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新业务法(1)命令MODST:D=K'8851234,P=0,NS=CFU-1;∥给用户原号码8851234加CFU新业务ADDCFDATA:DN=K'8851234,CFR=NRCF,CFDN=K'8854321;∥用命令激活呼转至新号码8854321(2)优点1无需添加任何新硬件;2可应用于所有的08机版本。(3)缺点1受交换机最大元组数限制,因此改号的用户数不能太多;2原号码因使用新业务,所以仍在产生费用;3用户因听不到改号通知音而总是拨打原号码,所以原号码总是不能尽快置为空号;4停机用户、不占设备的小交引示号用户因不能登记呼叫前转新业务而不能应用此方法。2.增加失败处理法(1)命令1CHG…  相似文献   

2.
朱青 《电信快报》2002,(1):26-28
1概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当用户搬迁或某个大公司由于交换机扩容使原来的号码改变时,他们总是希望能保留原来号码。因为这些号码与交换机的设备号码不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实现该项业务比较困难,现在可以通过智能网实现移机不改号业务。定义:(1)被叫号码(DN_B):即移机用户,也称固定号码(ANFE);(2)路径号码(RN_B):用于将呼叫转送至移机用户所在的交换机,只存在于交换机中。在S12WR1A版本中,通过智能网实现移机不改号业务主要有查询释放(QOR)和所有呼叫查询(ACQ)两种方法。1.1查询释放(QOR)…  相似文献   

3.
《通信世界》2003,(11):46-46
1.号码携带业务:当一个电话用户改变其电话号码后仍然可以使用他原有的电话号码。例如有人呼叫用户的移机前号码时,智能网能够主动将该号码翻译成为移机后的新号码,并进行接续;当有用户拨打移机改号用户的时候,通过播放提示音告知用户移机后的新号码。该业务具有时间限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电信技术》2012,(7):97-97
近日,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信北邮)成功中标中国移动改号业务平台一期工程项目。改号业务是通过将用户原号码和新号码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客户业务使用和服务延续性的业务,其功能可以实现原号码对应的客户资料不丢失,还能接收到发给原号码的语音、短信、彩信,并在原号码被叫时主动通知主叫客户已更改联系号码,充分实现了客户与亲友联系的不间断。  相似文献   

5.
现网的传统固话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后,通过SHLR实现用户逻辑号码在交换机上不受号段限制的自由放号和灵活的智能业务签约。为在IMS引入后能顺利承载现网传统固网的各种业务,制定了用户编码方案,并结合编码方案对现网业务继承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业务发放的数据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网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后,通过SHLR实现了用户逻辑号码在交换机上不受号段限制的自由放号和灵活的智能业务签约,为在IMS引入后能顺利承载现网各种业务,制定了用户的编码方案,并结合编码方案对现网业务继承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业务发放的数据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岳燕 《电信技术》2001,(12):33-35
当用户申请跨局移机或由于其他因素而改号时,有些局采用外接改号通知音设备来对用户送改号音,这对于没有改号通知音设备的S12407.4版局来说,运用S1240中的这项功能来实现这种动态改号通知音的发送,就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节约投资,也为我们自己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吴同 《现代通信》2000,(2):24-25
1999年3月,香港各移动电话公司开始推出移动电话号码可携业务(MNP),也就是手机改网不改号业务,从而引发了当地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的六家公司之间互相争夺用户的价格大战。至于本地电话号码可携业务(LNP,也就是市话移机不改号业务或市话带号移机业务)早在几年前已在香港实现。这些都是智能网业务中的通用个人通信(UPT)的具体应用。 众所周知,每一所电话交换局的容量以万门局最为经济合理,采用4位数字作为该局的电话号码已足够满足万门用户的需求(由于0和1等特殊业务占用号码资源,所以万门交换机的实装用户数不…  相似文献   

9.
中原油田通信专网主要采用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08-B型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其配置为1个AM/CM(16模块)+1个UTM(4000L+480DT)+1个USM(2000L)+1个RSM(4000L),其后台终端软件型号为V610R001。前不久,中原油田通信专网的部分用户搬迁,电话号码须改为它局号码。因此,需对拨打该局改号用户的本局、局间电话送改号通知音。该局现使用语音邮箱系统(已为每一个改号的用户分配一个语音邮箱,各自的邮箱里已录有针对自己的改号通知音)与114、126合用一个排队机,通过2个2M系统(60路)与C&C08-B型交换机相连,组网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程勇 《现代通信》2000,(1):15-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信业务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强,其中号码可携带业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业务,这项业务主要是企业、团体。商业机构或个人在迁移地址后仍使用原来的电话号码,避免再进行广告宣传等活动。香港从1995年就开始开展号码可携带业务,运用比较普遍。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才刚刚起步。本文介绍号码可携带业务的概念和类型及国内、国外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运用。 一、号码可携带业务的概念 号码可携带(NP)业务又称为移机不改号业务,即一个用户拥有永久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11.
NP业务渐行渐近号码携带(Number Portability,NP)一般称为移机不改号业务,即当用户移机后仍可使用原来的电话号码。根据欧盟规范,号码携带(Number Portability,NP)业务是用户在保留原有的电话号码的基础上,可以从一个运营商的网络转向另外一个运营商的网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实行“电话号码可携带”的综合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 前,中国的电信市场正处于剧烈的变 革之中,3G 时代即将来临,全业务 运营商即将诞生,新《电信法》即将出台, 这些都将影响到整个市场的格局。而用户 对电信业务种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更迫 使运营商们无不施展浑身解数打拼市场, 其中号码可携带(Number Portability,NP) 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号码可携带 业务也称为移机不改号业务,即用户拥有 永久的电话号码,称为可携带号码。当用 户移机后,仍可使用原来的电话号码。此 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避免了移机后必 须更换电话号码及相应带来的诸多麻烦。 号码可携带的业务…  相似文献   

13.
日本NTT公司试办一种称为“捣乱电话拒接”的新业务。当用户收到捣乱电话后,可以操作其电话机拒接。始发此呼叫的号码由电话局记录在案,以后,再有这个号码的电话呼叫,电话局就会自动地代替用户以明确的语言表明拒接。 这项业务只局限于部分城市,尚未全面铺开。目前向东京、大阪和名古屋那些受捣乱电话困扰的用户开放。这项新业务无需改变用户原来的电话号码,未被设置为捣乱电话而登记的号码照常可以接收。用户可以随时撤销原先登记的号码。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背景音业务的特征,然后从触发方式、智能签约用户如何使用该业务以及该业务对话路路由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背景音业务的三种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交换机IVR方案更适合目前的网络现状以及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结论,并以一个成功案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紧急呼叫是指在紧急状况下,用户通过拨打紧急号码进行呼救,运营商向其提供无偿呼叫服务。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业务的流程是用户购买一张SIM/USIM卡,进行开户登记(即运营商在网络中输入该用户的签约信息),充值后即可使用业务。  相似文献   

16.
王琼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3):71-73
混合放号业务是固网运营商为防止客户流失而开放的一项增值业务。实现该业务是通过在固网中引入SHLR网元,将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相分离,使得用户的逻辑号码不变,而物理号码随着端局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物理号码对客户是透明的,因此混合放号能够让固话用户在辖区内任意移机而保持用户的使用号码即逻辑号码不发生改变。介绍利用SHLR对NP(移机不改号)业务进行改造,将NP的呼叫路由从SSP改为指向软交换,从而将NP业务割接为混合放号业务。  相似文献   

17.
杨海英 《现代通信》2006,(10):53-55
传统固定网络运营商因为移动电话分流、低端用户大量增加等原因,造成ARPU值不断下降。而且业务的创新和提供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业务综合化、独特化、个性化的要求,不能提供很多新业务,如彩铃、移机不改号等。因此,固网运营商纷纷开始计划利用智能网,通过引入多业务平台和多专业网灵活接入,为用户快速提供专业网内和跨网络组合的丰富业务。本地网固定电话号码的编号方案选择直接关系到交换机局数据的设置、各支撑系统的数据设置和业务流程的确定,因此需要在网络建设之前尽快明确。固网网络智能化的实现原理固网智能化采取类似移动交换机…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2008,32(20)
据悉,近日中移动已经在内部召开会议,要求相关TD手机企业配合其“三不原则”,即未来G网用户过渡到TD网络“不改号、不换卡、不登记”原则。不改号即GSM用户加入3G网络后,可以保留原来号码;不换卡即用户可以把其G网SIM卡,直接插到TD网络的U-SIM卡卡槽中使用;不登记即用户不需要到营业厅去办理,可直接在网上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用增设计算机平台及用智能网来实现移机不改号的设想及原理,并讨论了用户自动小交换机(PABX)用户移机不改号及 ISDN 用户移机不改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重庆通信业》2005,(4):65-65
一项新业务为既想享受联通CDMA网络的优质服务,又担心改号后接收不到拨打原来GSM号码的来电和短消息的联通用户带来了好消息。最近,浙江联通将为130、13l、132的GSM用户转网使用CDMA网络提供一个最方便的换号辅助业务——智能换号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