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考察了组成,共混方法,温度,切变速率等因素对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塑性IPN熔体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流动活化能降低;在不同的切变速率下,其表观粘度高于母体聚合物,也高于组成相似的由机械共混制备的热塑性IPN;当SBS含量为40%时,其表观粘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2.
国产线性聚苯硫醚树脂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产线性聚苯硫醚树脂为原料,研究了分子质量、剪切速率、温度对PPS树脂流变行为的影响。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树脂的粘流活化能减小,结构化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阐述了树脂流变性能与可纺性关系。研究表明剪切速率和温度共同影响着PPS的表观粘度:低剪切速率时,温度对表观粘度的影响明显;高剪切速率时,表观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日本聚苯硫醚(PPS)树脂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PPS的表观粘度降低;当温度升高时,PPS的表观粘度也降低;剪切速率越高,温度对剪切速率的影响越小;随着温度的增加,非牛顿指数增加且趋近于1,PPS熔体为假塑性流体;PPS的粘流活化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此外,随着温度的增加,结构粘度指数减小。  相似文献   

4.
用Instron 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钒系丁丙橡胶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流变指数小于0.5,表观粘度为10~3—10~5泊。表观粘度对切变速率和切应力较敏感,并且,在低切变速率下对温度也较敏感。在切变速率15秒~(-1)下,粘流活化能为3.04千卡/摩尔,它随切变速率增大而减小,在恒切应力3×10~6达因/厘米~2下,粘流活化能为9.04千卡/摩尔,它与切应力值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增强尼龙66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6的流变特性,以及温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66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6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尼龙66在一定剪切速率下,剪切应力下降,表观粘度降低,并且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表观粘度提高;当挤出机头温度升高时,在一定剪切速率下,其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都降低。而制品的硬度、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均比纯尼龙66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组成、共混方法、温度、切变速平等因素对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塑性IPN熔体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流动活化能降低;在不同的切变速率下,其表现粘度高于母体聚合物,也高于组成相似的由机械共混制备的热塑性IPN;当SBS含量为40%时,其表观粘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氯磺化聚乙烯(CSM)的流变性能,特别是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CSM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SM熔体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为假塑性流体,随温度的升高其非牛顿性减弱;CSM熔体的表观粘度随表观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以及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剪切应力对CSM的粘流活化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g-AA作增容剂,研究了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以及PET和增容剂含量对熔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PP/PET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PET及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T和增容剂的加入,在共混熔体中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低剪切速率下,研究了甲壳胺的浓度、溶液静置时间、溶液温度及溶剂乙酸浓度对甲壳胺/乙酸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壳胺/乙酸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甲壳胺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随溶液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随乙酸浓度的增加有所降低。配制甲壳胺/乙酸纺丝原液时,需现用现配,甲壳胺质量分数4.5%,乙酸质量分数2.0%,溶液温度20℃为宜。  相似文献   

10.
用长庆油田北三区处理后清水、聚丙烯酰胺配制了聚合物母液和目的液,聚合物母液浓度5000mg/L、目的液浓度2000mg/L,测量温度为10~60℃,剪切速率为1~100s~(-1),考察了剪切速率、温度对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流变性、粘度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不断降低,同一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也有所下降,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聚合物溶液的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而流变行为指数逐渐减小,在实际测量温度范围内,聚合物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体现出典型的屈服-假塑性流体特性,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值影响很大,测量温度对粘度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PA1010/TPU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尼龙1010(PA1010)为基体,以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增韧剂,采用Haake PTW16/25p型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A1010/TPU共混增韧尼龙材料。测试了PA1010/TPU共混物的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并重点讨论了其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的表现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非牛顿指数小于1,符合假塑性流体流动规律。此外共混物的表观粘度随着组成和温度的变化呈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变化行为。即在相同温度下,共混物的表观粘度随着TPU含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组成下,共混物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抛光液的流变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水基纳米CeO2悬浮液在不同pH值、CeO2颗粒浓度、温度、中性电解质浓度下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eta电位减小,悬浮液表观粘度增大,体系逐渐转变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悬浮液中CeO2颗粒浓度低于17.4wt%时,颗粒浓度对体系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弱,体系为牛顿流体,但是继续增大颗粒浓度,悬浮体表观粘度明显增大,出现剪稀现象。温度对悬浮液流变性能影响较为复杂,当温度小于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表观粘度变小,温度大于35℃时,温度的升高反而使体系表观粘度增高。中性电解质的加入使得悬浮体的zeta电位降低,从而使体系表现出较高的表观粘度。  相似文献   

13.
应用LVDV-Ⅲ+型可编程流变仪测定了微米级氧化铁悬浮液絮凝处理后的流变特性,考察因素包括悬浮液固相质量浓度、pH值、絮凝剂添加量、搅拌速度。结果表明,悬浮液浓度不同,其流变性能也表现出不同,在相同剪切速率下,高质量分数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都大于低质量分数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pH对絮凝悬浮液流变性有重要的影响。絮凝悬浮液粘度随pH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80 mg的条件下,pH=6.14时表观粘度最大;絮凝剂浓度的不同,对于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在相同剪切速率下,添加高浓度絮凝剂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都大于添加低浓度絮凝剂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增加絮凝剂浓度对提高悬浮液粘着性能具有积极意义;对悬浮液搅拌强度不同其流变性能也表现出不同,在相同剪切速率下,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应力随着测试前对它搅拌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PP/EPDM-g-MAH/TPU共混物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EPDM g MAH为增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增韧聚丙烯 (PP)材料 ,研究了PP/EPDM g MAH/TPU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重点讨论了增容剂EPDM g 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 <1,且随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 ,熔体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温度升高 ,表观粘度降低 ;随着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 ,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升高 ,粘流活化能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对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的流变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不同配比ABS PMMA混合物的熔体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配比ABS PMMA混合物的熔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相同配比ABS PMMA(70 30)混合物的熔体表观粘度随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BS PMMA混合物熔体表观粘度随着体系中PMM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高PMMA含量的ABS PM MA混合物的熔体表观粘度对温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三苯基氯硅烷水解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传发 《广州化工》2011,39(23):80-81,89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三苯基氯硅烷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三苯基氯硅烷的水解可按一级反应来描述,在pH=0.5~5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降低,水解速率显著增加;在283~313 K的范围内,温度对水解速率影响显著,温度升高,水解速率明显加快,pH=1时水解活化能为47.605 kJ.mol-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丙交酯(PGLA)的流变性能,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对聚合物流体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流动活化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和PGLA都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提高,PGA和PGLA的表观粘度降低,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PGA和PGLA的流动活化能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GLA流体对剪切速率更敏感,而PGA流体对温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聚碳硅烷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聚碳硅烷的流变性。结果表明 ,聚碳硅烷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 ,而且由牛顿流动向“切力变稀”流动的临界切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粘度温度关系基本满足 Arrhenius方程 ,粘流活化能很高 ,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下降显著 ,为了提高纺丝的稳定性 ,必须严格控制纺丝温度  相似文献   

19.
FEP/PP共混物流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熔体流动速率仪考察了口模直径、聚丙烯(PP)含量、剪切速率及温度对聚全氟乙丙烯(FEP)/PP共混物熔体的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熔体的剪切流动服从幂律定律;熔体的表观温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符合Arrhenius方程;当PP的质量分数(w)小于10%时,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w的增加急剧下降,w大于10%时,趋于平缓;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口模直径的增加而非线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PC/PA1010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PA1010共混物的流变特性,讨论了剪切速率、温度和配比对共混物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和PA1010含量增大时,共混物表观粘度明显降低,剪切速率对共混物表观粘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