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论是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颁布的《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还是2008年颁布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都规定要对叉车的工作装置——货叉的自然下滑量和门架倾角的变化量进行检测,但都没有规定具体的检验方法和使用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特别是门架倾角的变化量在实际检验时更是难以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2.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TSG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定检规》)、TSGQ7016—200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安装监检规》),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在执行新的检验规则过程中,笔者发现两个检规对起重机失压保护的的提法不同,《定检规》中为总电源失压(失电)保护,《安装监检规》中为失压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梯监督和定期检验规则》(TSGT7001—2009)于2010年4月1日的正式实施以及《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2009)于2010年3月1日的正式实施,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相关要求,检验方法也在新颁布的检规和标准中得到进一步明确。因此,在新检规和新的电梯试验方法已经正式实施之际,有必要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结构、设计、特点以及检验内容、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4.
厂(场)内机动车辆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广泛使用于工程作业和装卸运输.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平衡重式叉车和装载机的使用最为广泛。CPCD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和ZL系列装载机的传动系列都采用液压传动。目前,我国大部份制造厂生产的ZL系列装载机在任何档位都能启动发动机,该设计、制造缺陷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笔者在长期的检验工作中,对该缺陷引发的事故深有感触,并在此提出技术改装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制动模式、压缩比、海拔高度等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比的降低和海拔高度的增加均导致发动机制动功率大幅度降低。提高压缩比和采用二冲程制动模式是提高低压缩比发动机制动功率的有效措施。压缩比为11.6时,与四冲程制动模式相比,二冲程制动模式产生的制动功率可提升69.6%~80.5%,最大缸压低于6.0 MPa的限值,并且其可运行转速范围不受涡轮增压器危险区的限制。当前应用领域中,高压缩比(17.0)发动机上采用四冲程制动模式获得的制动功率最高。由于短期内难以提高低压缩比发动机的压缩比,仅通过在低压缩比(11.6)发动机上采用二冲程制动模式仍可将制动功率提高17.5%~30.4%,最大缸压降低25.2%~29.3%。故在应用天然气机等低压缩比发动机的中重型载货汽车上推荐采用二冲程制动模式,这将大幅度提高车辆制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围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以下简称《考核规则》)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工与自动化监测的差异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均值检验、标准差检验、相关性检验的统计量和判定方法,以判断大坝监测中采用人工与自动化两种不同监测方法所得的同一效应量的差异性.实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可行,为评价两者观测误差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GK型机车两种制动形式的比较,对单、双侧制动的制动能力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两种制动的优劣作出评述。认为:单侧制动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机车的闸瓦偏磨问题;如果采用合成闸瓦,则双侧制动时的制动力明显大于单侧制动时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不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不同规定和说明,以动作逼近思想为基础,研究了校验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制动系数的两种方法:方法一,保持低压侧电流输入量不变,增大高压侧电流输入量;方法二,保持高压侧电流输入量不变,减小低压侧电流输入量。经比较得出,采用低压侧电流输入不变而增大高压侧电流输入的方法一能够减小制动系数的校验误差,对智能电站主变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具有参考价值,对主变继电保护参数的校验具有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连轻轨列车制动系统所采用的主要组成部件,针对各个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制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大连轻轨列车在制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制动方式,以及这些制动方式的控制原理、实施方法及其对车辆的制动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4月1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2008)(以下简称“检规”)实施以来,检验机构普遍在对其中第十八条“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的理解上存在诸多争议,造成执行困难。许多地市甚至出现将所有的定期检验的起重机都判为“不合格”的情况。使起重机械的监察工作和维护使用都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马海健 《内燃机》2006,(2):52-54
详细介绍一种全新理念的排气制动功测试方案、排气制动耐久考核方法,给出了柴油机排气制动测量结果并与普通柴油机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GB/T1149.9-94内燃机活塞环检验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提供了对楔(梯)形环环高实测值的修正方法,以及当球面测头半径为1.5mm时将产生的误差值。但该方法必须知道球面测头半径的实际尺寸,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另一种修正方法,根本不必知道球面测头半径的实际尺寸。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汽车直线制动性能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考虑车轴依次抱死之后的制动工况,引入了轮胎滑移率等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用制动减速度与制动管路压力的函数关系描述汽车制动性能特征,并应用MATMB软件对具体车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为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综合考虑人机工程的因素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新 《工业锅炉》2000,(1):46-50
对《锅炉定期检验规则》(99版)的执法依据、性质、结构、适用范围、检验种类、检验周期、检验程序、检验内容、检验资格、检验方案、检验体系、使用单位、缺陷判定、检验结论及检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宣贯。  相似文献   

16.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在用工业锅炉内部检验结论分为“允许运行、整改后运行、限制条件运行和停止运行”4种,第四十二条也规定了检验结论的依据。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对工业锅炉内部检验结论的界定却会出现模糊、不清晰,不能准确把握的现象。对于工业锅炉内部检验中发现的同一问题,检验人员会做出截然不同的检验结论。这种情况,在不同的检验机构出现过,在同一个检验机构内也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月9目发布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笔者在认真学习后并与其他检验人员交流,认为《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存在着与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不符,理解有误,导致了检验方法有些不当;词不达意的地方也较多;  相似文献   

18.
截止2008年10月.全市各类特种设备达到45289台,其中锅炉4018台.压力容器19177台,电梯7672台。起重机械13467台,厂内机动车辆955台.各类气瓶1208066瓶.压力管道897.608km,上述设备约占全省特种设备总量的三分之一强。近年来,泉州市质监局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负总责、质监部门依法监管、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全面负责的工作机制。开展有无特种设备的问卷调查,设备停用验证性封存,粘贴检验标识和安全警示,加大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和重点设备实施全方位监控,对重点工程和重要领域的特种设备实行前置把关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以下简称正面吊)归属流动式起重机。TSG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新检规》)中明确规定,该类起重机实施首检和定期检验,不进行安装过程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作为全国统一的检验法规性文件在起重机检验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作用是十分显著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起重机械在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其功能种类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检规》在实际检验工作中也明显地遇到许多遗漏和不可操作性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重视,在检验工作中不予以解决,则有可能直接影响检验结论的判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作出错误结论,则有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甚至酿成严重事故,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同时也给我们检验工作带来极大责任风险。因此,有必要加以探析,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