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杨酸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采后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和苯丙烷代谢的增强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4 mmol•L-1水杨酸采后常温浸泡10 min,测定处理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和自然发病率的抑制,以及对果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水杨酸处理不仅明显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而且还显著减轻了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的自然发病率。水杨酸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酸羟化酶(C4H)的活性,处理后6 d,其C4H和4CL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0和2.8倍,10 d时PAL活性为对照的1.6倍。此外,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总酚以及木质素含量,处理后4 d和10 d果实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分别高出对照30.6%和30.0%,但处理对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采后水杨酸处理能够通过诱导厚皮甜瓜的苯丙烷代谢增强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愈伤的影响,为厚皮甜瓜的采后愈伤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 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用25 mg·L -1的ClO2浸泡损伤果实10 min,于常温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测定愈伤期间损伤果实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果实的病情指数,通过甲苯胺蓝和间苯三酚—盐酸染色法观察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在伤口部位的积累,并用IS Capture图像软件对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积累量进行分析。测定伤口表面的色度值,分析伤口处组织愈伤期间苯丙烷代谢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结果 ClO2处理显著降低了损伤果实的失重率和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7天时,处理比对照低10.3%。果实在损伤后不同时间段接种粉红单端孢,经1周培养观察,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第7天时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比对照低56.9%。处理显著促进了果实伤口处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处理果实的积累量在愈伤的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三者比对照分别高25.3%、77.7%和35.5%。愈伤期间,处理果实伤口处的L*值显著低于对照,b*值显著高于对照,在愈伤第5天时,处理果实的L*值比对照低6.1%,第3天时的b*值比对照高17.8%。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愈伤第7天时,处理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34.3%、80.5%和15.7%。此外,处理果实伤口处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第7天时,分别高于对照14.7%、16.8%和15.6%。结论 ClO2处理可有效促进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愈伤,ClO2对愈伤的促进作用与激活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提高POD和PPO活性,促进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1 g/L的壳聚糖分别在"银帝"甜瓜开花前1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结果表明:采前壳聚糖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真菌潜伏侵染率、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spp.的潜伏侵染率.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潜伏侵染率依次降低,其中以4次处理效果最好.此外,采前壳聚糖3次和4次处理还可有效抑制采后果实损伤接种A.alternata和F.semitectum病斑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草酸处理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草酸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mmol/L至200 mmol/L的处理浓度范围内,以50 mmol/L处理对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效果最好,更高浓度(100、200mmol/L)处理并未进一步提高抑制效果,也未对果实产生药害.在1 min至15 min的浸泡时间范围内,以10 min和15 min处理对损伤接种T.roseum的效果较好.草酸处理诱导了果实损伤接种T.roseum的系统获得抗病性(SAR),并且处理后48 h至96 h损伤接种T.roseum可使果实的防卫能力达到最大.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3种主要采后病原物的病斑直径;延缓了果实贮藏期间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后熟及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耀娜  王毅  毕阳  李生娥  姜红  朱艳  王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862-1872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间乙酰水杨酸(ASA)4次喷施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采后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1 mmol·L-1 ASA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前48 h四个时期连续喷施处理,测定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7℃,RH 55%—60%)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硬度、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收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使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和乙烯跃变峰的出现时间推迟1周。ASA处理提高了果实采收时的硬度及原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s)含量,延缓了原果胶向可溶性果胶的转化,维持了较高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RGPs水平,有效保持了贮藏期间的果实硬度。采前ASA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甜瓜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主要抑制了果实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的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处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β-葡萄糖苷酶(β-Glu)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处理果实的硬度与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原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酶(Cx)活性和可溶性果胶(W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前ASA处理可促进甜瓜果实发育期间细胞壁物质的合成,有效抑制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降低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阻止细胞壁物质的释放,有效维持了冷藏期间的甜瓜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薄皮甜瓜体表分离筛选对引起薄皮甜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类地位,为薄皮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采用活体生测的方法从甜瓜瓜表筛选生防菌株,利用非寄养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比色法)API 20 NE自动鉴定系统测定菌株C3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从甜瓜表面分离筛选出2株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生防菌株C3、B3;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菌株C3对引起采后病害的2种病原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抑菌能力均优于B3;菌株C3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菌效果较好,达到67.7%;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抑菌率次之,为27.9%;应用API 20 NE系统分析,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将菌株C3初步鉴定为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ola.[结论]从甜瓜表面分离筛选获得1株生防菌株C3,该菌株对引起薄皮甜瓜采摘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初步鉴定为浅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ola).  相似文献   

7.
2011年6— 8月份在浙江磐安地区采集到白术病害根、茎和叶片样本,经过室内分离试验得到4个根茎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R1~R4)与8个叶片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L1~L8)。依据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R1,R2为白术茎腐病病原菌,L3为白术叶斑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方法确定R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R2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L3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所采集的西葫芦根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得到5种病原菌,分属于Phytophthora和Fusarium两个属。引起西葫芦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疫霉菌,经鉴定该致病疫霉菌为烟草疫霉,尖孢镰刀菌对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有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mol•L-1硅酸钠常温浸泡处理10 min,处理后12 h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测定处理对果实采后病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硅酸钠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P<0.05)和果实的自然发病率;诱导果实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和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的提高,增加了果肉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抑制了前期果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促进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产生,降低了果肉组织细胞膜的完整率。接种后硅酸钠处理果实可进一步诱导果肉组织产生更多的H2O2和 ,提高了CAT活性,维持了SOD活性,促进果肉组织产生了较多的MDA。【结论】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调节果实活性氧的代谢来提高厚皮甜瓜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采后腐烂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9月,于湖南省浏阳果园内发现大量采摘后易腐烂的猕猴桃,腐烂部位有明显块状褐色病斑。对染病猕猴桃腐烂部位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致病力验证、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区分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导致猕猴桃腐烂的病原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  相似文献   

11.
选取孜根腐病病株根系分离、鉴定出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Rhizoctonia sp.和未知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种属待定)4种主要致病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4种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未知真菌单独接种发病率为70.0%,致病性强,是孜然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F.oxysporum和F.solani,发病率分别为50.9%和43.2%;Rhizoctonia sp.的发病率较低,为11.0%.用未知真菌、F.oxysporum、F.solan和Rhizoctonia sp.进行混和接种,其发病率为97.4%,症状典型,说明孜然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
淮山茎腐病是近年来发生在海南淮山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海南海口、临高等地的淮山生产造成严重 危害。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培养基、温度、酸碱度、光照对淮山茎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湿度和 养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院PDA 培养基最适合菌丝的生长;菌丝能够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益,最适温度 为25益,致死条件为50益处理10 min 或55益处理5 min;最适pH 值为7.0,菌丝能够生长的pH 值范围为5~10;光照 条件则以黑暗条件下最佳,而孢子萌发的最佳相对湿度为100%,溶液成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芹菜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技术,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系统观测了芹菜茎基腐病田间病情自然消长动态;采取组织分离、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菌丝悬浮液接种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常用杀菌剂对芹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芹菜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于0.75 mm/d。菌株SE2对粉红聚端孢、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菌的抑制作用比其它3种放线菌要好,抑制率高达100%。在所有测定的靶标菌中,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菌、西瓜枯萎菌、立枯丝核菌是较易于被放线菌抑制的靶标菌。显微观察发现受,SC1,SC11,SE2抑制后,靶标菌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相似文献   

15.
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30℃,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8℃;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菌对孔雀石绿不敏感,对淀粉和硝态氮的利用能力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和氟硅唑的毒力较高,EC30分别为2.2671mg/L和13.3418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分离自新疆某辐射污染区的丝状真菌F161,研究其吸附锶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碳源利用实验鉴定菌种;采用压力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特性,对锶的吸附测定采用ICP-MS,对放射性90锶的吸附的测定采用液闪检测仪.[结果]菌株F161鉴定为青霉属真菌;菌株F161能够耐受10 KGy剂量的钴源...  相似文献   

17.
孙晓东  吕国忠  王雅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21-2421,2423
[目的]鉴定由镰孢菌引起的苹果心腐病病原。[方法]切开受害苹果果实,观察其受害状况;分离培养病果,并对镰孢菌进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受害苹果果实表面光滑,无任何症状表现,内部空腔,有大量淡粉色菌丝,被菌丝浸染过的地方呈褐色坏死。分离培养后,共得到1株镰孢菌和1株节丛孢菌。[结论]经鉴定,确定苹果心腐病的病原为茄腐镰孢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的防病作用。[方法]就内生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菌平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内生菌对菠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内生菌在菠菜根部的定殖位点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浓度为1×107cfu/ml时,Bacillus sp.对菠菜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内生菌定殖在菠菜根部木质部导管中。[结论]从菠菜根部筛选出的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有的较好防治效果,可以利用此开发具有潜在生防价值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9.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张志铭,刘信义,陈书龙,孙茜,王金月(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关键词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分类号Q949.331.3IdentificationofFlaxwiltpathoge...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对土壤和水体中香蕉枯萎病菌小型分生孢子和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灭效果,为控制香蕉枯萎病和软腐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消毒前后镰刀菌孢子和细菌的数量发现:3 mg/L以上ClO2可将待测镰刀菌孢子100%杀灭;20mg/L的ClO2淹土不能100%杀死土样中的镰刀菌孢子;800 mg/L以上ClO2浇灌粉蕉根系周边的土壤可有效减少镰刀菌数量,高于1 500mg/L ClO2消毒液可将土壤中镰刀菌100%杀灭.二氧化氯消毒显著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真菌的数量,并明显减少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类.5 mg/L的ClO2可将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100%杀灭.研究结果表明,高于5 mg/L的ClO2进行水体消毒可有效预防枯萎病和软腐病通过水源传播,对发病蕉穴土壤的消毒可以使用1 500 mg/L以上的C]O2处理以达到清除病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