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王小丹 《当代医学》2014,(11):150-15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132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66)。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为0.00%,对照组疼痛率为12.12%,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5±01)mg/kg,清醒时间(5.8±15)min,离院时间(148±33)min;对照组丙泊酚用量(29±0.2)mg/kg,清醒时间(78±14)min,离院时间(21.1±4.1)min;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该种方法安全性较高,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全刚  师中奇 《中外医疗》2010,29(16):122-122
目的探讨超短效镇痛药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1098例,随机分为2组,A组单纯丙泊酚麻醉463例,B组丙泊酚200mg复合瑞芬太尼50μg麻醉635例,术中观察统计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体动率、离院时间。结果 B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清醒快,体动少,离院时间短。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斌  吉桠楠 《西部医学》2009,21(7):1147-114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作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一瑞芬太尼组(Ⅱ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并观察记录两组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HR、RR、SPO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Ⅱ组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工组(P〈0.01),且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也明显短于Ⅰ组(P〈O.01)。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优于单纯丙泊酚麻醉,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B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C组)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5mg/kg静注;B组先给予1μg/kg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C组先给予0.75μg/kg瑞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注药完毕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影响手术操作的肢动静脉给予0.5mg/kg的丙泊酚。结果:B组、C组与A组相比,镇痛更满意,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1)结论: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张忠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03-250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单纯静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自愿实施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ASA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2.0mg/kg,依患者反应情况再追加丙泊酚0.5mg/kg;B组:瑞芬太尼0.8mg/kg+丙泊酚1.5mg/kg,依患者反应追加0.5mg/kg丙泊酚。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与A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张朝贵  屈晓玲  张立君 《海南医学》2010,21(11):20-21,27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n=80)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n=8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优于B组(P〈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两种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但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2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A、B二组,A组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并观察两组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的BP、SpO2、HR、RR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效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1),术后宫缩痛明显轻于A组(P〈0.05)。丙泊酚用量B组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量明显少于A组(P〈0.01)。麻醉恢复时间B组麻醉完全清醒时间快于A组(P〈0.01),离开恢复室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1)。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术中皆有一定的呼吸抑制(SpO2〈90%),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皆有恶心呕吐及头晕头痛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给药皆有局部注射痛,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B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C组)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5mg/kg静注;B组先给予1μg/kg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C组先给予0.75μg/kg瑞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注药完毕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影响手术操作的肢动静脉给予0.5mg/kg的丙泊酚。结果:B组、C组与A组相比,镇痛更满意,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1)结论: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TCI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两种麻醉方法用于临床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可行性,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方法。方法将150例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静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方法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丙泊酚TCI方法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用丙泊酚TCI麻醉比单纯丙泊酚TCI麻醉的诱导更快,镇痛镇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人流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人工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镇痛效果、临床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体动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为人工流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镇痛镇静条件,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91-92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全部入选对象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和Ⅱ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各80例,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异丙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Ⅱ组在插镜中HR、MAP无明显变化,且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少于Ⅰ组,Ⅱ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Ⅱ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I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Ⅲ级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80例,观察并记录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P组检查中MAP、HR与术前及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R组苏醒、离院时间缩短(P<0.05),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可行,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体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监测HR、MAP、SpO2等。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胃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检查过程中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B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肢体扭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起效时间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磊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0,32(8):633-63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用药方案,A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2μg/kg;B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0.4μg/kg;检查期间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给药后2min(T1)、入镜后2min(T2)、退镜(T3)、苏醒时刻(T4)、离院前(T5)时刻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内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后MAP、HR、SpO2下降,离院前回升,其中SpO2在T2时刻最低(P〈0.01),分别为A组96.7%±2.8%、B组96.1%±3.6%。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麻醉效果优占比96%vs.74%,P〈0.01),呼吸抑制例数明显多于A组(发生SpO2低于90%例数比16%vs.0,P〈0.01),但托下颌后均缓解。结论对于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1.5mg/kg联合雷米芬太尼0.4μg/kg实施静脉麻醉麻醉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为较好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4-12岁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醚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持续输注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时B组患儿HR、MAP均高于A组(P〈0.01);A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在躁动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耳鼻喉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化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芬太尼+乳化依托咪酯组(B组)、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合剂组(C组),每组100例,观察患者的术中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诱导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B组、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P<0.01),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B组显著延长(P<0.01)。B组、C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C组患者肌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P<0.05),C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C组患者肌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C组患者术后头晕、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1),C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人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2mg/(kg·min)的速率静脉注入异丙酚至病人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术中出现四肢活动则追加异丙酚1mg,kg;B组异丙酚诱导前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术前、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比较,MAP、HR和SPO2A组均下降(P〈0.05),B组下降明显(P〈0.01);B组异丙酚的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但苏醒时间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无知晓、恶梦,病人感觉舒适安全、入睡快、苏醒快,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麻醉是一种很好的人工流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及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寻找人流术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80例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者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B组先以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μg/L输注3 min后,开始输注丙泊酚。丙泊酚初始靶浓度为2.0 mg/kg,稳定1 min后每次递增0.5~1 mg/kg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丙泊酚靶浓度值,维持麻醉完善,手术结束后停药。结果: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P<0.005)。B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B组丙泊酚总剂量明显少于A组(P<0.01)。苏醒期躁动、兴奋多语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麻醉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扩宫时最低,术毕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受术者满意度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VAS评分B组高于A组(P<0.01)。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是一种安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