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并指导施工的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公园建设(第一标段、第二标段)、望和公园荣获"北京市2015年度园林绿化精品工程",园博园古民居南区绿化景观项目荣获"北京市2015年度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公园建设的第一标段和第二标段分别由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北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道路工程为依托,阐述了范崎路道路工程设计以雁栖湖整体环境为依托,结合周边高端片区的开发,充分展示了示范区道路工程坚持"经济合理、生态环保、人文关怀、路景结合"的设计理念,论述了范崎路道路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总结了设计心得体会,对类似工程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规划目标,是以雁栖湖为核心景观资源,重点通过整合盘活,改善提升雁栖湖周边现有国有建设用地资源存量,建设湖光山色优美、人文特色突出、生态环保高效、服务设施一流的高端国际会议聚集区和高品质文化休闲胜地,为北京举办国际首脑峰会、国际组织高端会议会展等活动提供服务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宜人的旅游休闲环境。从2010年2月正式启动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到  相似文献   

4.
杨艺鹏 《山西建筑》2011,37(26):37-38
以北京某文化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空间·生态·文脉·人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建筑与景观结合,努力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健康、低碳环保、人文的理念,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绿洲。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五缘湾感恩广场原现状,开放性空间布局松散,广场设施风格不够统一,植物景观整体效果差,文化内涵缺乏独特性。基此,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实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三大策略以提升改造,使之成为厦门城市形象与地域人文的代言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阐述景观设计要素与原则,构建景观情境化营造方法,在汨罗新市镇古城滨江情境化景观设计中,以传承历史,重塑人文魅力为设计理念,提取自然与人文元素,挖掘历史传说,以传统建筑及其朴素淡雅风格,呈现地域性表达;设置滨江亲水空间、步道,体验城市"慢生活"。为当今景观设计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本项目独特的高度与定位,雁栖湖国际会都的总体规划和景观生态环境设计被赋予新的机遇和挑战,得以探索这一个国家级会议接待中心项目在实现功能,生态和美学之外的场所意境与文化意涵。1从理想到理念雁栖湖国际会都位于北京雁栖湖西侧半岛,占地约57hm2包括大型的国际会议中心,精品度假酒店,以及12幢贵宾别墅等设施,定位为国家级会议接待中心。作为国际会都的首期启动项目,2014年的APEC峰会让雁栖湖国家会议接待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站在一个更宽广的平台上被关注与探讨。AECOM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和景观生态环境的设计,这也是AECOM在中国市场,以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
南宁市城市广场绿化管护是市园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城市广场绿化的设计与管理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南宁市城市管理的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广场绿化管护水平,巩固"中国绿城"品牌形象,按照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南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打造城市广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十分必要和迫切。笔者以金湖广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阐述了城市广场绿化景观提升的必要性,以供城市广场绿化工作者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乡镇道路绿化改造方法仍在研究,绿化设计缺少对生态和文化的整体把握,为此提出将生态结合文化进行景观设计的理念,即是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生态修复为基础、文化传承为内涵进行绿化改造,应用景观设计的方法,综合运用生态理念和美学理论修复乡镇道路建设时遗留的环境问题。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的广德大道为实例,以生态结合文化进行绿化设计为景观提升理念,构建反映乡村地域特征、自然特征和时代特征,提炼地方精神,延续地域文脉内涵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0.
立足景观生态原理,面向LA专业培养,在论证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生态规划NPH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教学、类型教学、案例教学、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概念设计实践以及生态性评价教学六大环节为主体的景观生态教学体系,倡导形成生态原理教学、生态设计理论教学与生态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三者有机统一的"理论 案例 概念设计"的创新模式,构建与LA专业培养相匹配的景观生态教学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内路网规划为"大环-小环,一主多副"结构,园区内主干路一期实施分别为范崎路、南环路、北环路,规划东环路暂不实施。本文以先期实施的三条主干路及其相应的市政配套工程为例,浅谈一下生态示范区市政工程设计理念和环保技术应用情况,以资借鉴。范崎路是雁栖湖西岸的一条重要的交通主干路,起点为现况范崎路跨京通铁路桥北侧桥头,终点为柏崖厂大桥,全长4.8公里。设计为城市主干  相似文献   

12.
肖佩 《城市住宅》2021,28(10):178-179
蜀都大地因水而生,孕育了历史悠久并充满文人雅致的西蜀园林,在新时代构建全域公园城市体系的命题下,其造园艺术在当代城市景观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探寻西蜀园林与城市生态理念和人居环境的契合点,分析西蜀园林艺术运用于当代景观设计面临的局限和问题,进而从生态意境构建、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植物配置以及人文哲思等方面,取之象外,将其造园艺术融入当代城市景观构建和环境建设中,进一步探索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并对西蜀园林进行时代传承和发展,从咫尺园林走向美好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认为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亟需建设特色鲜明、服务一流的高端国际会议区,将其作为国际交往的服务平台,经商议决定于2010年启动建设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实践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建设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全过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展现了中国在"低碳、自然生态、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主社区的高品质需求成为了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中海金石公馆项目的设计研究,提出了四大设计理念:延续的城市,融合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社区;地域性景观特色的社区;公私平衡、安全可靠的宜居社区。以期实现生态·人文·价值的和谐共生,为城市高品质居住社区设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雁栖湖精品酒店 设计单位:AECOM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 设计理念: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轴线、景观相映衬 精品酒店位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中心的东面,紧邻雁栖湖,定位为体验自然生态特色、兼具会议及度假休闲为目地的高端精品酒店.酒店规划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注重景观中轴线.  相似文献   

16.
当前现代科技园景观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缺乏、多元文化融合较差等问题,以柳州市鲁板科技园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深入分析了科技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主题营造,以期为创造生态自然、人文共享、情感回归"宜研、宜产、宜居、宜憩、宜品"的现代科技园景观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雁栖湖山清水秀,良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北京近郊独特的地理人文风情。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在这里拉开帷幕。为应对峰会对周边整体环境的高端需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4设计所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在现状的基础上对会址区域21km2内的总体规划景观效果进行综合提升设计和整合。项目涵盖总体景观提升、现状建筑改造规划导则、岸线设计、照明系统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城市家具及市政设施的更新、公共艺术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调研,凭借对陕南山区乡村聚落的实地踏勘,解析传统聚落景观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等理念上的特质表现,详细叙述陕南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传统特征,以及如何演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延续传统聚落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现终结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冯萤雪  ;李桂文 《新建筑》2014,(4):150-153
矿业棕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应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鉴于此,其规划设计应探求新的基础理论,即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并遵循三个理论分别倡导的理念: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理念:景观成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复杂整体的有机规划设计理念。以此为指导的矿业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方能符合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确保矿业棕地景观生态恢复的实现和矿业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