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的各种具有代表性中药超细粉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低温冷脆性原理,开发了新型的中药粉碎技术——“往复冲击式低温粉碎技术”,试验得到了该技术主要操作参数——破碎时间、球罐往复频率、球罐往复行程、球罐内钢球填充率、球料比以及钢球直径等——对粉碎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分钟粉碎,对于难粉碎的木本类植物根茎,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质量分数可达70%;对于较难粉碎的草本类植物根茎,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质量分数可达98%;对于易粉碎的花、叶类植物,粒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质量分数可迭97%,且各种中药极限粒径均达到0.1微米以下。  相似文献   

2.
在根茎类中药材力学性能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刀片剪切实验;建立了根茎类中药粉碎理论有效功耗的数学模型.在实验的基础上求得甘草纵向和横向平均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功耗分别为4.42×10-3J/mm2和11.16×10-3J/mm2.为根茎类中药粉碎工艺和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齐大山铁尾矿粉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激光粒度仪(LPS)研究齐大山磨细铁尾矿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并以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比较了铁尾矿与水淬高炉渣的易磨性.结果表明:铁尾矿的易磨性远远优于水淬高炉渣;铁尾矿经实验用球磨机粉磨140min后,能够填充水泥粉体堆积结构间隙的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质量分数为62.60%,并且还含有大量亚微米级和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深水天然气水合物浆液开采管中水力提升的理想工况,对开采管中浆液的速度、体积分数、颗粒粒径和颗粒密度各参数划分12组,基于Fluent软件中欧拉双流体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水合物颗粒在管道中的黏度变化编制UDF,并对上述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得到水合物颗粒体积分数值与文献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20%,该模型可行.结果表明:管道提升速度越大、浆液体积分数越小、颗粒粒径越小、颗粒密度越小对于水力输送越有利.因此,在满足系统安全性要求的同时考虑经济因素,对于直径300 mm的水力提升管,建议提升体积分数取20%,颗粒粒径取0. 01~0. 02 m,提升速度和颗粒密度分别控制在1. 4~1. 8 m·s~(-1),1 020~1 190 kg·m~(~(-3)),此时提升情况理想,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以La2O3和KBH4为原材料,用微波低温固相法合成LaB6纳米粉末。采用XRD衍射、Raman散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合成产物组织结构和分子振动进行表征。对添加LaB6纳米颗粒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隔热透明涂层透光特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固相合成的LaB6结构与其他方法制备的LaB6结构相同,颗粒形状为类球形,其粒径在20~60 nm之间;含纳米LaB6颗粒的涂层对近红外辐射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在可见光区有良好的透过率;当添加纳米LaB6的质量分数为0.05%时,PVB涂层在可见过光区的透过率可达79%左右,在近红外光区的透过率只有46%。  相似文献   

6.
颗粒对液-固二相润滑摩擦和温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润滑油中含有固体颗粒时对摩擦副摩擦和温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在HDM20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采用3种微米级的固体颗粒添加剂,即Al2O3、MoS2和石墨粉, 在线测量了温度的变化过程和摩擦系数;结果表明,较软的MoS2和石墨粉降低了温度,减小摩擦系数,较硬的Al2O3颗粒升高了温度,容易使摩擦副擦伤;颗粒加入量对温度和摩擦特性有明显影响,在该文研究工况下,1.5 μm的石墨粉质量分数控制在5%以内对润滑有一定改善作用,在1%时效果最好.选用1.5 μm、2.3 μm、4.0 μm、10 μm、15 μm、30 μm粒径的石墨颗粒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从1.5 ~4.0 μm时,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温度变高,摩擦系数变大,从4 ~30 μm时,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温度变低,摩擦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球磨参数对NiFe2O4尖晶石粉料的颗粒粒径的影响·通过计算确定了试验所需钢球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选择合适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是影响粒径的主要因素,而研磨体级配对粒径分布范围有较大影响·确定合适的球磨参数为:球磨时间36h;研磨体级配35∶40∶25;料球比1∶2;球磨介质的体积分数为75%·  相似文献   

8.
针对湿法炼锌厂针铁矿渣中铁和锌质量分数波动大、过滤性不佳的问题,通过采集不同锌厂的针铁矿渣样,对其展开系统的表征分析,研究铁、锌在针铁矿渣样中的赋存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厂家的针铁矿渣成分相差较大,但颗粒粒径及铁、锌分布特征相似;铁渣样品中粒径小于38μm的颗粒占多数,且这部分颗粒渣中铁质量分数较高,锌质量分数较低,而对于粒径大于80μm的颗粒,锌质量分数约为30%,铁质量分数仅为15%左右,这说明除酸洗外还可采用分级的方法降低针铁矿渣中锌质量分数;在针铁矿样品中,大部分铁存在明显的富集相,而锌除了存在富集相外,还有一部分呈分散分布;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针铁矿渣、除调控沉铁工艺条件外,还需严格控制中和剂品质。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质量分数为0%,3%,20%微米尺寸的SiO2粉末与微米尺寸的Ag粉末形成混合靶材,利用脉冲激光气相蒸发-液相收集控制合成Ag及Ag-SiO2纳米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镜、X光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制备样品的形貌、组织结构及其合成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Ag-SiO2纳米复合颗粒外观呈球形,主要粒径在15~25 nm范围,Ag-SiO2纳米复合颗粒具有比单相Ag颗粒更好的分散性;Ag-SiO2纳米复合颗粒呈混合复合结构,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颗粒的光谱吸收峰出现了蓝移现象,SiO2复合具有调节纳米Ag颗粒光学性能的功能;液相中的乙二醇起到了原位分散纳米复合颗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热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燃烧特性、元素分析及热值等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粒径为40~120 mm的垃圾含量最大,试验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43.5%;其次是粒径为8~40 mm的垃圾,平均质量分数约为34.9%;粒径大于120 mm的约为15.7%,小于8 mm的约为5.8%.有机物质量分数高,约占65%,且含水率高,热值低,不适合焚烧;可燃物(塑料、纸类、纺织物、包装物、木块)质量分数约为30%,含水率较低,热值高,适合焚烧.由此说明,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宜采用单一的方式,必须综合处理以利于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