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Planning》2022,(3):188-193
在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对现有工厂化养鱼池进行简单改造 ,在池底或池边建净化床 ,用增氧充气作为动力 ,促使池水循环、净化。报道了在自净池中进行牙鲆工厂化养殖的水质状况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养殖密度在 3 0 0~ 5 2 0kg/m2 之间 ,自净池 2d换 1次水 ,水质指标符合养殖要求 ,达到了大幅度节水节电、减少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3):226-229
为以曝气增氧方式的养殖系统(养殖平均体重为450 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密度为27kg/m3)设计了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即对水体溶解氧进行在线监测,对增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该监控系统是以覆膜溶解氧电极作为检测元件,用组态王软件设计在上位机中运行的监控系统完成在线检测,以PLC为下位机直接控制增氧气泵实现溶解氧控制功能。结果表明:该溶解氧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能直观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养殖现场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并可以储存、打印、记录溶解氧的变化数值,为掌握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分析溶解氧产生变化的原因提供基础数据。对增氧设备进行控制,可确保水体中的溶解氧维持在适合鱼类生长的最佳范围内,减少了设备的运行时间,降低了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前置反硝化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研究了前置反硝化滤池工艺的启动挂膜特性及C/N值对去除氨氮和总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滤池采用接种挂膜法,21 d挂膜成功;缺氧池采用自然挂膜法,投加乙酸钠7 d后挂膜成功。前置反硝化滤池对实际二级出水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当好氧滤池和缺氧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8、8 min,C/N值为4.7~5.6时,工艺出水NH+4-N、TN和COD浓度分别在0.5、2和15 mg/L以下,达到了《深圳市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短程硝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氨低碳的水质特征.以构建能承受高氨氮浓度的自养生物脱氮系统为目标,考察了DO、负荷、pH及挂膜密度对该系统短程硝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DO为2.5 mg/L、氨氮负荷为1.0 kg/(m3·d)、pH值为8.0、挂膜密度为30%、反应器运行工况为进水0.25 h/反应23 h/沉淀0.5 h/出水0.25 h、进水氨氮为2 000 mg/L的条件下,系统能够获得87.7%的氨氮去除率及77.4%的亚硝态氮积累率.挂膜密度对系统自养脱氮效能的影响显著,在挂膜密度为60%时,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为55.5%,其中自养脱氮的分担率约为76.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某乳品厂废水水量、水质的调查,采用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AMBR)工艺处理该乳品废水。设计了一套处理水量为20 m3/d的乳品废水处理设施,通过调控循环泵的启停来实现泥水的混合,通过调控系统设备参数来实现对有机物的去除和控制膜污染。采用好氧活性污泥预挂膜的方式进行微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按比例投加葡萄糖和乳品废水,约48 d后微生物膜培养成功。从整个启动调试过程来看,SAMBR微生物膜的培养较为简单、启动周期较短。实际运行结果表明,SAMBR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7.5%,对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4.5%,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2)
为解决池塘增氧装置水动力形成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新设计基于双向输出传动机构原理,利用破水叶轮及空气中低阻偏心块的复合作用,在保障增氧能力的同时提升水动力影响范围,并对该摇摆式水动力装置在池塘的影响范围和增氧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将水动力影响范围提升至4670 m2以上,高于3 k W和1.5 k W的叶轮式增氧机;同时在1.5 k W能耗下增氧能力为2.67 kg/h,并能达到3 k W叶轮式增氧机的66.7%,符合国家标准中对于1.5 k W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要求。研究表明,新装置的水动力形成能力有明显提升,能够更好地解决池塘水产养殖增氧过程中水体循环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
为解决池塘增氧装置水动力形成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新设计基于双向输出传动机构原理,利用破水叶轮及空气中低阻偏心块的复合作用,在保障增氧能力的同时提升水动力影响范围,并对该摇摆式水动力装置在池塘的影响范围和增氧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将水动力影响范围提升至4670 m2以上,高于3 k W和1.5 k W的叶轮式增氧机;同时在1.5 k W能耗下增氧能力为2.67 kg/h,并能达到3 k W叶轮式增氧机的66.7%,符合国家标准中对于1.5 k W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要求。研究表明,新装置的水动力形成能力有明显提升,能够更好地解决池塘水产养殖增氧过程中水体循环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农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研发了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小型一体化装置——漂浮滤料复合膨胀床一体化生物滤池。采用该装置在广东某农村进行试验,研究了其挂膜启动,以及对COD、NH_3-N和TN的去除效果。采用自然挂膜方法进行培菌挂膜,经过24 d挂膜启动完成。在进水量为100 m~3/d、气水比为2∶1、回流比为150%的条件下装置运行稳定,对COD、NH_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80%和65%,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退浆废水碱性强、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为此重点研究了处理退浆废水时UBF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及除污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5±3)℃]、进水COD为2 000 mg/L左右、HRT为24 h、有机负荷为2.0 kgCOD/(m3.d)、pH值为7.6左右的情况下约2个月就可启动成功,且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并培养出了能适应水质要求的厌氧颗粒污泥。经对YDT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挂膜进行比较发现:组合填料较YDT弹性填料挂膜快、三相分离效果好,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10.
在5 000 m3/d处理规模的生产性示范工程条件下,开展了高压增氧系统提高待滤水溶解氧浓度、高压增氧系统与活性无烟煤滤池联用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高压增氧系统的纯氧曝气效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将待滤水DO从6.3~6.6 mg/L提升至满足去除3~4 mg/L氨氮所需DO的总运行成本为0.040~0.049元/m3;当待滤水氨氮≤3.5 mg/L时,高压增氧系统与活性无烟煤滤池联用,能使滤后水中氨氮浓度降至国标限值(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