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结合武汉市数字化流行病学智能分析系统剖析信息技术辅助智能流调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传统流调的弊端和信息技术辅助流调的变革进行阐述,采用问题对策解答法对信息技术辅助流调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论述。结果 信息技术辅助流调工作面临着传统思维的限制、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新事物对旧习惯的冲击、自建系统的定位等问题;可以通过因时制宜突破传统思维、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系统、系统设计更人性化、数据交换实现上下联动等方式让信息技术与流调工作深度融合。结论 信息技术辅助流调工作是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对传统流调工作是冲击,是挑战,更是机遇;信息技术与流调工作的融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多思考、多探索,多举措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磨合,让信息化技术最大程度在流调工作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宏观把控建设的关键点,微观细化功能实现及应用效果。本研究结合武汉市智能流调系统建设实践,总结了在需求设计、系统性能、数据安全、互联互通方面的建设经验。这些关键点在智能流调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建设的系统满足各种业务场景的使用,性能稳健,助力流调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历质量控制系统在病案首页质量监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传统工作流程的改造,利用病历质量控制系统、医生工作站、病案编目系统、数据核查工具Check、图像工作站、检验系统、病理系统等作为一个整体联合起来,实现对病案首页全方位的智能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病案首页填写缺陷,提出修改意见,实现高效的管理。结果:有效提高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超过一半以上的科室实现“零差错”,全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率控制在5%以下,首页填写质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下载2004年4-12月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将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对直报卡片的填写质量、报告时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7097例,直报卡项目填写齐全、完整且无逻辑错误的卡片数为6106张,占统计卡片数的86.04%;从医生诊断至审核卡片,平均需要4.86天。结论:实施网络直报,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机构报卡填写的质量不高,报告疫情的及时性需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乙肝等慢性传染病的报告比较混乱等。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管理体系,提高疫情报告人员业务水平,制订疫情报告工作的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苏枳调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苏枳调气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证候疗效、胃镜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镜下疗效效果明显。结论苏枳调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流行病学调查多用于常见疾病病因探讨和疾病特征分布描述,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源溯源和密切接触者判定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对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调过程中发现,受流调人员本身、被流调对象和公众对流调工作认知度等因素影响,个别病例的流调质量不高,病例溯源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工作受阻,直接影响疫情防控效果。笔者提出在今后工作中通过采取加强流调人员队伍建设、改进流调手段、开展公众普法宣传、及时进行经验总结等措施提高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流调质量,进而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疫情。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指胆汁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所致的胃黏膜炎症,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约占慢性胃炎的24.2%[1].实验已证实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明显的癌变趋势[2],本病目前尚无理想药物治疗.笔者于1999~2001年跟随导师运用胆胃并调法治疗本病56例,并与52例经西药治疗者进行对比,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Excel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将数据和注解混排的医院检验报告转变成可直接统计分析的数据库.方法 在Excel中创建工程文件"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库整理.xls",包括作为Microsoft Excel对象模块的工作表和模块代码窗口中的VBA程序.工作表包括①预先构建好的数据库框架工作表,名称为"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整理",准备存放导入的数据;②三张存放相应医院检验报告资料的工作表,依次命名为"生化室检查项目"、"尿蛋白"和"尿常规",为新建数据库的资料来源.编译、调试及运行VBA程序,进行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结果 "生化室检查项目"、"尿蛋白"和"尿常规"工作表中的数据被导出到"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整理"工作表中,数据库构建完成.结论 使用Excel VBA能快速将数据和注解混排的医院检验报告资料快速输出到已构建好的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Excel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将数据和注解混排的医院检验报告转变成可直接统计分析的数据库.方法 在Excel中创建工程文件"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库整理.xls",包括作为Microsoft Excel对象模块的工作表和模块代码窗口中的VBA程序.工作表包括①预先构建好的数据库框架工作表,名称为"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整理",准备存放导入的数据;②三张存放相应医院检验报告资料的工作表,依次命名为"生化室检查项目"、"尿蛋白"和"尿常规",为新建数据库的资料来源.编译、调试及运行VBA程序,进行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结果 "生化室检查项目"、"尿蛋白"和"尿常规"工作表中的数据被导出到"上海社区流调实验室数据整理"工作表中,数据库构建完成.结论 使用Excel VBA能快速将数据和注解混排的医院检验报告资料快速输出到已构建好的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0.
王柏杨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11):648-649
去冬今春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波及我国部分省区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人类过去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在疫情开始处理前一个月即组建了流调大队,集中封闭办公。对全市176例医院报告的SARS病例、疑似病例及SARS患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对120余例发热门诊可以发热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这次流调,更进一步体会到流调报告的重要性:流调工作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的核心手段其诊断治疗以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离不开流行病学的支持。上海,广东来的专家,省卫生厅流调检查组、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卫生部的技术官员及传染病执法检查组对成功的流调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Web定制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在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数据重复度较高的用来描述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的数据采集项,通过对业务过程建模分析,提取共有属性,进行业务过程重组,最终设计出普遍适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Web定制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探讨新兴信息技术催生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新需求、新场景,为信息技术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分析新兴信息技术在电子病历与疾病报告智能化解析、区域症候群监测、大规模疾病排查与辅助流行病学调查、多渠道监测预警、卫生应急状态下便携式单兵通信等多方面的探索性应用,阐释尚未形成体系的原因。结果/结论 提出未来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发展建议,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创新业务变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康复支持及普及力度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影响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脑卒中患者制定合适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完善社区康复工作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福州市7个社区进行抽样调查,自制量表,对每个社区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特征,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情况,伤残情况对脑卒中社区康复的影响,社区康复服务状况.结果 共调查福州市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3名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表现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其中只有420住患者接受过社区康复服务,超过半数的卒中患者享受不到康复服务.结论 目前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仍十分有限,康复意识需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传染病报告方式容易出现漏报、迟报、重报等问题,且手工填写容易出错,查询统计不便、工作效率低下。躲于此,设计了一套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对传染病报告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传染病报告电子化。该系统操作快捷、填卡规范、查询方便、统计准确,有效杜绝了传染病漏报、迟报、重报问题,提升了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设计面向知识服务系统的多维用户画像应用框架,基于医药卫生知识服务系统用户数据(包括注册数据、访问日志数据和百度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分析、主题研究、标签设计、标签映射与填充等方法构建用户画像,开发用户画像管理系统并以某用户为例进行画像的应用实践,为知识服务平台开展相关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知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分析提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应重视病例临床初步诊断和采集合格的便标本。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过程,接触史,实验室检测及采取的措施。结果脊髓灰质炎专家诊断小组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成人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病例。结论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责任感和报病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死亡报告卡的填写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完善填报质量.方法:进行死亡病例填报卡质量随机抽查,评出前三名和后三名,并按规定给予奖励或处罚.结果: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并健全死亡报告卡,填写管理制度是提高网络直报死亡卡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旨在选择一批安全、有效、廉价、农民迫切需要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去,因此其基线资料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江苏省课题组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的经验,以为日后类似调查、数据录入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在调查前先确定调查方案,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选择一批责任心强的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为调查员并进行严格统一培训以保证取得准确、可靠的一线调查资料。调查实施阶段进行了小范围小样本的预调查,随后的现场调查须在征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后进行,同时组织省级课题组巡视员进行巡视检查。调查结束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得数据,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双轨录入,录入完成后,对双份数据进行核对和逻辑一致性校验,最后再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真实情况,了解该病误诊、误报、重复报告等情况,客观反映呼和浩特市的病毒性肝炎的实际发病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010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9个旗县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部分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单纯型病例调查研究。收集2010年呼和浩特市地区各医疗机构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73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信息,在对应的医疗机构准确查找该病例肝功和血清学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随访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其中的11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流调访视,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2010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病毒性肝炎以乙肝和丙肝为主,分别占87.21%和11.70%;符合肝炎病例评价标准的病毒性肝炎诊断病例占调查病例(735例)的22.04%,病原携带者占69.93%,假阳性病例占3.67%,疑似病例占4.35%。在随访到的111例病例中,44例(40%)患者属于重复报告病例,67例患者属于新发病例。结论:呼和浩特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校正系数为0.13,2009年呼和浩特市病毒性肝炎校正发病率为21.41/10万。  相似文献   

20.
设计开发医院传染病、死因监测智能报告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交换。在介绍系统构建思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其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框架原理、客户端处理流程、上报卡片流程以及网络结构。实践表明本系统能够实现传染病、死因上报工作的全流程审核、质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