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6月住院的39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3.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森 《临床医学》2003,23(5):51-51
肝硬化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 ,部分患者最终发生糖尿病称之为肝性糖尿病。本文就我院 1999年~ 2 0 0 1年收治的肝硬化 185例中并发糖尿病的住院患者 3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肝硬化并糖尿病 3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18例 ,年龄在 2 5~ 68岁之间 ,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病变之一,常伴有糖代谢紊乱。有研究表明,肝硬化病人不易发生低血糖而易发生高血糖,严重时出现糖尿病。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来住院确诊的肝硬化并糖尿病病人22例,对其年龄、白蛋白、总胆红素、门静脉宽度与血糖水平间的关系作一对照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在不同年龄、肝病病程、肝炎病毒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民族、性别、肝功能分级间无统计学意义。易出现并发症。随肝功能恶化,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主要继发于中老年肝硬化,症状不典型,易出现并发症,与病程、病毒感染有关,而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对20例肝原性糖尿病住院患者,治疗上采取用控制饮食摄糖,口服降糖药,经一个月至半年治疗,疗效满意,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源性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顸后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率为31.0%,多见于男性,通过饮食控制、护肝、胰岛素降血糖等治疗,疗效大多较佳.结论 肝硬化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发生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肝源性糖尿病早期通过护肝、饮食控制、胰岛素降血糖等综合治疗疗效大多较好,对肝硬化患者早期检测血糖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s Failure,MOF)是其主要致死原因。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患者 34 8例 ,其中并发 MOF者 73例 ,占 2 1%。现将MOF73例作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MOF73例中 ,男 5 3例 ,女 2 0例 ;年龄 35~ 83岁 ,平均 5 5 .3岁。肝硬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 B超、CT、内镜等辅助检查确诊。并发 MOF的标准为 :在诱发因素始动下 ,短期内贯序性相继发生 2个或 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各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依据文献所定 [1 ] 。全部 MOF患者均为失代偿期。MOF73例中死亡…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附8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琴  胡德龙  卢莘生 《新医学》2003,34(8):490-49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86例死亡的糖尿病病例及同期住院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糖化血红蛋白A1c、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防治慢性并发症是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并探讨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504例住院成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人口资料、血生化、HBV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结果504例患者中,55例合并2型糖尿病,总的患病率为10.91%。在20~40岁、41~50岁、51~60岁及大于60岁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95%、13.25%、13.22%及7.94%(P=0.104)。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城乡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城镇、农村患者的患病牢分别为8.31%、12.09%和19.32%(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ALB异常、TG异常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红素(TBil)〉50μmol/L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城市居民、TG升高、ALB降低是乙肝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反映肝脏损伤的TBil升高为并发糖尿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及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11.3%,通过控制饮食、保肝、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治疗,除5例死亡外,其他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发生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应首选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谭至柔  黄雪 《新医学》2004,35(4):205-20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年龄、病因、病程、肝功能分级、有无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内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等10个变量中筛选出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最密切的危险因素。结果:194例肝硬化患者中80例合并PHG(PHG组),PHG发生率为41.2%;其中轻型68例,重型12例,8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未并发PHG者114例(非PHG组)。单因素分析显示:PHG组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比非PHG组严重(P=0.000),PHG组的腹水发生率(74%)高于非PHG组(54%),P=0.007;PHG组的门静脉内径[(1.31±0.22)cm]比非PHG组[(1.23±0.19)cm]大,P=0.01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危险因素[比数比(odds ratio,OR)=3.025,P=0.000]。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严重的肝硬化患者越容易发生PHG。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附155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瑶  胡品津  崔毅 《新医学》2000,31(4):203-20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的状况。方法:对155例确诊肝硬化并已行胃镜检查,Hp快速尿素酶试验的住院患者的Hp;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线程度增加,肝功能恶化而降低;(2)Hp感染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无关;(3)Hp感染与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氨变化无关;(4)Hp感染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结论:在肝硬化患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害 ,导致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及饮食治疗和适合的体育锻炼 ,而长期口服降糖药可造成肝功能损害 ,故当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时 ,治疗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我院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 31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1〕 本组 31例病例均遵循以下标准 :①糖尿病发生前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②无糖尿病既往史及家族史 ;③有明确肝硬化及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据 ;④符合WHO关于糖尿…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体内物质代谢和物质转化的器官,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重要作用,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障碍,严重可引起糖尿病。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将治疗后好转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恶化死亡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感染,血氨、血肌酐、血清蛋白、血钾、血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胆红素异常(44.4%vs66.7%)、血钠异常(16.7%vs37.5%)、HE分期(43.6%vs25.0%)、感染(33.3%vs54.2%)等诱因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氨异常、血清蛋白异常、血钾异常、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分期、Child分级、消化道出血、血钠及血肌酐均为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具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等诱因的多少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HE分期、血肌酐、血钠是影响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肝硬化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慢性弥漫性进行性肝脏病变 ,一般以成人多见 ,儿童肝硬化较少 ,国内报道也较少。我院 1991~ 2 0 0 1年收治小儿肝硬化 42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42例小儿肝硬化患者 ,男 2 7例 ,女 15例 ,男女之比为 1.8∶1。诊断标准参照 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标准 ,其中 5例经肝穿刺术 ,3例经尸检证实。年龄4个月至 14岁 ,平均 (6 .6 5± 4.72 )岁 ,见表 1。表 1  42例小儿肝硬化年龄分布年龄 (岁 )例数 死  亡n %0~ 7 4 57.11~ 9 5 55 .63~ 83 37.57~ 1 4 1 83 1 6 .7合计 42 1 5 35 .71.2 病因  42…  相似文献   

19.
甘小玲  陈庆瑜  张丽崧  叶枫  黄伟文 《新医学》2003,34(10):601-602,6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选择抗菌药预防治疗的对象。方法:对以消化道出血入院的243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医院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结果和结论:109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4.9%,以腹腔感染最多见(51.4%,56/109),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入院时多伴有休克、Child-Pugh评分高、血白蛋白低、总胆红素高、住院期间更多地接受了内镜下治疗、停留三腔二囊管、静脉留置导管、使用血管加压素或生长抑素治疗。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停留三腔二囊管、静脉留置导管和Child-Pugh评分高是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茵药预防性治疗,以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石珍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453-454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DM)是否增加肝性脑病的危险.[方法]对1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DM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合并DM 66例(34.7%),发生肝性脑病30例(45.4%);未合并DM患者124例(65.3%),发生肝性脑病35例(2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M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