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20,(1):34-41
现有留守儿童福利政策对应的社会主体存在能动性不足、多元共建不充分等问题。而积极福利思想作为一种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理念,其倡导的激发主体能动性、多元社会主体共治共享的理念,对于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福利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在"事后补救"的基础上引入"事前预防",加强"需求导向",激发留守儿童个体的能动性,明确各政策主体的协作关系、执行模式、问责机制,可以有效完善我国留守儿童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颁布以来,全纳教育思想迅速传播开来并成为特殊儿童教育的核心价值文化.它以包容、接纳、个性化等作为表现特征,又以平等、正义、有效性作为支撑点.在全纳教育的理念下,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应该得到有效实现,但在实践中却遭遇权利诉求的困境.如何实现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在实现过程中,不仅要对教育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做出限定,也要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实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4.
儿童在教育中享有的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  桑普  刘榜离 《教育展望》2000,(2):29-36
  相似文献   

5.
一、儿童福利的内涵及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儿童福利指以社会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内容上涵盖儿童的健康医疗、教育学习等各个方面,旨在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良好发展,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提供资金支持与服务,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6.
提供免费而公平的基础教育是现代福利国家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项制度性的社会福利安排,其中尤以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为典型.教育福利制度的理念是政府为公民提供基础教育是其法定义务,不带有任何“施舍”或“慈善”之意.教育福利制度必须从立法上进行制度安排,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框架,以落实并保障公民该项法定权利.教育福利制度要求政府因应时代要求,在必要时尽最大努力采取弱势补偿措施,以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逐步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其落实有赖于遵循教育福利制度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体系化的立法和务实性的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7.
因患病而长期或短期住院治疗的儿童应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美国“儿童生命服务”项目为代表的住院儿童教育服务模式自20世纪20年代萌芽,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系统的住院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儿童在院期间的住院体验、帮助儿童做好应对医疗的心理准备、保持儿童与外界的沟通、支持家庭发展应对医院的经验、保证儿童出院前后的学习与发展衔接是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内容;由美国儿科协会以及儿童生命委员会联合高校组成的外部支撑、由实施项目的儿童生命服务专家及其所在医院组成的内部支撑是该项目成功运行的机制保障;关注住院前后儿童经验的连续性及教育性、通过跨学科团队合作为住院儿童提供综合性支持、多主体协同运作共同提升住院儿童福祉是该项目的显著特点。我国应在借鉴该项目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院儿童教育服务体系与住院儿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我国住院儿童的受教育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1年为嵌入式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以救助为主;1992年至2000年为专门化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救助为主、福利为辅;2001年至今为制度化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开始走向以福利为主。福利取向的儿童权利保护对推进我国儿童保护法治建设、贯彻和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为本、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于解决的矛盾。美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法规和体系,以及所遵循的教育公平和全纳教育理念,对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建立健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瑞典在"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这一新的政策概念引导下,集合各方力量,通过发挥教育领导者作用,开展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师教育,构建家庭与幼儿园合作体系,积极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起步之时,借鉴瑞典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经验,首先应树立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超越医学诊断模式,支持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其次应支持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对特殊需要儿童实现早发现与早干预。  相似文献   

11.
苏济 《教育探索》2012,(10):157-159
美英日等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采取的福利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如下:更新教育福利观念;确保教育立法先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保障体制;采取多样化的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措施;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等。  相似文献   

12.
儿童福利研究重点已经由孤残儿童生存健康权转变为儿童发展福利的探讨。我国现有的儿童福利政策、法规虽涉及到孤残儿童的生存、健康、教育、收养、医疗、救助等方面,但政出多门、立法分散,也与儿童发展福利需求差距甚远。未来应制定统一的《儿童福利法》,着力于儿童福利事业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儿童福利政策日趋完善,并有相应的立法作保障;其儿童福利政策经历了残补性到普惠性的过渡;在政策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这些特点对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受教育权国际共识是历史性生成的,它通过一系列国际准则性文件的颁布而逐渐完善。通过对这一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受教育权从一开始就是个比较成熟的概念,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将国际共识转化为当事国的政策,描绘儿童教育的蓝图。当前,实现全民终身教育,融入全球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正逐步成为我国落实儿童受教育权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浅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受教育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富裕地区学校与贫困地区学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普遍存在差别的情况下,我国儿童的受教育权实际上不平等。要努力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平等的目标,政府应调整政策,实施全额免费义务教育,取消重点中小学,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一视同仁,使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基于公民权利的教育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持续的教育手段和过程,旨在呼吁全民参与以求人人获益,力图为大众尊严生活选择基本有效的教育内容,并通过合理的差异化教育手段体现真正包容和平等。全纳教育的精神乃是公民权利之受教育权的教育诉求,两者内在一致,共同为造就民主公民和民主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的特殊性,主要在权利主体、权利本质以权利救济等方面得以体现。这些也是特殊儿童教育权利获得救济的前提和基础。对特殊儿童权利的救济难以依靠传统民事救济制度得以实现,还需要援引惩罚性的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福利政策和福利行政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我国中央和地方流动儿童政策的现状,分析影响流动儿童福利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了解到流动儿童福利在我国尚未得到社会及政府足够重视,国家缺乏专门的流动儿童福利机制。因而,要从影响流动儿童福利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立法因素出发,从流动儿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对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的顶层设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业支持和人文关怀的具体政策设计,努力构建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和演变的价值取向突显"排富扶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运用国家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帮助其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这使得其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受益儿童数量递增,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我国目前仍面临着入园难、普及率低、质量低的困境,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