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机抽样10~15年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据有无高血压危象发作病史分A、B两组,每组各20例病人.A组有高血压危象发作史,B组无高血压危象发作史,对比肾功能检查情况,结果发现:A组尿素氮增高发生率75%,肌酐增高发生率35%,B组尿素氮增高发生率10%,肌酐无异常,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lt;0.05,从而说明高血压危象对肾功能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治疗,B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尿素氮、肌酐、高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0d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肌酐、高半胱氨酸水平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左卡尼丁联合疏血通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标准通道与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在给予抗休克治疗后,A组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B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统计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70例患者上尿路结石清除率为91.43%(64/70),B组为85.71%(60/70),A组上尿路结石清除率较B组高(P<0.05).两组术前肌酐、尿素氮、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及术后1d,两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B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P<0.05).术后7d,两组肌酐、尿素氮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有15例患者出现高热,A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肾功能损伤小,结石清除率相对标准通道较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对比剂剂量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某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A组对比剂剂量小于100ml,B组对比剂剂量大于100ml,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和术后7d肾功能检查中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各项指标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造影前肾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肾功能检查指标差异明显,对比剂肾病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两组间肾功能检查指标差异缩小。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使用的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有一定损伤,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改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围手术期血小板的输注.方法 将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准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n=45)分成A、B两组,A组(n=23)术前注射rhIL-11 50μg/(kg·d),共10天,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变化、榆注情况、术后血小板增高发生率、肝酶学指标(AST、ALT,TBIL、ALP、LDH、PT)变化、肾功能指标(BUN和肌酐),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血小板基数值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A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B组,A组血小板输注频率及输注量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血小板增高发生率A组12.5%,B组16.2%,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各项肝酶学指标恢复未受影响;门静脉血栓形成率A组18.6%,B组21.4%,均无统计学差异;液体潴留,红眼、关节痛、头痛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结论 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应用rhIL-11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围手术期血小板输注量,对术后肝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烷和异氟烷麻醉对严重骨折术后肾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严重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设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采用七氟烷麻醉,观察B组采用异氟烷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水平值进行检测,观察检查结果差异,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观察A组和观察B组在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七氟烷和异氟烷麻醉对严重骨折术后肾功能损伤的作用进行分析,七氟烷和异氟烷对患者肾功能均没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郭桂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61+63-61,63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利尿药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采取卡托普利联合呋塞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A组,将采取卡托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9%,显著低于B组47.6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呋塞类利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对于肾功能较差及糖脂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卡托普利联合呋塞类利尿药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尿酸及血肌酐水平;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尿酸及血肌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尿酸及血肌酐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及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叶远容 《海峡药学》2016,(10):214-215
目的:研究分析大剂量应用庆大霉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合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庆大霉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24例。 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14天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以及24h尿液情况,并比较。结果 A组肌酐以及尿素氮情况明显高于B组肌酐以及尿素氮情况;B组24h尿量明显高于 A组24h尿量情况;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综合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措施,对于大剂量应用庆大霉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预置输尿管支架对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患者降低泌尿系梗阻发生率和保护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宫颈癌 (ⅠA 期、 ⅠB 期和ⅡA 期) 患者 81 例, 分为 2 组。观察组 39 例于放疗定位前预置输尿管支架并带管放疗; 对照组 42 例采用常规补充放疗, 不预置输尿管支架。观察 2 组肾积水、 肌酐、 尿素氮情况, 记录包括发热、 感染、 腰痛、 肾区叩击痛、 放射性膀胱炎等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肾积水总发生率 (10.3% vs. 33.3%) 和轻度肾积水发生率 (5.1% vs. 21.4%) 少于对照组 (P<0.05); 2 组中度和重度肾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 [(116.9±43.0) μmol/L vs.(170.8±68.4) μmol/L] 和尿素氮水平 [(5.4±1.9) mmol/L vs.(7.7±2.5) mmol/L]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除观察组尿素氮外, 2 组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留置输尿管支架期间发热、 感染、 腰痛、 肾区叩击痛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患者预置输尿管支架可以防治输尿管梗阻, 保护肾功能, 该方法有效、 安全、 可行,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3月一2011年3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82例(A组),糖尿病肾病患者114例(B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及历一微球蛋白水平。结果A组和B组血清光抑素c、血肌酐、尿素氨和卢:一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B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卢:一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估意义较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3):327-330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6例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153例)和B组(1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饮食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治疗,入院后给予瑞格列奈片1 mg,口服,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口服,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尿微量蛋白)、舒张期左心室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舒张期左心室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舒张期左心室厚度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血肌酐、尿微量蛋白显著低于B组,B组舒张期左心室厚度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血尿酸、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氨氯地平与瑞格列奈联合氯沙坦钾治疗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但瑞格列奈联合氨氯地平在降低尿微量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瑞格列奈联合氯沙坦钾,瑞格列奈联合氯沙坦钾在延缓左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方面优于瑞格列奈联合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损伤指标变化,观察黄葵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出现肾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126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2例(A组)、1级高血压36例(B组),2级高血压30例(C组),3级高血压28例(D组)对比肾功能指标即血肌酐(Cr)、血尿素(Urea)、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差异,对高血压2级和3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葵胶囊治疗组各29例,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26例中19.84%(25例)血尿素高于正常,8.73%(11例)血肌酐增高,NGAL增高占32.5%(41例),Cysc增高达50.8%(64例),且在一级高血压就已经出现Cysc增高。结论:在1级老年高血压病就已出现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其中NGAL较Cr、Urea敏感,发生改变较早,而Cysc出现改变较其他指标更早、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本院确诊既往无糖尿病及肾病病史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分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比较两组血糖、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变化与临床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增高者预后差.结论:早期检测患者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对监测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把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合并高血压患者93例归入A组,无高血压患者82例归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脉压的变化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A组为32.3%,显著高于B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肌梗死后血压下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血压正常者高,近期预后差,故高血压是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各34例,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2组患者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1),贝那普利组血尿酸无明显下降(P>0.05).氯沙坦组无干咳等不良反应,贝那普利组有6例出现干咳.结论 联合应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压,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氯沙坦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对合并尿酸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A组)、HbA1c增高组,HbA1c增高组又分为两个亚组:HbA1c≤7%(B组)及HbA1c>7%(C组),分别检测3组肌酐(Cr)、尿素氮(BUN)、Cys-C情况。结果 B、C组Cys-C水平均高于A组(P<0.01),C组Cys-C水平均高于B组(P<0.01);而各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bA1c、Cys-C有助于了解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 C检测糖尿病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09年 3月至2011年 3月本院收治的 1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 82例 (A组 ),糖尿病肾病患者 114例 (B组 ),同时,选取 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 3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以及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和 B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以及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B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高于 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 C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1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收治于2019年4月—2020年10月,随机分组,A组与B组各65例,A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24h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时,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 2 4 h动态血压负荷程度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6例 ,作 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 2 4 h尿 β2 - mg、尿 m A1b、尿 α1- mg、血 β2 - mg、血肌酐测定 ,按血压负荷程度分为收缩压负荷程度 <30 %组 (A组 )和 >30 %组 (B组 ) ,舒张压负荷程度 <30 %组 (C组 )和 >30 %组 (D组 ) ,比较收缩压负荷程度两组间、舒张压负荷程度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A、B两组相比 ,C、D两组相比 ,尿β2 - mg、尿 m A1b、尿α1- mg、血β2 - mg、血肌酐(Cr)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血压负荷程度增加 ,肾损害指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