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庆涛  应赟 《中国新通信》2009,11(13):24-29
城域传输网的演进和发展是推动网络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城域网ALLIP化的背景下,分析比较了六种主流IP承载技术并指出:分组化传送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件,在IP业务的承载方面优势明显,是促进网络转型、实现网络平滑演进的主流技术。此外,根据城域传输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并详细分析了几种融合了PTN、MSTP、PON等技术的组网模型,为实现城域传输网的平滑演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域承载网协同规划的网络复杂性,给网络规划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城域承载网协同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协同规划在网络层面、流程和组织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为4G城域承载网协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5G时代传输网络进行建设以及优化是必要的,它能够高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并对网络资源实现合理的配置,这使运营商的生活和经济更加的便利.本文主要从对5G网络技术相关概念的介绍、PTN运营商传输的现状以及5G时代传输网络承载策略对5G时代传输网络承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培勇  袁世章  毛宇  刘成 《移动通信》2012,36(20):30-34
为了协调各专业网络间的合理发展和最佳组网模式,中国电信率先开始进行城域承载网的协同规划.文章主要针对城域承载网协同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协同规划在网络层面、流程和组织等方面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为运营商开展协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承载技术的革命——PT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向军 《通信世界》2009,(40):I0016-I0016
回顾承载网络的发展,承载技术沿着两条清晰的线条发展至今。一条是承载电信语音的传输网络,一直以“可管理、高可靠性”为显著特征。另外一条是从局域网络发展起来的以太网,主要以“连接简便、互联即可达”为显著特征。两种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体现出融合之势。这种融合,主要体现为摒弃自身的缺陷,吸取对方的优势,正如辩证法中的“扬弃”。  相似文献   

6.
李挺  邱岭 《移动通信》2010,34(17):30-33
文章介绍了运营商承载业务及全业务运营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分析了城域传输网中各种技术的特点,并对全业务环境下综合承载网的技术选择及建设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针对我国网络运营商开展5G网络建设和业务部署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针对5G技术特点开展业务进行网络需求和技术需求分析,并基于需求分析对未来5G时代广电承载网络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概述.最后,基于广电网络运营商发展现状和未来广电开展5G业务的整体规划,讨论了广电网络承载与网络共建共享背景下承载网络的演进方向,可为广...  相似文献   

8.
城域以太网技术应用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捷  赵慧玲 《通信世界》2004,(45):37-37
以太网技术起源于30年前局域网组网协议和技术,发展到今天,97%以上的终端用户通过以太网接口进实现各种形式的联网。由于以太网技术配置简单,组网灵活,价格低廉,而且技术本身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和接受,因此以太网组网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迹象表明,以太网在局域网中表现出的种种优势,正在逐渐使其成为城域网甚至广域网中的承载网络,虽谈不上是对传统承载网络和专线业务的替代,至少也将成为主流传送网技术之一。为了实现与传统电信级传送网(如SDH)和承载网(如ATM/FRPVC)相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实施,以及云计算、IPTV、互联网视频(OTT)、移动互联网、大颗粒政企专线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各类业务逐步融合为全IP化的综合承载。在细化城域承载网目标架构,推动现网逐步向更加合理的目标架构平滑演进的基础上,承载网各专业间如何实现高效协同,做到网络发展的整体最优,是下一代城域承载网的规划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IP化是未来电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越来越关注IP承载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分工和融合,作为网络层面融合的主旋律,IP网络必将成为未来语音、视频、数据以及各种综合多媒体业务统一承载的网络平台,这在电信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作为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传统的IP网络很难满足电信级业务对QoS、安全、可靠性和管控的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IP网络进行改进和优化,即保留IP灵活方便的特性,又满足电信业务承载和运营商对网络的新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