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和偶联进行复配,本文对这2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技术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扣宝  徐朝辉 《上海化工》2007,32(11):28-31
阐述了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性能、种类及市场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方法,并对我国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题述涂料含有12~70份C2-12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2~40份乙氧基化单一、二一、四一、五一或六(甲基)丙烯酸酯、0~40份多官能丙烯酸单体和/或该单体与脂族和/或芳族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5~60份其他单一、二或三(甲基)丙烯酸酯和0.1份光引发剂。  相似文献   

4.
李振猛  李志文  杨硕  陈栋阳 《精细化工》2020,37(6):1116-1124
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便和性能易调等优点,所得涂膜表面能低、耐污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因而在水性氟碳涂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化学组成对乳液和涂膜性能影响很大。该文分类总结了含氟核心单体包括含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氟杂原子(甲基)丙烯酸酯、含氟芳香(甲基)丙烯酸酯、含氟(甲基)丙烯酰胺和含氟磺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结构与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关系,然后对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乳液的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最后简要介绍含氟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并对乳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是目前氟材料领域全球竞相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热点产品,介绍了国内外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技术及国内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应用研究,并针对国内单体合成技术和聚合物应用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沛喜 《中国胶粘剂》2005,14(12):17-17
选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羧基团与甲苯丙烯酸酯基团相隔3个以上碳位)和光引发剂等为原料,经相应工序,日本精涂株式会社科研人员制备出高性能的光盘用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新型产品,其耐热性、抗湿性优异,且对聚碳酸酯(PC)及金属(Al等)皆有良好粘接效能,质量上明显优于传统光盘用胶粘剂。光盘为现代高科技产品,市场容量大。  相似文献   

7.
新型含氟环氧树脂的结构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玲  那辉  刘国宗  吴忠文 《粘接》2003,24(3):5-6,35
首先自行合成了含氟的双酚单体:(3—三氟甲基苯)对苯二酚,并以此为基础,使其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确定所合成的产物为我们所设计的目标产物。对于这种含氟环氧树脂的性能,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粘接》2005,26(2):28-28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是一种融硬度和柔韧性于一体的优异功能性单体,化学名称为(甲基)丙烯酸1,7,7三甲基一双环2,2,1—2-庚酯。由于酯基是一双环烃基,因此赋予了该(甲基)丙烯酸酯一些优良的性能,如黏度明显低于相应的甲酯,在共聚物和均聚物中表现出良好的光泽性、硬度、耐擦洗性、耐介质性和耐候性,且吸湿性明显低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相似文献   

9.
程德书  罗菊香 《广州化工》2020,48(6):20-23,26
众所周知,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含氟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结构不易控制等缺点;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成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设计与合成的重要工具。综述了近年来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RAFT聚合研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可见光诱导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RAFT聚合以及聚合诱导的自组装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含氟丙烯酸酯和通常的非氟系丙烯酸酯单体一样有优良的均聚合性和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合性,并且用各种丙烯酸或丙烯酰卤与多种不同醇合成多种多样结构的单体。合成方法简单,所以是可以合成有氟或氟烷基的功能性聚合物的极有用的单体。这些含氟聚合物有独特的表面特性,故广泛用作纤维的憎水、增油处理剂,利用其光、电等其他功能性的用途也很多。本文介绍主要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最近的物性研究与应用动向。2主要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有酯部分的醇是含氟的和/或主链中含氟或氟烷基的(图1)。最常用的是聚(甲基…  相似文献   

11.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许多特殊优异性能,成为新型含氟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在许多要求特殊性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如特殊涂料、纸张和皮革涂饰剂、织物整理剂等。阐述了含氟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技术进展,并对其研究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因具有突出的成膜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而成为优良的成膜材料。其中,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具有广泛的单体种类,聚合方式简单多样,在涂料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选择合适的乳液共聚单体及聚合工艺,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获得最佳含氟量,以满足特殊性能需要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综述了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常用含氟单体和非氟单体以及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塑料用涂料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6):48-49
形成对塑料和平整表面附着力好的涂层的快干光固化涂料 该组合物含相对分子质量50000-140000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带(甲基)丙烯酰氧基≥3个/分子的单体、带(甲基)丙烯酰氧基2个份子的脂族烃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所合成的含氟聚合物主要是含氟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特别是含氟共聚物乳液,是将含氟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或其它乙烯类单体通过乳液共聚而制得。该合成方法的条件简单、操作易控,可制得稳定的共聚物乳液,产物防水性、防油性、耐候性及耐腐蚀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常规溶剂体系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研究了含氟丙烯酸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制膜后进行耐酸、耐水和耐碱性能的测定,找出了树脂性能与氟单体用量、功能单体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体系的转化率高于单一溶剂体系.最高可以达到99.8%;混合溶剂合成的树脂无论是耐水、耐酸、耐碱性均优于单一溶剂合成的树脂,甲苯+乙酸乙酯+乙醇性能最优;氟单体盱加入大大改善了树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周海军  桑欣欣  罗静  刘仁 《涂料工业》2021,51(10):18-24
为探究单官能度单体结构对光固化涂层附着力的影响,以环氧丙烯酸酯为主体树脂,选用常用的几种单官能度(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作为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涂料。通过双键转化率测试及旋转流变仪测试对涂层光固化过程进行表征,通过拉拔法对涂层附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单官能度单体结构和用量对涂料固化速度、双键转化率、固化收缩应力和附着力等都会产生影响,单体结构和用量的优化可有效提升涂层在金属基材表面的附着力。相同单体用量下,甲基丙烯酸酯涂层的附着力约为丙烯酸酯涂层附着力的 2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十三氟辛醇( TEOH-6)、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三乙醇胺( TEOA)自制含氟二元醇( DE-TEOH);并采用六氯环三磷氰、对羟基苯甲醛、硼氢化钠合成六臂型阻燃单体;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聚碳酸酯二元醇( PCDL)、二羟甲基丁酸( DMBA)、含氟二元醇( DE-TEOH)、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主要原料合成— NCO半封端线型聚氨酯;将六臂型阻燃单体加入聚氨酯体系,采用无皂相反转乳化工艺制成了含氟、氮、磷复合改性水性 UV固化六臂型阻燃聚氨酯( UV-WFPU)。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 UV-WFPU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含氟二元醇的添加量以及六臂型阻燃单体加入对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聚氨酯相比,六臂型阻燃单体的加入,胶膜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极限氧指数( LOI)提高了 45%;随着自制二元醇添加量的增加,胶膜吸水率降低,接触角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叙述了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和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制备、性能特点以及在涂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分别以二乙烯基苯( DVB)、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GDMA)、双环戊烯基丙烯酸酯(DCPA)、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LA)、马来酸二烯丙酯( DAM)为交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 BA-EHA)共聚物乳胶,系统研究了不同交联剂种类和用量对乳液聚合单体动力学和乳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单体的引入会直接影响丙烯酸酯乳胶聚合动力学,随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最终乳胶的粒径减小,粒子数目增大。同时,交联单体的加入使乳胶膜的吸水率下降,凝胶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大。 6种交联单体中,具有等活性双键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丙烯酸酯的交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9):31-32
含超支化聚酯一聚氨酯预聚物的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产品:WO2008-75 806;具有良好耐溶剂性的抗静电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由其制备的辐射固化聚合物组合物及涂料:JP2007-314 694;可辐照固化的化合物:CN101 522 740;一种含硅和氟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1 531 8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