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路径组的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胃癌手术围术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36例,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和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显著降低(P<0.05),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菲 《妇幼护理》2023,3(9):2130-2132
目的 分析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收治的 128 例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4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综合围术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病情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消极情绪。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 VAS 评 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 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采 用综合围术期护理能促进临床症状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痛苦,改善消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损害控制对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112例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损害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疼痛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层面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重度OVCF围术期患者施以损害控制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路经护理,内容包括术前饮食指导、肠道护理、术中保温、疼痛护理、术后早期活动、出院健康教育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有效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疼痛程度等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李贞彩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23-192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该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 h、1 d、3 d、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置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性。方法:把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两组进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护士的满意度、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为98%,满意度为98%,平均住院日为15 d;对照组患者知识掌握为90%,满意度为86%,平均住院日为19 d。结论: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运用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护理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程序。[方法]选择脊柱外科病区收治的18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内容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医嘱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程序. [方法]选择脊柱外科病区收治的18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内容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医嘱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 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 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7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术前2 h及对照组术后3 d(P0.05);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肺功能,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围术期老年白内障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5月于我院眼科住院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观察组病人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眼科围术期老年白内障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第1天疼痛水平,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9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中转开腹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围术期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进行舒适护理对进展期(T3、T4)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我院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评价并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满意度、住院天数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4.5 d,对照组为24.6 d,两组比较P<0.05,术后疼痛、饮食、睡眠、社会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强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增加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丽芳  徐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2):110-112,118
目的探讨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视频健康教育在创伤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围术期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视频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疼痛评分、功能锻炼的落实率、平均住院时间及睡眠时间、镇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围术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的落实率、镇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创伤骨科围术期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镇痛控制满意度,促进功能锻炼,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绪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焦虑程度、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CNP进行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更少(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CNP是一种高收益、低成本的健康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急性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骨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疼痛主诉,给予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准确评估疼痛,给予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的疼痛程度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科术后急性疼痛患者进行规范化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轻痛苦,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