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与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高血压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高血压组,选取60名体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组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将其分为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治疗90 d后进行相关随访,根据mR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Gal-3表达水平,分析血清Gal-3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al-3表达水平对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Gal-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GAL-3水平随病症严重程度而显著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Gal-3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l-3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血清Gal-3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及mR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5、0.525,P<0.05),血清Gal-3表达水平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4.95%、72.77%.结论血清Gal-3水平与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结果呈正相关,可作为该病严重程度诊断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尿酸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评估预后。方法对23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及82例正常足月儿(均为生后12h内),入院后予立即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结果(1)23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尿酸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情越重,尿酸越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血清尿酸与对照组和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密切相关,脑损伤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老年血管性痴呆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2例CVD(脑血管疾病)不伴有痴呆者及22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此检测结果与V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冠心病95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93例 ,糖尿病90例 (其中合并冠心病40例 ) ,正常老年人50例。以LDYN6A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粘度 (低切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运用SPSS软件行Dunnett检验。结果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组全血粘度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电泳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粘度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为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ICVD)和心血管(CHD)疾病患者醛固酮(aldosterone,Ald)与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及其相关组分诊断标准采用WHO及国家相关机构认可的工作定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和10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Ald和血浆ET-1的测定,与相同年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人(62.52±10.40)pg/ml比较,ICVD和CHD各组Ald水平均显著增高,以高血压组(HBP)增高最为显著(89.69±30.11)pg/ml,两组Ald水平增高顺序为HBP>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急性脑梗死(ACI)>冠心病(CHD)>脑梗死后遗症(SCI).②ET-1水平与对照组(58.25±12.2)pg/ml比较各组亦显著升高,HBP组ET-1为(80.29±18.35)pg/ml,相差极为显著(P<0.01),其中HBP>ACI>CHD>VBI>SCI.③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Ald与ET-1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 ICVD组93例患者,血清Ald与血浆ET-1(r=0.459,P<0.01);HBP组Ald与ET-1(r=0.561,P<0.01);CHD组Ald与ET-1(r=0.20,P<0.05).结论:Ald与ET-1与缺血性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浓度变化可作为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时血管受损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变化。方法1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组)和105例健康体检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BIL、DBIL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G和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钙、血清镁的变化。方法 检测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清钙、血清镁,并同时检测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HIE患儿血清钙和血清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 HIE患儿存在低血钙和低血镁的改变,适当补钙和补铁对于治疗HIE可能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本文选择非特异性炎症敏感指标的C-反应蛋白(CRP)作为检测的标志物,评价其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23例脑动脉硬化和2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测定血浆前列环素(PGL)与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6KPGF1α与TXB2的水平,同60例正常人对照,以探讨PG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高趋势[1]。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但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脑梗死、脑出血的相关性国内报道较少,且有较大分歧[2]。本文检测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与脑血管疾病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93例,并按住院后5d内有无发生ALI分组,同期检测外周血辅助T细胞等指标。结果:93例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ALI31例,患病率33.33%,未发生ALI56例(对照组)。ALI组血清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浓度则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老年缺血性卒中合并ALI患者存在明确Th2优势状态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a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对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71例发病24小时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6例,出血性脑卒中35例,另有健康对照组15例。结果:健康对照组及发病6小时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在检测范围低值以下。发病6小时以内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0~3小时:P=0.013;3~6小时:P=0.028)。而对于发病6~24小时的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血清GFAP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卒中患者有早期鉴别诊断意义,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血清钙、镁水平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 ,它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而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许多试验证实 :钙、镁不仅在组织中具有重要的代谢和调节功能 ,而且对脑损伤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为探讨HIE患儿血清钙、镁水平变化的意义 ,本文对 3  相似文献   

14.
作者等对经内科系统治疗疗效不佳的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后疗效观察,证实了体外反搏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cy、S100B、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应用RIA和CLIA法测定32例AD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cy、S100B、NSE水平,并与30名正常组作比较.结果表明AD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cy、S100B、NSE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地升高(P...  相似文献   

16.
血清瘦素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瘦素、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的相互关系 ,评价瘦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 1 31例不同类型ICVD患者和 36例正常人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血脂、胰岛素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CVD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脂与胰岛素水平类似瘦素变化。相关实验显示 ,瘦素水平与CH及TG呈正相关 (r=0 .4 5 ,P <0 .0 5 ;r=0 .31 ,P <0 .0 5 ) ,与INS呈显著正相关 (r=0 .5 5 ,P<0 .0 1 ) ,与HDL -C呈显著负相关 (r=- 0 .38,P <0 .0 5 )。结论 :ICVD患者的瘦素水平与血脂代谢、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成分密切相关 ,提示高瘦素血症 /瘦素抵抗可能是ICVD的又一特征 ,并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对中风病证侯的研究受到十分重视 ,为了探讨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 ,内在规律的量值化 ,及疗效评定的科学化 ,从临床角度探讨中风中医证型与血清INS、Gluc的关系。现笔者对 14 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辨证扫型进行了血清INS、Gluc的测定 ,并加以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所选择患者均系本科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冶的缺血性中风患者 ,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 (CI)者 14 4例 (男 90 ,女 5 4 ) ,年龄 3 3~ 94岁 ,平均 6 4± 11岁 ,健康对照组 3 0例 (男 19,女 11) ,系排除心、…  相似文献   

18.
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冠心病患者及与其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eptin水平。冠心病组中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同时采用改良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后,栓测各组血清Leptin水平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逐渐升高;Gensini积分为11分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积分为5分的患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Leptin RIA在大鼠脓毒败血症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脓毒败血症对外周血瘦素(Lepti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Leptin在急性创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设立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和脂肪乳、雌二醇、胰岛素组等干预能量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实验组,每组10只,并采用自建的高灵敏大鼠Leptin RIA测量损伤后12h血清Leptin浓度的变化.结果:所用Leptin RIA标准曲线形态良好,可获得各实验组血清Leptin浓度.与伤后假手术组血清Leptin水平相比,其他四组与之无显著差异,脂肪乳组有升高的趋势,而其他三组均为降低的趋势.另外,脂肪乳组显著高于单纯损伤组和雌二醇组.结论:脓毒败血症引起内源性Leptin表达不足,早期给予能量补充有望升高Leptin表达水平,而干扰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或降低能量储备则会抑制Leptin所发挥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SF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清铁蛋白(SF)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和SF浓度。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和S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和SF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增高,两者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和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