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味溪黄草水煎剂对小鼠移植性腹水型肝癌 (H2 2 )细胞防治效果。方法 将实验小鼠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 ,其它各组皮下移植H2 2 细胞后 ,预防组小鼠饮用溪黄草水煎剂 ,治疗组小鼠 4d后待有肿物形成时饮服溪黄草水煎剂 ,以观察小鼠生瘤率、死亡率、瘤体重量及淋巴和肺组织转移情况。结果 实验各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小鼠生瘤率 10 0 .0 % ,预防和治疗组的瘤重和死亡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增加 ,肺转移明显 ,但未见淋巴转移。结论 单味溪黄草水煎剂不能抑制H2 2 细胞生长 ,对经血循环转移至肺有激发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治法的中药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瘤质量、体质量及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不同治法的中药复方常规水煎剂的抑瘤作用,并通过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及7干扰素(interferon-7,IFN-7)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来比较免疫功能状况。结果:以毒攻毒组小鼠瘤质量显著小于其他各组小鼠,抑瘤率达65.8%(P〈0.01);其他4组抑瘤率在10.1%~17.1%之间。以毒攻毒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出现脱毛现象;扶正培本组小鼠毛发生长良好,活泼好动。以毒攻毒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timulationindex,SI)增加显著(SI=4.34,P〈0.01),说明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其余各组小鼠sI均低于3,表明这些组的小鼠T细胞无明显增殖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以毒攻毒组小鼠NK细胞百分数显著增高,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的5.05、4.07和5.17倍(P〈O.01);扶正培本和化痰散结组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未见显著升高。IFN-7检测结果显示,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分泌IFN-γ能力显著升高(P〈0.05);IL-4检测结果显示,除扶正培本组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和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也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以毒攻毒法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扶正培本法则有良好的强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类中成药百福生胶囊对肝癌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百福生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5-Fu组.除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各组以相应药物给药.连用10天。检测造模及饲药后小鼠的一般情况及死亡率;造模前后各组的体重变化、瘤重及抑瘤率;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4.
陈建业   《医学教育探索》2002,(10):929-931
目的:研究护生宝(HSB)口服液对荷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瘤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HSB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种剂量的HSB和生理盐水igH22肝癌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处理组小鼠实体瘤重、脾重、胸腺重以及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HSB实验组小鼠实体瘤重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平均抑瘤率达53.28%。同时,HSB药物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B口服液对荷H22肝癌小鼠的实体瘤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并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肝癌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肺转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笔者根据小鼠尾静脉注射H22细胞数量的不同,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00μl)、低浓度组(2×104个/200μl)和高浓度组(2×105个/200μl)。每组均于注射瘤细胞后7d、14d、21d处死小鼠,提取小鼠肺脏进行大体及镜下形态观察,并对肺组织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瘤细胞后7d,结果显示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小鼠肺组织内成瘤率分别为30%和20%;注射瘤细胞后14d,结果显示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小鼠肺组织内成瘤率分别为70%和40%;注射瘤细胞后21d,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小鼠肺组织内成瘤率为90%,明显高于7d成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1),而低浓度组小鼠肺组织内成瘤率仅为60%。瘤结节大小不一,散在分布于肺组织内。21d时瘤细胞PCNA增殖指数在40%~50%。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对人肺癌A549细胞移植瘤模型小鼠移植瘤生长、肺转移、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无干预)、阳性药物组(5.0 mg·kg-1顺铂)、低剂量(12.5 mg·kg-1) QUE组、中剂量(25.0 mg·kg-1) QUE组和高剂量(50.0 mg·kg-1)QUE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A549细胞制备移植瘤模型,治疗10 d后计算各组小鼠肿瘤质量抑制率和肺转移抑制率。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QUE组、QUE+Runt相关转录因子3 (Runx3)阴性对照序列(si-NC)(QUE+si-NC)组和QUE+Runx3小干扰序列(si-Runx3)(QUE+si-Runx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Runt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及各组A549细胞中Runx3、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汤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观察柴胡桂枝汤对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死亡保护率、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的影响,探讨柴胡桂枝汤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用FM1流感病毒感染的刚离乳小鼠建立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桂枝汤组、速效感立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FM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各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自由饮水、摄食,保持自然光照。观察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测肺指数。结果:柴胡桂枝汤提高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质量,降低肺指数及死亡率。结论:柴胡桂枝汤能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质量。柴胡桂枝汤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柴胡桂枝汤对肺指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瘤克胶囊抑癌抗转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瘤克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复制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模型,ICR小鼠复制肉瘤S180模型,观察脑瘤克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的影响;采用C57BL/6小鼠复制Lewis肺癌模型,观察脑瘤克对其自发性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脑瘤克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瘤体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对肉瘤S180瘤体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脑瘤克各组可明显抑制肺转移灶数目,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瘤克胶囊对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的自发性肺转移灶数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有自发淋巴转移特性的肝癌细胞对淋巴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Balb/c小鼠腹腔良性淋巴管瘤,分离瘤体消化法体外培养淋巴内皮细胞;H22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收集腹水制成H22条件培养液,观察其对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和表达flt-4、c-fos、PCNA的影响。结果:小鼠淋巴管瘤来源的淋巴内皮细胞可成单层贴壁培养,在内皮细胞完全培养液和H22条件培养液作用下可增殖达到或接近铺满状态,并阳性表达flt-4、c-fos、PCNA,普通培养液不能支持细胞生长,flt-4等染色为阴性:结论:淋巴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癌细胞淋巴路转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颗粒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48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治疗组、扶正抑瘤颗粒大剂量治疗组和扶正抑瘤颗粒小剂量治疗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治疗14 d。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凋亡率。采用荧光探针罗丹明12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22细胞的荧光强度,分析H2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大小。结果:扶正抑瘤颗粒可以提高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凋亡率,降低H2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抑瘤颗粒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及子宫颈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H22肝癌细胞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接种,观察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情况;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接种,复制淋巴道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经小鼠肌肉接种,复制自发性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结果]血道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肺瘤结节数较造模组下降(21.13±7.95 v 34.11±12.14,P<0.05)。淋巴道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中药组肺瘤结节数、淋巴结指数较造模组均有下降(4.5±2.619 v 8.3±3.917和0.702±0.182 v 0.89±0.181,P<0.05)。自发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移植瘤生长指数、肺转移瘤生长指数较造模组比均明显降低(0.059±0.013 v 0.086±0.024,P<0.01,3.899±1.356 v5.035±1.336,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肺转移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复肝春6号对荷H22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肝春6号(FGC-6)抗肝癌作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H27荷瘤小鼠模型并随即分为6组:模型组、5.Fu大、小剂量组、FGC-6大、小剂量组、FGC-6与5一Fu联用组.各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各组小鼠的瘤重;检测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脾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结果各组用药均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FGC-6与5-Fu联用时,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为1.37,大于1.15;与模型组比较,FGC-6大剂量组及FGC-6与5-Fu联用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脾细胞IL-2分泌能力明显提高(P〈0.05),而5,Fu大剂量组的如上3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FGC-6对H22肝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小剂量FGC-6与小剂量5-Fu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顺铂对肺腺癌LA795细胞T739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移植瘤内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移植瘤模型,将32只接种高转移性LA795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苏拉明组和顺铂+苏拉明组。用药干预16d,用药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24d处死各组小鼠,取出双肺和剥离皮下肿瘤,计算出肺转移发生率,计数各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算出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移植瘤标本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瘤率分别为23.03%、34.40%和56.30%。苏拉明组与对照组比肺表面转移结节数、肺转移发生率下降,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上升,联合组更为明显。病理观察见各用药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苏拉明组及联合组肿瘤间质中血管数减少。苏拉明组,顺铂+苏拉明组MVD、bFGF的表达都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联合有协同下调MVD、bFGF表达的作用,而单用顺铂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苏拉明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FGF表达,抑制其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人白细胞介素2(hIL-2)与鼠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融合基因修饰的H22肝癌全细胞瘤苗,探索融合基因GM.CSF/IL-2转基因瘤苗,在肝癌主动免疫治疗中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含hl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转染H22肝癌细胞,制成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同时建立Balb/c小鼠荷瘤模型,ELISA法检测H22/pcDNA3.1( ).GM-CSF/IL-2瘤苗免疫组小鼠与各对照组小鼠(分别接种H22/pcDNA3.1( )瘤苗、H22瘤苗、PBS)血清中IL-10、IFN- γ水平,观察小鼠存活期;同时用51Cγ释放法测定H22/pcDNA3.1( )-GM-CSF/IL-2瘤苗免疫组小鼠与各对照组小鼠(单纯荷瘤组、正常组)脾细胞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成功制备了含有hI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H22肝癌瘤苗,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8.3%,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的脾细胞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3.6%和7.5%),也高于其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9.1%)(P<0.05).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血清IFN-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生存期亦有明显延长.结论 转染hI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同系肿瘤细胞瘤苗可激发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改善抗肿瘤免疫反应,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柴胡桂枝汤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柴胡桂枝汤对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死亡保护率、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的影响 ,探讨柴胡桂枝汤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FM1流感病毒感染的刚离乳小鼠建立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桂枝汤组、速效感立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FM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 ,各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自由饮水、摄食 ,保持自然光照。观察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测肺指数。结果 :柴胡桂枝汤提高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质量 ,降低肺指数及死亡率。结论 :柴胡桂枝汤能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质量。柴胡桂枝汤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柴胡桂枝汤对肺指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辐射微泡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腹水瘤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对照组、单纯超声治疗组和超声微泡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瘤重,对治疗后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超声微泡组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凋亡肿瘤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显著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除杀灭肿瘤细胞外,还可诱导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微波方法制备IFN-γ处理的小鼠H22肝癌细胞瘤苗(MITTV-H22)对H22细胞型肝癌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 (1)预防实验:采用MITTV-H22免疫小鼠3次后接种H22肿瘤细胞,观察小鼠的生存期、肿瘤生长情况及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2)治疗实验:小鼠接种H22肿瘤细胞的同时接种MITTV-H22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期,治疗结束后取瘤称重、测瘤体积。结果 (1)预防实验:实验组小鼠于H22肿瘤细胞攻击后7 d经解剖肿瘤接种部位未发现瘤组织。对照组于接种部位出现直径小于0.5cm的包块,成瘤率为100%。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期(115.40 d±11.22 d vs 31.87 d±5.87 d)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1.51±0.23 vs 1.26±0.18)都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实验:实验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46.5 d±3.3 d vs 34.0 d±4.6 d,P<0.05);实验组瘤块体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F=179.318,P<0.05);实验组的平均瘤体积(0.67 cm~3±0.21cm~3 vs 1.84cm~3±0.74 cm~3)、平均瘤质量(0.67 g±0.35 g vs 1.91 g±0.34 g)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TTV-H22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生附子水煎液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肿瘤模型,次日治疗组用生附子水煎液灌胃治疗,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检测小鼠体质量、自主活动、瘤重和瘤体积,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生附子水煎液对H22肝癌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比较,给药组体质量上升相对平缓,自主活动增多,生存状态良好。给药组的肿瘤组织重量较轻,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的肿瘤组织细胞核大、呈致密深染,细胞核与细胞质比例失衡,细胞核密集区域较多,而给药组的肿瘤组织染色后,细胞核密集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核染色较浅。[结论]生附子水煎液对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罗勒多糖对肝癌H22淋巴道转移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肝癌H22淋巴道转移小鼠模型,实验共做3批次,每批动物同一性别,每批实验均分3组,即阴性对照组、罗勒多糖组和丝裂霉素组。观察并计算小鼠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半数死亡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以及体质量增长值。结果:罗勒多糖可使模型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明显延长,并使生命延长率大于30%;可延长模型小鼠半数死亡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可使中位生存天数延长率大于125%;罗勒多糖还可使模型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且使体质量减轻作用走势平缓。结论:罗勒多糖能明显延长肝癌H22淋巴道转移模型小鼠的生存期,且使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可改善动物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腹腔内缓释化疗对H22腹水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昆明种实验小鼠腹腔内注射0.2 ml H22腹水瘤细胞悬液(含癌细胞4×106)制备腹水瘤小鼠模型.成模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化疗组、缓释化疗组和缓释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普通5-FU、5-FU缓释剂以及缓释对照品.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测定腹腔注射后第9、12天各组小鼠腹水瘤细胞的凋亡率,计算增殖指数;腹腔注射后第12天电镜观察各组腹水瘤细胞涂片.结果:腹腔化疗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低于缓释化疗组[(13.7±1.7) d vs (15.3±2.0) d, P<0.05],但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缓释对照组(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差异.实验第9天,腹腔化疗组小鼠腹水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缓释化疗组(16.5±1.7 vs 8.1±0.9,P<0.05),而第12天缓释化疗组明显高于腹腔化疗组(10.1±1.3 vs 7.6±0.8,P<0.05).实验第9、12天,腹腔化疗组和缓释化疗组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缓释对照组(P<0.05),后两者无显著差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腹腔化疗组和缓释化疗组腹水瘤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而对照组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5-FU腹腔缓释化疗较腹腔化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对腹腔内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