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书筍 《应用声学》1992,11(1):49-49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金星超声波应用技术研究所最近完成了VMOS大功率管超声波发生器及VMOS超声波清洗机。。其超声波功率从150W至1000W,频率为35KC和28KC,构成了新型的超声波清洗机系列。VMOS功率器件与晶体管比具有高开关速度、低开关损耗,低拖尾电流、对温度不敏感、无二次击穿,栅极电压激励所需信号功率小等优点,这使得VMOS超声波清洗机发生器可靠性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大功率VMOS器件制做超声波清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声波测距和超声波测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根据超声波探测技术中的测距和测速原理设计制作了相关实验组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测速中的时间延迟、距离、频移量进行了测量,给出了声速、计算距离,相对速率等结果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超声波的应用,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19世纪末,科学家逐渐知道了超声波的某些基本性质,直至本世纪初,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P.Langevin)才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实际。他于1917~1918年,用超声技术探测德国潜水艇,获得成功。1927年,德国的一些科学家开始致力于超声波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其后一年,即试验用超声波治疗慢性耳聋;1938年起,德国医生逐渐用超声波治疗坐骨神经痛、神经丛炎、肌肉痛等,取得效果;1942年,还试用超声波作脑部探查。1949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医学超声会议,超声波从此在医药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并取得飞速发展,产生了超声  相似文献   

4.
冯军勤  吴福根  钟会林 《物理实验》2012,32(6):30-32,39
在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实验基础上,开设了超声波专题设计性实验,分别增加了测量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超声波在空气中的损耗系数、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实验内容,丰富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超声波测距精度,构建了基于AVR单片机的测距及数据处理系统。分析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以AVR单片机为处理器设计了超声波产生和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和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温度测量和补偿电路等。针对温度对超声波速度的影响,根据超声波速度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超声波速度补偿算法。为了提高回波时间测量准确性,减小随机噪声及空气中其他杂散播干扰的影响,采用均值数字滤波方法,对计数时间进行处理。实测结果表明,在3cm~400cm范围内,超声波测距系统测量数据准确,最大误差为0.66cm。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第二届全国超声治疗学术会议论文的综合介绍,展示了我国超声波治疗方面的近期实验研究工作:不同频率超声波的透入、低频超声对小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影响、超声波治疗实验性家犬脑出血的疗效、颅骨对超声波的吸收率、超声波对组织硬结作用的动物实验、超声波对细菌的作用等.文章还报道了临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周万松 《应用声学》1983,2(2):29-33,22
自1939年将超声波应用于治疗某些关节痛、神经痛之后,随着时间的进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超声波疗法是解放后才开始研究与应用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超声波疗法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了有利于超声波疗法的迅速发展,现将我国超声波疗法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测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超声波测流量的优点 利用超声波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流速、流量,很早就有人研究,由于技术水平所限,一直没有很大发展.最近几十年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超声波流量计获得实际应用,而且日益完善,与经典的流量计相比,超声波流量计具有下述优点: 1.超声波流量计能作成非接触式,可对不易接触和观察的流体进行测量. 2.超声波流量计不受流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诸如流体的粘性、导电性、混浊性及腐蚀性等均不防碍超声波流量计的应用. 3.超声波流量计的指示读数与所测流体流量成线性函数,便于流量的直接读数、记录和流量累…  相似文献   

9.
开设了超声波专题设计综合实验,测量得空气、水和白油中超声波传播速度,研究了同一介质中接收到的交变电压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空气、水和白油中超声波的损耗系数,水中超声波的损耗系数最大。使用Origin软件直线拟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声速测定实验仪及数字示波器等装置测量了超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并对岩石成分、孔隙度、吸水量以及岩石温度等参数对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孔隙度对超声波传播速度影响较大.同时,超声波传播速度随着岩石吸水量和环境温度的升高,传播速度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强化膜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阎杰  丘泰球 《应用声学》2003,22(5):45-48
本文综述了超声波强化膜分离的机理,国内外超声波强化膜分离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超声波强化膜分离的因素(如声场参数、操作参数、料液性质等);同时评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如何在利用超声波提高膜分离效率的同时,减小超声波对有机溶质及膜稳定性的影响,应是近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凡  林娅  张华峰  杨娟  牛丽丽  张翔 《光谱实验室》2012,29(4):2176-2181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样品粒度、提取时间、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次数对枸杞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样品粒度80目、提取时间20min、超声波频率20kHz、超声波功率90W、提取温度65℃、液固比20:1(mL/g)、提取次数1次。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率显著高于水提醇沉法,重现性较好,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学零件超声波清洗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概述超声波清洗机理之后,着重介绍了光学零件超声波清洗的应用现状及光学零件超声波清洗用的清洗剂、脱水剂、干化剂等清洗辅料的几个进展阶段,以及当前清洗辅料的研究动态及面临课题。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信号渡越时间参数法测量空气中温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波已成功在医疗、化工和无损探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着温度改变而改变这一特点,本文把空气中的温度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的渡越时间参数TOF(Time of Flight)来对空气中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超声波CT画像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岩石样品中的传播速度,研究了岩石的结构构造、密度、孔隙度和弹性模量等物理特性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结构构造、密度和孔隙度对超声波波速影响较大,而动态弹性模量与超声波速度的关系则反应了岩石可承受形变的能力,超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受多种岩石物性的影响,但也具有一定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纳米颗粒常常会黏在一起。黏在一起的纳米颗粒的分离提纯是纳米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受到范德华力的两个SiO_2纳米颗粒的分离。假设颗粒处于空气中且是刚性的,给其中一个颗粒施加超声波振动,计算两个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和距离变化。结果表明,颗粒粒径比、超声波幅值、超声波周期、超声波平均能量密度对颗粒分离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强化超滤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健  肖凯军  郭祀远  李琳 《应用声学》2002,21(5):45-48,39
本文综述了超声波强化超滤的实验方法,超声波对越滤膜结构的影响及超声波强化清洗超滤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超声波强化超滤的作用机理,声冲流和空化作用在超声波强化超滤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乳化原油的超声波脱水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从理论上分析了油中的水滴粒子在超声波辐射下的位移效应,给出了超声波分离油水的理论根据.针对其它物理化学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污水回收油进行了实验,证实了超声波分离乳化原油中油和水的可行性、得到了超声波破乳脱水的声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胡延苏  高昂 《应用声学》2015,23(8):2820-2823
提高超声波测距性能是超声波测距技术研究的关键点;不同的超声波接收信号检测和处理技术会涉及到不同的硬件结构、软件实现复杂度,导致超声波测距性能差异,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定位性能;为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针对特定的六元超声波阵列测距系统进行超声波阵列测距实验,对可能造成测距误差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温度补偿法和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节点测量距离能够达到15 m,且最小二乘校正模型的测量结果有效地减小了测距误差,提高了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20.
换热器内超声空化效应影响因素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声波参数和换热器参数对超声波空化效应影响的研究,能够找出最佳的超声波参数使其防除垢效果更好。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功率、频率和换热器内介质温度以及换热管的型式对超声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水中汽含率也增大,而且变化也相对激烈;随着频率的增加汽含率先增大后降低,20 kHz为最佳频率;介质温度越高,空化效应越强烈;管径波动较多的波纹管更有利于空化效应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