷工况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各工况的最佳初压,为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热器变工况运行中,抽汽压损偏离目标值对机组热经济性有较大影响。采用等效焓降理论,利用汽轮机抽汽口压力不变,加热器出口水温可以变动的方法对抽汽压损偏离目标值影响机组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加热器的型式和位置的区别进行分类讨论;最后,以某N600-16.7/537/537机组为例说明抽汽压损偏离目标值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机组和N600-16.7/537/537型亚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系统中的各项漏汽做功损失的前提下,采用等效焓降法对机组额定负荷进行整体定量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负荷下,相同容量超临界机组绝对电效率比亚临界机组高5.05%,全厂发电标准煤耗比亚临界机组低4.81%,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以前大容量机组承担基本负荷,很少调峰,随着电网结构的变化,电网的峰谷差越来越大,大容量火电机组参与调峰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因而调峰期间的经济运行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铁岭电厂为4台哈尔滨产300MW燃煤机组,机侧主蒸汽额定压力为16.67MPa,主、再热蒸汽额定温度为537℃,再热蒸汽额定压力为3.26MPa;汽机控制系统为数字——模拟系统组成的混和控制系统即DEH.高压缸有6个调节阀门,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阀位控制方式.以前机组以额定压力运行靠高压调节阀门的开大关小,调节机组负荷.当机组调峰时,主蒸气节流损失很大,机组的效率下降.为解决低负荷期间的经济运行问题,该厂从1998年7月10日至8月20日,先后在1-4机组作了12次变压运行试验,以寻求机组在调峰期间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在试验前,依照隔离清单对机组实施了汽、水系统隔离,以保证试验期间单机汽、水系统流量测量的准确  相似文献   

9.
以二次再热机组为模型,蒸汽焓为变量建立回热系统效率与蒸汽抽汽焓值的关系方程,以回热系统效率最大为目标函数推导出相邻两级加热器抽汽焓值的递推关系,确定1 000MW主蒸汽参数为35MPa/700℃/720℃/720℃二次再热机组再热前后各级最佳的抽汽焓值,结果表明:比采用给水等焓升方法确定机组效率高0.1%,加热器损总值减少1.37k J/kg。改变小汽机汽源抽汽口位置,进汽参数越高,机组效率越大。采用一次再热热段抽汽作为汽源时机组效率最大为55.52%,回热系统损最小为82.76k J/kg。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的技术规范 CE25—90/41/13型25000KW汽轮机是具有单调整抽汽的背压式汽轮机,额定抽汽压力为41绝对大气压,额定抽汽量为100吨/时,能直接代替中压锅炉作为中压汽源供汽。额定排汽压力为13绝对大气压,与工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300MW四缸四排汽改造机组主机焊接部套如低压内缸、轴承箱、隔板等的制造难点、重点及解决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功率在600MW以下的汽轮机,大多是亚临界两缸两排汽或者三缸两排汽汽轮机,蒸汽参数低,热效率相对低,公司在借鉴、运用超临界机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次优化研发,成功开发出具有高效、优良性能的超临界350MW汽轮机。文章简要介绍了公司350MW超临界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轮机排汽造成大量余热浪费以及一定量循环水损失的问题,基于热泵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取代8号加热器的抽汽,建立了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来预热凝结水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以N300-16.67/537/537机组为例,对机组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改造后年增加收益为160.7万元,4年内可回收投资,净现值(NPV)指标为738,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为以后火电机组余热回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方高效1050 MW汽轮机优化设计及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汽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并结合试验研究,对热力系统、 配汽方式、 通流、 中低分缸压力、 进排汽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自主研发了新型高效105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投运后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表明:机组经济性提升效果显著,与引进型D1000A机型相比,机组热耗降低约300 kJ/kW?h.机组总体水平达到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某电厂3台引进型300MW汽轮机,均存在五、六段抽汽温度偏高的问题。通过对试验数据和低压内缸结构的分析,确定是由于低压1号内缸中分面漏汽造成的。分析了造成低压1号内缸中分面张口变形的主要原因并给出技术对策,利用等效热降局部简化算法计算了这部分漏汽引起的机组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汽轮机排汽造成大量余热及循环冷却水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热泵系统对排汽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方案。以N600-16.7/537/537机组为例,设计了机组回收余热系统方案,建立了余热利用后机组热经济性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机组热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机组发电负荷的增加,热泵系统对机组余热回收效益增大;在一定的厂用电率范围内,机组热经济性得到了提高;如果厂用电率大幅攀升,热经济性有所下降,但节省了大量水资源,热污染也有所减少,社会意义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使机组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锡林浩特市供热规划,锡林电厂决定对已经生产出厂的2×300MW空冷凝汽式汽轮机进行供热改造,并与哈尔滨汽轮机厂签定了《汽轮机供热改造技术协议》,供热改造技术方案主要内容是在中低压缸连通管上打孔抽汽供采暖用汽。  相似文献   

18.
宫唤春  吴义虎 《热力透平》2007,36(4):241-244
为实现机组经济性能在线诊断,将Elman神经网络方法引入汽轮机排汽焓在线预测计算。该预测方法很好地建立了汽轮机排汽焓特性与相关运行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并以某电厂300MW汽轮机组末级抽汽及排汽焓值为例进行了在线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在线预测汽轮机排汽焓值,同时具有训练速度快、结构简单、精度高等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齐鲁石化公司内部电力紧张的矛盾,对热电厂1号机组50MW抽汽式汽轮机组实施了以更改低压缸叶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使机组的额定定量由50MW了60MW,机组的综合安全性能有所加强,内效率有所增加,经运行证明改造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能源、环保与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泽瑛 《热力透平》2005,34(3):127-133
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必须大力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本文介绍了STC正在设计制造由“HMN” 模块组成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 它具有单轴、最高的进汽压力、 3-D叶片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使机组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本文介绍可知, 该机型还适合作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的空冷、抽汽供热机组以及最高30MPa进汽压力的两排汽660MW机组,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