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坚 《环境工程》2015,33(7):105-108
利用排放因子法和浓度实测法,研究厦门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2013年移动源、植物、工业源排放VOCs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7.0%、33.9%、19.1%;同时,植物排放的稀烃比机动车高1倍;利用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特性研究了本地区光化学污染过程;揭示了本地区植物排放的VOCs比移动源和本地工业源更容易产生光化学污染的特点以及O3的区域传输特征,提出优化树种减少光化学污染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特征容量     
以某一反映环境质量的特征指标作为环境目标,某水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容量称为特征容量。 特征容量是由水体特征目标、水体环境特征、污染物特征决定的,仅反映水体稀释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大小,不反映水体输移容量的大小,是一个特征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空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市8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和一个清洁对照点位2004年全年小时浓度为基础数据,研究了沈阳市空气PM10、SO2和NO2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及综合污染指数(API)等空气污染特征,并用1995~2004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空气污染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季节特征,环境空气质量在1995~2004年期间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理论定义气象干旱事件,并获取了描述干旱事件特征的三个变量: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指数函数和伽马函数分别用来拟合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边缘分布,Clayton Copula函数用来构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常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双变量的频率分析方法探讨55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事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 (2)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较严重的干旱事件通常持续更长的时间;(3)鄱阳湖流域和长江干流下游的北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的中北部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对径流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光明新区典型下垫面的径流雨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降雨特征和下垫面参数对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s)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共同影响着污染物EMCs,而且污染物EMCs随雨前干旱天数、平均雨强和车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随着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汇流面的增加而下降。(2)雨前干旱天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车流量是影响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参数。(3)污染物的冲刷规律存在一个临界雨强,当降雨强度小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冲刷和溶解为主,污染物浓度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升高;当大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稀释为主,随着雨强的增加,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公园植被浅沟中SS的累积和冲刷规律的临界雨强(或范围)介于0.15~0.49 mm/min。该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评价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是全面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独立的法律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两方面关系。这是环境法与大多数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全部内容的其他部门法的明显区别,也是其所具有的显著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由于环境法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既要防止人对环境的侵害,又要防止对他人环境权益的侵害,为此其调整的范围相当广泛。1.1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环境都是环境法所要保护的对象。从目前环境法的规定来看,其所保护的对象大致有三类:一是自然环境要素,比如空气、水、土…  相似文献   

7.
双鸭山市采暖期污染较重是因为采暖期燃煤量大、低矮分散的面源多的缘故,同时气象因素及地形特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采用2005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双鸭山市气象特征及地形特征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得出空气较稳定的取暖期和具有山风、谷风、局地环流的地形特征是形成双鸭山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针对地形特征及气象特征对双鸭山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0  
近地面层臭氧(O3)研究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随着汽车尾气排放NOx和碳氢化合物的增加,在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导致低层大气中O3浓度明显增高,面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威胁,开展环境空气中O3监测与分析对防治大气污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2003年6个月的臭氧(O3)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对山东大学校园内O3浓度的频率分布、日变化、月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O3小时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频率为96.88%;O3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下午浓度较高,上午和夜晚较低;O3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这与辐射强烈,温度高有关;天气条件也影响O3浓度,一般晴天时O3浓度高,多云、阴雨天气O3浓度低.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环境规划中,很少考虑到非线性特征对环境投入的效益影响.以国内外目前主要3类水环境规划为例,研究了环境投入与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对每一类环境规划,环境改善均随投入的增加而迅速减少.由于传统的环境管理或规划在选择下一种措施之前总是将大部分费用投入到前一种措施中,因此传统的环境管理或规划忽略了环境系统有关的非线性特征.应将有关费用投入以保证下一步措施获得最大的环境改善.与传统的环境管理或规划相比,这种考虑环境系统有关非线性特征影响的投入策略可以达到用较少的经费获得迅速的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自然资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本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08-318
本文简述了鄱阳湖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但洪、枯水期湖水面积变化很大,枯水期由众多的子湖泊组成。它是一个过水性湖泊,年均迳流量高达1457×108m3,然而年际和月际变化很大,对长江水量调蓄作用不大,也不适时。总体水质良好,但已受到污染。鄱阳湖是本地区的日照时数、水体蒸发量和风能高值区,是气温调节器。鄱阳湖生物资源丰富,形成了完整的水域生态系统和水陆交替的湖滩草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张八岭地区的褶皱、断裂构造活动特征、形成序次关系、动力作用方式等.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测区构造发生、发展以及定位机制。  相似文献   

12.
翟增秀  孟洁  王亘  翟友存  曹阳  邹克华 《环境科学》2018,39(8):3557-3562
为研究有机溶剂使用企业挥发性恶臭有机物排放特征以及识别各企业恶臭特征物质,测定了南方某工业区内典型溶剂使用企业挥发性恶臭有机物(VOCs)的排放成分.结果表明,不同企业间物质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企业不同工艺流程物质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汽车制造企业:面漆喷涂车间排气筒醇类(21.87%)和酯类(21.62%)是重要的VOCs排放种类;面涂烘干车间芳香烃(41.14%)排放比例最高.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喷涂排气筒酯类(67.99%)是重要的VOC排放种类.涂料生产企业:两家涂料企业酯类物质排放比例均是最高,但1号涂料企业芳香烃(24.37%)排放比例较高,2号涂料企业酮类(18.88%)排放比例较高.印刷企业主要是醇类物质(99.32%).制冷设备生产企业:烷烃排放比例最高(83.01%).结合物质浓度和阈稀释倍数,初步识别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芳香烃(甲苯、乙苯、苯乙烯)、醇酮类(乙醇、甲基异丁酮、2-丁酮)为有机溶剂使用企业恶臭特征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海岸沙漠与干热沙漠的环境特征。方法 基于对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典型环境要素的极值、月变化、累计作用日和日变化等的对比研究,掌握2类沙漠环境特征的差异。结果 湿热海岸沙漠常年高温年平均气温接近30℃,最高气温达到47.2℃。干热沙漠环境月温度变化明显。湿热海岸沙漠环境高温累计作用时间长,日最高温超过35℃的天数为190d。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湿热海岸沙漠湿度比干热沙漠高约10%,因此湿热海岸沙漠更容易出现结露的现象。湿热海岸沙漠月辐射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干热沙漠在冬季月总辐射急剧降低。2种沙漠环境的年均降水量均较小,海岸沙漠环境略大于干热沙漠环境,干热沙漠环境年降水量波动不大。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海岸沙漠环境降水量年分布差异极大。结论 湿热海洋大气作用下的海岸沙漠环境酷热,且高温持续时间极长,湿热海岸沙漠环境中使用的产品需加强耐极端高温和长期高温的环境适应性设计,高分子材料更易变形。相比于干热沙漠,湿热海岸沙漠湿度更高,更易出现结露的现象,金属材料更易发生腐蚀。湿热海岸沙漠总辐射比干热沙漠高,高分材料易发生老化,寿命降低。受海洋气候影响,海岸沙漠降水量年分布差异极大,湿热海...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PM10中元素的浓度特征和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天津市大气PM10中元素的浓度水平和污染元素的来源,在天津市布置了7个采样点,获得了风沙季、非采暖季和采暖季19个元素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Ni、Pb、Cu、Cr是PM10中的主要超标污染元素;K、Ca、Na、Mg、Al、Si、Fe、Ti等8种元素是PM10浓度的主要贡献率元素(92%);19个元素的富集系数风沙季明显低于非采暖季;Co、Cu、Zn、Br、Pb五个元素各季和各站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人为源贡献大于自然源,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元素。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汇总京津冀区域内107个地面站的气象资料,利用14时实测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资料对霾日进行判别,统计出各个站点1980~2008年中逐年及各月的霾日数.结果表明,北京、天津、河北霾天气整体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较为相似,且均呈增加趋势,非城区站点平均霾日数明显呈增加趋势,且与市区站点霾日数的差距越来越小.京津冀区域霾日数的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双峰特征,即夏季和冬季霾日数较高.空间分布表明,霾日数高值区主要位于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邯郸和邢台等地.多数站点霾日14时平均风速比非霾日低了1.0m/s以上,14时平均相对湿度则比非霾日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探明装修施工过程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潜在人体健康影响,以深圳市典型装修项目为例,研究了不同装修装饰工序中噪声污染及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同时展开了装修过程废物产生特性及其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拆改、木工与金属切割作业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其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与装修工人的职业健康,其中金属切割过程噪声最为严重,平均强度是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2类限值的1.6倍;②拆除工程产生的粉尘污染(PM2.5)、涂饰作业产生的甲醛以及油漆作业产生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严重超标,其中,ρ(PM2.5)是GB 3095-2012二级标准24 h平均浓度限值的2.1倍,ρ(甲醛)和ρ(TVOC)分别是GB/T 18883-2002标准值的2.6、2.5倍;③装修垃圾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表现为Cd > Zn > Pb > Cu > Ni > Cr > As > Hg,Pb是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其中塑料中w(Cd)、瓷砖中w(Zn)、PVC线管中w(Pb)与玻璃中w(Cr)平均值分别为1.5、432.2、6 026.0和288.0 mg/kg,分别是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的11.5、5.6、104.6与3.3倍.研究显示,PVC线管中的Pb是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污染物,应加强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回灌水刺激下生物膜在砂柱中的生长规律,并分析生物膜生长特征对堵塞介质典型渗流特征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实验方法,供给营养液刺激砂柱内生物膜生长,模拟入渗介质生物堵塞的过程,监测介质渗透系数的变化,并开展不同回灌时长下介质水分吸持实验和弥散试验,并对其内生物膜形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0~5h时,渗透系数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在回灌至18h前,渗透系数急剧衰减,水力弥散系数明显增大,水分吸持能力的变化并不明显;18h后渗透系数降低速率减缓,水分吸持能力明显升高,溶质运移过渡到以弥散作用为主导机制.综上,可将生物膜在介质内的生长分为三个阶段:菌适应期,接种菌体并未生长繁殖,单纯由于菌体的流入与流出引起渗透系数的变化;菌体大量生长繁殖期,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占据了部分介质孔隙体积;胞外聚合物大量分泌期,逐渐形成具有透水性的生物膜,生物膜的生长与回灌水提供的养分形成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丹东市大气污染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采暖季市区内SO2污染较重,沙尘天气和大风天气时PM10测值较大,尘污染较重,除夕燃放鞭炮造成SO2和PM10严重污染;燃煤锅炉是造成SO2污染的主要来源;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是大气污染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19.
炼焦工序颗粒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彦辉  赵亮  孙文强  叶竹  蔡九菊 《环境科学》2018,39(12):5359-5364
为探究钢铁企业炼焦工序各排放源颗粒物的排放特征,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使用崂应3012H自动烟尘(气)测试仪和安德森分级采样器对某钢铁企业炼焦工序的装煤/推焦、干熄焦排气、筛焦转运等环节的颗粒物排放源进行现场采样.将不同排放源的颗粒物分别进行了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排放源单颗粒分为富铁、富硅、富钙、炭质和烟气聚合体这5种类型,外观上主要呈多角块状、不规则层片、团状和絮状4种形态;装煤/推焦排放颗粒物的粒径集中在3.3~4.7μm,干熄焦排气为3.3~4.7μm和5.8~9.0μm,筛焦转运为4.7~5.8μm;炼焦工序各排放源颗粒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Si O_2、Al_2O_3、S、Ca O、TFe,质量分数分别为76.30%~81.30%、5.36%~5. 91%、3. 96%~4. 26%、1. 15%~1. 34%、0. 52%~1. 59%、0. 81%~1. 34%.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滇池流域5个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滇池流域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滇池流域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7℃,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0℃,冬夏温差较小,适于居住.滇池流域内,滇池沿岸的站点冬夏温差相对远离流域的其它站点要小.近40多a来,滇池流域冬、夏及年气温呈现年际振荡的变化分布,滇池流域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滇池流域的风向全年均以西南风为主,夏季滇池流域南、北部还受南风的影响,其西部受东风的影响,而东、东北部分别受东南、东北风的影响.滇池流域雨季主要从5月开始,夏季和年降水量较大的昆明、嵩明站均位于滇池流域主要风向-西南风的下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