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健与生活》2013,(1):I0030-I0031
胆结石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结石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等。胆结石可导致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多种并发症。近年,胆结石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我国成年人胆结石的发病率大约为10%,而中年妇女高达15%。  相似文献   

2.
<正>胆囊结石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胆囊结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于进油腻饮食后出现,或在夜间发作,影响生活与学习。发作性疼痛的原因是结石堵塞了胆囊管,引起胆囊痉挛。上述症状如不能及时得到控制,胆囊就可能会出现水肿、化脓,甚至穿孔,并危及生命;二是胆囊内结石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的堵塞,导致梗阻性黄疸,并可并发严重的胆管炎;三是胰腺炎是胆囊结石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胆囊结石一旦伴发胰腺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胆囊结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患病率为10%~20%,这与严重并发症相关,例如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等.胆总管结石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威胁生命.早期对CBDS进行诊断并能够及时治疗干预对于CBDS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通过网篮套石、机械性碎石网篮取石,球囊套石等方法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其中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施行EST,289例完全排除结石,通过胆汁查到109例华支睾虫卵确诊并治愈,同时并发的急性胆管炎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也得到治愈。随诊5年,复发胆管结石67例,其中并华支睾虫感染者胆道结石29例复发,再次或多次内镜治疗成功。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其并发症,且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华支睾虫感染是结石成因之一,内镜通过查胆汁易于发现,治疗及预防华支睾虫感染可减低胆石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通过网篮套石、机械性碎石网篮取石,球囊套石等方法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其中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施行EST,289例完全排除结石,通过胆汁查到109例华支睾虫卵确诊并治愈,同时并发的急性胆管炎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也得到治愈。随诊5年,复发胆管结石67例,其中并华支睾虫感染者胆道结石29例复发,再次或多次内镜治疗成功。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其并发症,且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华支睾虫感染是结石成因之一,内镜通过查胆汁易于发现,治疗及预防华支睾虫感染可减低胆石复发。  相似文献   

6.
胆结石一旦确诊,患者就应配合医生采取适当方法积极治疗。这是因为胆结石会经常引起剧烈的胆绞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还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慢性胆囊炎、胰腺炎、肝腺肿、胆管炎。胆囊癌等,胆管结石可引起菌血症、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癌等。因此,患有胆结石,就应积极地接受治疗。那么,胆结石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有日趋增长的倾向。大多数患者无症状(60%~80%),称为“静止”的结石,一旦出现症状,最常见的是胆绞痛。结石在胆囊内及移位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继发性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肠道瘘等。  相似文献   

8.
因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或合并炎症引起肝总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者,称Mi-rizzi综合征。为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黄疸的一个少见原因,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和术中胆管损伤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且需与胆囊癌和胆管癌鉴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回顾2012年我科收治的312例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8例成功行微创治疗,4例开腹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结论随着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的改进及护理模式的跟进,减少了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患者发生重症胆管炎、休克的危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张俊仲  柴仲秋  赵飞  肖铃  周冰 《职业与健康》2014,(22):3324-3325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胆石性肠梗阻通常起源于急性胆囊炎,随着胆囊炎的反复发作,胆囊内部分区域的炎症及粘连不断加重,造成胆囊管阻塞及胆囊内压增高,最终由于胆结石的压迫而形成胆-小肠甚至胆-大肠的瘘管,而使结石异位。当结石的体积足够大就可能导致肠梗阻,其临床表现以"滚动型梗阻"为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文旨在回顾近5年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报道,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更深入的理解该病。  相似文献   

11.
内窥镜取代开腹手术去除胆结石美国哈佛大学内科卡尔洛克医师报告,内窥镜可取代历来有创性外科手术去除胆结石的方法,只要术者操作熟练,手术成功率接近100%,并发症发生率7%,因手术引起的死亡率不到1%。尤其因胆结石诱发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的急诊病例,内窥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化脓性阻塞性肝胆管炎一些特殊问题进行探讨。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肝胆管炎(AOSHC)的常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及原发性肝门部胆管或肝胆管狭窄,其次为损伤性胆管狭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管蛔虫,肝胆管囊肿,肝门部胆管癌等引起。肝胆管狭窄及部分阻塞引起胆汁潴留,必将引起结石形成,从而加重阻塞及感染。我院60例肝门部胆管癌中12例(20%)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肝胆管炎症状。此外胆管空肠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食糜及肠内容物返流入肝内胆管引起的返流性胆管炎,主要表现为肝胆管炎;随着病程进展,长期肝胆管炎可导致肝内胆管纤维增生及多处狭窄,其临床症状亦属于化脓性阻塞性肝胆管炎。  相似文献   

13.
<正>胆结石指的是胆管或胆囊内等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疾病,由于患病后易引发患者出现发热、黄疸和腹痛等症状表现,甚至还会出现胆道出血、肝脓肿和化脓性肝内胆管炎等症状,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加强对胆结石的预防非常重要。但胆结石是如何发生的,现就对胆石症是怎么引起的做介绍如下。什么是胆石症胆结石指的是我们胆道系统内出现病变,随后在胆管或胆囊里慢慢形成一些大小不等的结石,这就被称作为胆石症。胆  相似文献   

14.
胆囊结石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日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胆囊结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于进油腻饮食后出现,或在夜间发作,影响生活与学习。发作性疼痛的原因是结石堵塞了胆囊管,引起胆囊痉挛。上述症状如不能及时得到控制,胆囊就可能会出现水肿、化脓,甚至穿孔,并危及生命:二足胆囊内结石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的堵塞,  相似文献   

15.
彭成 《中国卫生产业》2014,(6):101-101,103
目的总结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胆总管结石术后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处理及效果。结果全部治愈。结论胆总管结石术后急性胰腺炎重在预防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能减少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式。方法 对1999年9月~2 0 0 4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3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系疾病有:胆囊和胆总管下端多发结石、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等;超声、CT等影像学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帮助;外科干预以简单有效的早期胆道或胰腺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梗阻引起胰液排出障碍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确定该病治疗原则的主要根据;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是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胰腺减压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安平 《自我保健》2007,(8):20-21
问:什么样的结石最危险? 笞:首先是一些看上去很小的结石,有时称为泥沙样结石.一般直径在5mm左右.它们容易被胆囊排入胆总管.而又常常会卡住胆总管的出口.会导致临床最危急的病症.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这是有生命危险的。  相似文献   

18.
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合并炎症致胆总管狭窄 ,引起以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虽然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发展 ,对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有所提高 ,但对该病仍应有进一步认识 ,以提高术前诊断率和选择合理的术式 ,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1981- 2 0 0 1年诊治 1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病史。病程 30年以上 4例 ,2 0~ 30年 5例 ,10~ 2 0年 4例 ,10年以内 1例。均行术前B超检查 ,6例提示有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 ,3例肝总管狭窄、肝内胆管扩…  相似文献   

19.
<正>胆总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原生在胆总管内的,或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下降落入胆总管;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囊内的结石,通过胆囊管掉入到胆总管内的。胆总管结石常合并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旦诊断,因其易引起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或择期取出。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132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取石治疗.结果 132例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130例,EST取石成功119例,成功率91.54%,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延迟出血4例,本组未发生肠穿孔、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