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廖庆文  马莉  金城 《中国药房》2010,(43):4078-4080
目的:优选左金丸生物碱部位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得膏率以及三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并确定醇沉浓度。结果:最佳提取精制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70%乙醇沉淀。结论:该提取精制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优选苦参总生物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竹凤  高鹏  代龙 《中国药房》2010,(43):4064-4066
目的:优选苦参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酸水浓度、溶剂用量、渗漉液流速为考察因素,以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之和以及总生物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0倍量的0.2%盐酸溶液进行渗漉提取,渗漉速度为3mL·min-1·kg-1。结论:酸水渗漉法操作简便、提取率高,可用于苦参总生物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均匀设计法优选莲子心的半仿生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袁小红  赵瑞芝  丘小惠 《中国药房》2005,16(21):1618-1620
目的:优选半仿生法提取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半仿生提取工艺;以总生物碱含量、干 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药材的提取时间、溶媒量、pH值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工艺为莲子心加8倍量水提取3次,3 煎用水的pH值分别为5.0、6.0、8.0,煎煮总时间为4h。结论:本法为莲子心的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并确立假蒟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性染色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以总生物碱及浸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假蒟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生物碱提取率较高,为假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交实验法优选钩藤总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盟  刘卫  邱庆浩  袁红英  杨雪萍 《医药导报》2009,28(9):1200-1201
[摘要]目的优选钩藤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钩藤总碱的含量和提取液干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加液量对钩藤总碱提取率和含量的影响。结果钩藤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乙醇浓度为80%,加液量10倍。结论优选确定的工艺可用于钩藤总生物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黄连总生物碱的提取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总生物碱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甲醇浓度、加醇量、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黄连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加入50倍量的1%盐酸甲醇液,其中甲醇为75%的甲醇,超声提取1h。结论:优选的黄连总生物碱提取测定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利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选龙钻通痹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提取液中总生物碱(以青藤碱计)、青藤碱含量的加权总评归一值(OD)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选龙钻通痹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9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0 min。结论: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选龙钻通痹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洪博  吴健  刘丽  赵春杰 《中国药房》2010,(27):2526-2528
目的:优选云南萝芙木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以浸膏得率、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溶剂浓度、加热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为因素,优化云南萝芙木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加热3h,料液比为1∶10,加热4次,加热温度为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生物碱含量为1.24%。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黄柏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俞丹  尹莲 《海峡药学》2008,20(7):19-21
目的研究黄柏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采用正交表L9(34)考察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16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min。结论本工艺测定方法可行,为大批量黄柏提取生物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莲子心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莲子心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莲子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采用80%乙醇.7倍量,回流提取8次。每次30min。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两目标优化金莲花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并结合小生境遗传算法两目标优选金莲花的醇提工艺。结果:最优的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47%,提取时间为1.2 h,提取次数为3次,乙醇用量为生药量的11.46倍。在此条件下,金莲花醇提的出膏率、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39.86%和11.49%。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金莲花的提取,表明小生境遗传算法可用于选择药材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2.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川芎生物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川芎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对川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进行星点设计,以乙醇浓度、醇倍数、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川芎中总生物碱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同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提取的川芎总生物碱含量为0.693 mg.g^-1,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57 3。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川芎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精密度高,可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金辛镇痛流浸膏中药材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提取条件的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75%乙醇量为药材量的10倍、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本工艺简便、提取完全,浸膏得率、总生物碱含量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侯林中  张熙洁  王玉  刘晓红 《中国药房》2010,(47):4447-4448
目的:优选宽心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丹参中的丹参素钠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优化的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消疹止痒胶囊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醇提工艺进行优选;以没食子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预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水提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醇提最优工艺为以8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优工艺为药材以8倍量水浸泡2 h后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中阿魏酸、没食子酸两种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朱海涛  管群  陈黎  袁胜浩  杜士明 《中国药房》2010,(19):1754-1756
目的:优选风湿Ⅱ号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煎煮、微波提取、超声提取3种方法提取药材,以绿原酸与哈巴俄苷含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煎煮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加水量,不浸泡,煎煮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为研制风湿Ⅱ号合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敏  王莉  李芳  王卫峰 《中国药房》2014,(43):4069-4071
目的:优选槐角中山奈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奈酚含量为指标,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槐角中山奈酚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可扩大到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8.
严优芍  钟伟健  孙悦 《中国药房》2012,(23):2132-2134
目的:优选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为随机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总生物碱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8min、超声波功率420W、液料比6.6(mL:g)。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验证值为0.1685%。结论:响应面法优选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