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研究泥石流灾害对藏东南地区的影响和危害,利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泥石流物源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及特征分布分析,将所有物源分为八类,得出研究区泥石流物源分布不均匀,物源分布主要受地震、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层岩性、海拔高程、地形坡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将该地区泥石流分为冰湖溃决型、冰雪消融型、冰雪消融和降雨混合型、降雨型、冰崩雪崩型泥石流五类,从中各选取一条典型泥石流沟,并从物源角度进行了阐述,得出除沟道堆积物外,分布在泥石流沟中上游的其他物源补给不同类型泥石流呈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地震和2010年8.13、8.19暴雨使龙池镇龙溪河两岸山体暴发了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为分析此次泥石流暴发原因,以冷浸沟泥石流为例,通过对冷浸沟的地形、水源、物源条件的调查分析,计算了该泥石流流速、峰值流量、固体冲出量等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了冷浸沟的危险度,得出泥石流的危险度为0.52,属于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10日,草坡磨子沟暴发特大规模泥石流,造成岷江堵塞并淤埋都汶高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研究此次泥石流堵河特点并预测未来暴发泥石流堵河的可能性,通过分析该沟基本特征,探讨了汶川震后沟内地形地貌、降雨条件及物源变化对泥石流暴发的影响;分析了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不同堵河判别公式计算结果,得出在不同暴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可能引起的堵河情况,进而预测了该沟的堵河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震后沟内形成超过7×106 m3的固体物源储量,沟道内形成了大量堵塞体,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暴发泥石流;草坡磨子沟在暴雨频率小于5%时暴发泥石流便可造成堵河事件。  相似文献   

4.
椿芽树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都江堰龙池镇为例,针对强降雨导致大规模泥石流群发问题,探讨了泥石流发生条件与特征,基于椿芽树沟泥石流沟实地考察与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沟床、物源、水源条件三个主要控制因素是泥石流暴发的诱因,为防灾减灾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磨西河流域坡面泥石流的危害,基于现场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研究了坡面泥石流物源及形成机制,发现覆盖层表土流滑、层内滑动、基覆界面滑动形成主要下蚀物源,沟道岸坡滑塌形成主要侧蚀物源,坡面泥石流具有流速大、单次堆积厚度小的运动堆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磨西河流域坡面泥石流发育演化的动态过程,即初始期、发展期、衰退期、停止期,近一步明确了其阶段性动态暴发特征,并建立了基于下蚀系数的总储量、动储量的简便计算模型,提出了针对不同泥石流沟发育阶段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打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其静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鸣  唐川  付荣  程磊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8):104-106,103
都江堰市龙池镇水打沟于2010年8月13日强降雨作用下暴发了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并堵塞龙溪河,基于灾害现场调查,结合汶川"5.12"地震震前、震后及"8.13"暴雨后三期影像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三个基本条件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动静力学参数,分析了泥石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荷叶正沟为九寨沟的一级支流,发育有3条支沟,其中#3支沟曾于1948年发生过泥石流地质灾害,对沟口60户310多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查明其形成条件、泥石流动静力学参数等显得特别重要。通过现场沟谷调查、试验,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降雨条件,计算得出了其动静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得出荷叶正沟为一条百年一遇的低频粘性泥石流沟,是一条中等危险性泥石流沟,可为泥石流的防治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望谟县北部2011年6月6日普降暴雨(200年一遇)并引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居民生活及交通造成严重损害。通过分析打易镇打便沟泥石流的现场调查资料,从物源、地形、降雨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研究了泥石流的灾害特征和形成机理,对流域内滑坡型泥石流提取重要地形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泥石流暴发的最小滑坡面积比例并拟合出临界暴发曲线,为泥石流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汶川地震强震区七盘沟堰塞湖为例,通过野外调查、现场测量,分析了"7.10"泥石流暴发时6个典型堰塞体的溃决特征,给出了堰塞体溃决类型及其溃决后的水动力特征。结果表明,6个典型堰塞体失稳主要以漫顶溢流破坏为主,溃决流量最大值达404.9m3/s。进而确定了堰塞体溃决后泥石流的启动条件,结果可为泥石流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泥石流的启动及运动过程,以栾川县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为例,基于堆积体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指标,利用PFC2D模拟软件对其启动及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运动速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研究了崩滑松散碎屑堆积物质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强降雨是柿树沟沟内松散堆积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触发因素;中雨工况下,地表径流的冲刷力仅对堆积体表层有影响,但堆积体整体形态基本无变化;暴雨工况下,泥石流沟上游的洪水迫使土石颗粒脱离堆积体表面,后缘表层土体首先开始运动,产生的推挤力不断推动前方堆积土体向前运动,坡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暴雨时间越长,堆积土体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也越大,最终导致堆积体发生连锁式破坏,形成泥石流。  相似文献   

11.
王杰  杨宏伟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9):141-143,15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及东西准噶尔盆地等硬质岩裸露地区频繁暴发泥石流,究其原因与粗粒花岗岩自身易遭到物理风化有关。以哈密市天山故乡河流域三道沟左岸黑石沟花岗岩裸露地区为例,黑石沟特殊的地形条件(高差大、沟床比降大、沟道内存在两级高度6~8 m的跌水坎)、粗粒(粒径达0.5~2.0 mm)花岗岩易温差风化及夏季(6~8月)降水集中、降雨历时较短、降雨强度大是形成泥石流的充分必要条件。根据泥痕断面法和雨洪法判断历史上黑石沟内曾暴发多期泥石流,重点探讨了最为显著的两期泥石流侵蚀、输移、堆积的活动特点及泥石流堆积物粒度特征及流体性质,发现该沟泥石流为典型的低频稀性水石流,潜在危害性大,应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都江堰市龙池地区泥石流堆积扇的危害程度,实地测量了龙池地区36条已暴发的泥石流沟的堆积扇几何数据,分析了泥石流成因及堆积扇的特征,研究了泥石流堆积扇在堆积过程中的应力特征,得出了龙池地区泥石流堆积扇堆积长度、厚度和宽度等预测模型,并计算出龙池地区泥石流的屈服应力τ约为241Pa,沟口泥石流停淤深度hx0和hy0约为2.4m,与研究区野外观测数据相符,为强震区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13水打沟滑坡型泥石流危害严重,为此有必要分析研究滑坡起动条件及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前期降雨条件,以便为预测滑坡型泥石流奠定基础。针对水打沟处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和2010年8月13日的暴雨条件,从静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滑坡堆积体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起动条件及斜坡松散堆积体其失稳条件时的地表径流水深,得到了水打沟8.13泥石流形成前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时的前期降雨量、降雨强度及泥石流爆发时间等,可为经历过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的同类冲沟滑坡及泥石流预测、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理论模型出发,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对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周缘地区诱发地震危险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的结构体系及其开发流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诱震危险性概率模型构建子系统,待评工程诱震危险性概率预测与评估子系统及其相应功能模块的开发,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