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装饰音无论外部是如何认识和评价,但是每个具体的装饰音处理还是要回到每部不同的钢琴作品中,因为装饰音的演奏还会因为音乐旋律乐句衔接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表达,也会因为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而表达不同,其处理方法也有差异,本文就莫扎特钢琴曲装饰音的处理,结合谱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力与技巧的培养训练在教学之初就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初级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是初级阶段给孩子关于音乐之"美"的重要心灵启迪,也为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对于更为深远的钢琴学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钢琴是音乐高考生必考的科目,高中音乐生的钢琴教学更需循序渐进遵循其特殊规律,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因材施教、合理的选择教材、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并选择适合的考试作品,以最佳的状态及技巧演奏最具表现力的钢琴作品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中,出现了一位被后人誉为"钢琴之王"的巨匠,他就是出生在匈牙利雷丁的李斯特(1811——1886),他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一生在钢琴演奏、乐队和歌剧指挥、作曲、教学、评论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要掌握好这项技能,就要求弹奏者必须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良好的和声理论基础、辨别音响的敏锐听力、欣赏音乐的高度修养,还要有一定复调水平及作品分析能力,同时钢琴即兴伴奏与钢琴演奏以及和声、试唱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的学习有着及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已经逐步让更多的家长所重视。儿童时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更多家长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开始更加注重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因此,大多数家长也都喜欢把孩子送去学习一些乐器的演奏或者声乐的演唱。但是往往经过一段时期后,多数家长的主观愿望与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能成正比。纠其原因,是因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科学。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包含诸多方面的,并不是单纯机械地会演奏几种乐器或会演唱上百首歌曲就是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本文通过笔者近十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说明最终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钢琴前奏曲是一种抒情性器乐独奏小品,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起初是由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前奏曲的曲式结构相对简单,但其主题、和声、织体的运用却十分复杂和富有技巧性。在复调音乐创作领域,巴洛克音乐时期和古典音乐时期所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形式的作品堪称经典;在主调音乐创作领域,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斯柯里亚宾和德彪西等人将前奏曲的创作和演奏推向了顶峰;在钢琴演奏技艺领域,人们也通过前奏曲来了解和观察键盘乐器的演奏技艺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大陆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对于孩子音乐创作方面教学的缺失,对比国外音乐教育家对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一问题的研究,认为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并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摸索除了一套"对话式"钢琴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教师将培养学生创造性真切地做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不断地在钢琴教学中探索,钢琴教学才能真正地体现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对钢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技巧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会上课上好课,将专业技能技巧和音乐美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高师院校的青年钢琴教师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拓宽专业的深度广度,充实丰富自己的教学,积极开拓科研教研精神,坚持练琴与演奏,有意识积累教学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能够从创作至今30余年仍为人们所喜爱,是与它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分不开的。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入手,对这首钢琴艺术精品的创作特色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演奏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音乐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让选修"钢琴名作赏析"课程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一部音乐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与这部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更深的一个层面去解读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听懂音乐.我作为"钢琴名作赏析"课程的授课教师,以肖邦钢琴作品欣赏为例,试图寻找音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在本课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钢琴演奏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创新活动,演奏者的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到二度创作的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也是成功演奏的重要前提。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的艺术教育逐渐显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练习钢琴,与之匹配的就是老年钢琴教材的不断出版。本文对老年音乐偏好进行调查分析后,再对老年钢琴教材的曲目进行研究,最后提出适用于老年钢琴教材曲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音乐听觉包括音乐外部听觉和音乐内部听觉两个方面。钢琴教学中的听觉训练既是整个钢琴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又是钢琴学习中的向导。在进行钢琴教学时,不同阶段的钢琴学习者在进行听觉训练时的重点应该有所区别。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音乐记忆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都设置了比较丰富的艺术课程,许多普通高校也开始在扩招艺术生,而钢琴肯定是这些艺术生的必选科目,所以绝对需要重视的是对高校钢琴教师演奏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研究,本文从高校钢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出发,探索原因,找到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琴成为多数家长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自然地姿势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因为长期受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是,要学好钢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而且缺乏耐力,所以,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使儿童愿意弹钢琴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波兰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他是世界上少有将自己全部才华都献给钢琴艺术的音乐家,他创造了真正的钢琴音乐风格,为19世纪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笔者演奏及教学的心得,分析和论述了贝多芬编号33,119,126钢琴小品集的音乐特征、和声与调性变化以及音乐处理等,以期帮助演奏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19.
素有"钢琴诗人"之称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把叙事曲这一体裁第一次运用在器乐作品中,开创了一个新的器乐体裁形式。本文通过介绍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创作背景,分析其音乐内容及演奏方法,试使演奏者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音乐风格,进一步加深对这首作品音乐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与调式感.具有良好的读谱能力和听辩能力,是每一个音乐学习者必备的专业素质,对提高演唱、演奏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练耳中音组、音程、和弦、节奏、旋律五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听觉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提供了一些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