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油井清防蜡工艺在西峰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峰油田油井结蜡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介绍了油井机械自动清蜡装置、强磁防蜡器、自能热洗清蜡机及化学防蜡等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这4项清防蜡工艺能有效解决西峰油田的清防蜡问题。  相似文献   

2.
百口泉采油厂抽油井清蜡所采用的常规热洗清蜡方法,难于适应不同条件油井的清防蜡要求,存在着部分井清蜡周期短、热洗清蜡成本费用高及清防蜡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油井清防蜡效果、降低清防蜡成本费用,在对百口泉、夏子街油田油井结蜡状况及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化学剂清防蜡试验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抽油井清防蜡方式的转变,改善抽油井清防蜡状况,提高清防蜡效果,降低清蜡成本费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热洗清蜡造成的油层污染,对油井免热洗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运用油井免热洗生产技术,解决了油井的清防蜡问题,有效地替代了热洗清蜡方式,对改善低压低产区块油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辽河曙光油田油井结蜡、出砂严重,油井经常被蜡卡。通过采用短路洗井清蜡工艺技术,集肤效应电热杆防蜡技术,扁电缆加热防蜡技术,化学添加剂热水洗井工艺,化学防蜡为主、热洗为辅工艺技术,微生物清防蜡工艺技术,使整个油田的清防蜡工作大有改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今后的清防蜡研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跃进二号油田结蜡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及研究,对常规热洗清蜡工艺体系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建立了以热洗、油层防污染气囊封隔器热洗清蜡、化学清防蜡、微生物清防蜡为基本框架的清防蜡体系。  相似文献   

6.
化学防蜡在低产油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扬 《河南石油》2001,15(2):30-31
清防蜡工作是油井生产管理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通过对王徐庄油田近年来低能低产油井热清洗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用化学防蜡代替热洗清蜡的主要做法。该方法不会造成压井,不伤害油层,可实现油井连续生产,现场应用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花土沟油田目前清蜡维护的主要手段包括热洗、蒸汽洗井、清防蜡剂、检泵、措施作业等。针对花土沟油田原油含蜡高,部分油井油气比高,容易出现蜡卡的现状,根据层流模型,分析油井结蜡速度,确定结蜡周期,结合不同的井况,确定各油井清防蜡工作制度,为油田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清防蜡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百口泉采油厂机抽井采用的水基清防蜡剂溶液热洗清蜡方法,存在着部分井清蜡周期短、热洗清蜡成本较高及清、防蜡效果差等问题。为解决常规热水清蜡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对百口泉、夏子街油田油井结蜡状况及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百口泉采油厂进行了油基清防蜡剂的试验工作。并在油基清防蜡剂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后,在百口泉采油厂所属机抽井进行了推广。一年期的统计和分析表明,油基清防蜡技术具有很好的油井清防蜡效果,降低了清防蜡施工费用,保证了百口泉采油厂机抽井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9.
油井清防蜡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森  范玉发 《油田节能》1998,9(3):15-19
针对大庆油田油井结蜡严重的问题,根据油田采用的地面工艺集输流程,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研究出能够在外围油田代替热水洗井工艺的油井清防蜡剂。通过实践证明种清防蜡剂可延长加药周期,减少洗井次数,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油井蜡卡是制约帅垛油田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蜡卡的原因分析,总结出油井蜡卡规律,明确了防蜡卡的重点治理对象,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了空心杆电加热清防蜡工艺、智能超导热洗清防蜡工艺和KD-54化学剂防蜡工艺。通过现场应用,解决了帅垛油田油井蜡卡问题,总结出适合帅垛油田开采的清防蜡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本源微生物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P2w1油藏产出液进行的防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的两种微生物均适用于克拉玛依油田八区P2w1油藏的防蜡,但菌种A从自身适应能力、静态防蜡率、原油乳化能力以及对重质组分的降解能力等几方面均优于菌种B。还定义了一个评价参数:降解率,用于定量描述微生物对原油中重质组分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利用解烃菌降解石蜡等长链烷烃的作用,或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井筒原油,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采用将解烃的红球菌Lj1-3与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芽孢杆菌LHX3按照7∶3的比例复配,一起注入地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达到控制油井结蜡速度、提高油井产量、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清防蜡技术,综合经济效益好。经过现场试验,在欧31块开展的20口油井的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的现场应用中,成功率100%,可将原热洗周期延长至少三倍以上,并且取得了2344t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油井自能热洗是利用油井伴生气加热产出液,高温融蜡并将其排出井外的一项新兴节能工艺。辽河油田曙光油区原油具有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特点,抽油井需要经常进行清蜡作业;常规热洗井清蜡费用高,且遇到水敏和出砂储层会对底层造成损害。自能热洗清蜡技术无需外加能源,是一项清洁环保的绿色科技,在辽河曙光油区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热交换率高,升温快,清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ZYQI型超强防蜡降黏增油器主要用来清除抽油井中油管、杆的结蜡。采用了涡流、射流、声波振荡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通过消除原生态产液局部富集、偏聚、偏流、偏析状态,达到防蜡、降黏、节能、增油的目的。通过3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延长洗井周期5倍以上,平均增液27.09%,平均增油16.15%,吨产液节电达18.09%。该产品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工艺衔接性能良好,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井常规热水反洗井清蜡方法费用高、污染地层的问题,研发了自能蒸汽自动热洗油井在线清蜡装置,利用水源井自产液体和油井伴生气作为油井热洗的洗井液和能源,达到节能、清蜡、保护油层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具有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清蜡成本低、不污染油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学忠  乔明全 《海洋石油》2009,29(3):53-56,90
A油田属于小而肥的高品位油田,埋藏浅、油层单一、胶结疏松、高孔、高渗、稀油、边水活跃、初期产量高,但是原油中含蜡量高达6%左右,开采过程中结蜡容易造成自喷井油嘴堵塞、机抽井卡光杆、地面管线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开展恒温溶蜡实验,矿场总结单井结蜡规律,采取区别对待,根据油压、套压、回压变化,对自喷井检查油嘴、启抽、热洗井筒及地面管线、机械刮蜡等有效措施,投入开发三年以来没有一口井和一条管线发生过蜡卡事故,油井生产平稳有序,集输管线安全畅通,以甲方12人的经营团队累积产油72×104t,采收率50%,自然递减为-7%,综合含水仅1.6%。  相似文献   

17.
连续清防蜡工艺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低能量抽油井中,使用常规清防蜡工艺存在费用高、影响产量、污染油层、效果差且不适应下层封堵等问题,分析了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介绍了复合防蜡、强磁防蜡和自动清蜡 3项连续清防蜡工艺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这 3项连续清防蜡工艺能有效解决低能量抽油井的清防蜡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晁利宁    余晗    苑清英    鲜林云    李小龙    杨晓龙    李霄  朱健 《焊管》2018,41(12):60-68
为了防止油井结蜡造成输油管道减径或堵塞影响油井生产效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及事故的发生,从结蜡机理、结蜡影响因素以及油管清防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述。分析认为,不同的清防蜡技术均有其自身优点与不足,对于不同井下环境应当采用相应清防蜡技术;同时,在进行清防蜡工作前,需要对井况进行充分研究,针对井下结蜡层特点及成因结合各技术优点,选择适合的清防蜡技术工艺或多种技术结合应用;化学清蜡技术中安全环保乳液型清蜡剂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而清蜡与防蜡作用并举起到降凝、降黏作用的多功能清蜡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技术作为致密油藏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应用。油井开采后期,措施井由自喷采油阶段转入下泵抽油阶段,在转抽作业过程中,井口极易发生落物入井,造成井筒过液通道堵塞,甚至落物以下井筒报废。同时,致密油含蜡量高,定期热洗清蜡作业会对储层产生严重伤害。研制了水平井井下防掉热洗阻漏集成器。介绍了方案的设计思路、集成器结构与原理、配套液压丢手工具和打捞工具。该技术可在确保不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集井下防落物、热洗防漏的功能为一体,有效地弥补了裸眼分压工艺后续配套技术措施。现场推广应用8口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区块整体调驱优化决策系统,对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1油藏的整体调驱进行优化设计,其内容包括调驱井优选、调驱剂筛选、用量及段塞设计、施工压力及排量优化等方面。其中,选井采用了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技术,用量优化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优化决策系统,优选了12口调驱井,现场实施10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油藏开发指标得到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