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SIP IP电话系统呼叫路由使用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请求资源标识、路由头部、路由记录和路由集。然后对SIP呼叫路由的基础一注册和注销过程进行了描述。文章还分对话内和对话外两种情况对SIP系统的呼叫路由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了SIP的移动框架和移动呼叫路由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H.323IP电话系统需要提供移动服务的原因。在对移动IP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后,详细分析了移动IP技术的不足,并得出了其无法满足H.323IP电话系统移动性管理需要的结论。文章随后介绍了ITU-T最新提出的H.323移动框架,描述了在此框架下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过程和呼叫路由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H.323 IP电话系统需要提供移动服务的原因。在对移动IP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后,详细分析了移动IP技术的不足,并得出了其无法满足H.323 IP电话系统移动性管理需要的结论。文章随后介绍了ITU-T最新提出的H.323移动框架,描述了在此框架下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过程和呼叫路由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基于SIP的IP电话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给出了其网络结构和协议栈的结构,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在对SIP协议的分层结构、用户标识和消息结构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后,分析了SIPIP电话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注册/注销过程、呼叫过程、重定向过程和能力查询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基于SIP的IP电话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给出了其网络结构和协议栈的结构,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在对SIP协议的分层结构、用户标识和消息结构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后,分析了SIP IP电话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注册,注销过程、呼叫过程、重定向过程和能力查询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IP电话系统的发展概况。然后对业界提出最早也最为成熟的IP电话标准H.323进行了介绍,包括H.323的协议组成、系统结构等。在对RAS协议及其作用进行了介绍后,分析了H.323IP电话系统的域内呼叫路由过程。文章的最后给出了H.323呼叫路由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H.323域间通信进行单独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ITU—T对该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在介绍了域间模型、地址模版等基本概念和域间通信使用的消息等内容后,给出了H.323域间呼叫路由的详细工作过程。文章还对域间呼叫路由方式进行了举例分析。最后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H.323域间通信进行单独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ITU-T对该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在介绍了域间模型、地址模版等基本概念和域间通信使用的消息等内容后,给出了H.323域间呼叫路由的详细工作过程。文章还对域间呼叫路由方式进行了举例分析。最后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IP电话系统和呼叫路由技术 第1讲 H.323IP电话系统及域内呼叫路由@赵志峰$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杭州310027,东方通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杭州310053,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南京210007 @杨永康$东方通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杭州310053 @仇佩亮$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杭州310027~~~~~~  相似文献   

10.
移动自组网中基于AODV的SIP呼叫建立的性能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在移动自组网中使用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提出了一种新的SIP呼叫建立机制。通过对AODV路由协议进行扩展使得路由发现过程与SIP呼叫建立过程同时完成。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表明,与运行于标准AODV上的SIP呼叫建立相比,这种新提出的机制具有较低的呼叫建立时延和较高的呼叫建立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IP电话网守的概念,功能和呼叫信令的两种方式,讨论了呼叫转移在IP电话中的一种实现方法,在局域网、单网守的条件下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2.
区锐菁  赖小漳 《世界电信》2000,13(3):11-13,24
局域网IP电话系统是在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风上传输IP语音的系统。局域网IP电话系统不仅能传输话音,而且能提供多种智能服务,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PBX系统。如果把IP电话在骨干网(如Internet)上的应用和局域网上的应用结合起来,将会使IP电话的应用更为完善,并能在骨干网和局域网上同时体现IP电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金欣  屈万里 《电子技术》2001,28(11):20-24
文章分析了将UM业务融入IP电话系统中实现的优越性 ,确定了通过IP电话系统网守实现对UM服务器的管理机制 ,研究了该UM服务器的主要技术、系统结构、媒体信息的收发方式和安全策略等关键问题 ,完成了基于IP电话系统的UM业务的实现方案并成功开发了这一方案的UM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电话     
吴忠 《电信快报》1994,(11):21-23
计算机电话吴忠ComputerTelephony¥WuZhong当今的电信,几乎无处不用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不论是无线通信系统还是有线通信系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程控交换、数字传输、终端设施、电信网经营管理……,各个主要环...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peech predictive encoding communications (SPEC) system that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 traffic ofNPCM telephone trunks in the capacity ofN/2PCM telephone channels. The system exploits the statistics of multichannel voice communication in a manne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echnique employed in the well-known time-assignment speech interpolation (TASI) system. Specifically, the SPEC system operates at the transmitter by removing redundant speech samples during talk bursts as well as during silence intervals. The receiver remembers the most recent sample transmitted through each channel. As long as a new sample is not transmitted, the receiver simply repeats the sample value stored in its memory. Each sample from each incoming trunk is examined every 125 μs to determine which samples must be transmitted and which are redundant. Because the SPEC system operates at this high speed and predicts redundant or missing samples at the receiver, it does not produce the speech clipping effects typical of TASI-like systems. Any voice-quality degradation due to increased call load and/or speech activity is manifested as an increase in noise power. The subjective result is a graceful degradation that is virtually imperceptible to the listener.  相似文献   

16.
IP电话的互通问题是目前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文 章就其中的呼叫控制流程和用户接入认证协议进 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