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活性深红染料的固色率、解决白地沾色牢度差的问题,将开发的具有高固色率和高沾色牢度的活性深红PRS用于棉织物和人造棉织物的印花。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分数达到5%(owf)时,活性深红PRS在棉织物上的固色率为90.75%;当染料质量分数小于2%(owf)时,活性深红PRS印花棉织物和粘胶织物的白地沾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5级;当染料质量分数超过6%(owf)时,其印花棉织物和粘胶织物的白地沾色牢度均能达到3~4级,比现有活性深红PRB印花织物高1~2级;该种染料用于棉织物印花时,蒸化时间可缩短至3 min,且尿素用量对其印花织物的色深影响不大;活性深红PRS可在低碱量条件下印花,与常规小苏打质量分数为2.5%的用量相比,碱量可降低40%。  相似文献   

2.
新型活性艳红WFG和WG能够提高人棉印花织物的固色率和白地沾色牢度,试验测试了两只染料的提升性能、印花工艺宽容性、固色率和各项色牢度等,并与活性艳红SG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支新型染料在人棉织物上的固色率分别为83.2%和93.1%,白地沾色牢度可达4~5级,且具有较好的印花工艺宽容性,在相对湿度50%~80%条件下,印花人棉织物的表观色深变化不大,在实际生产应用时,蒸化时间可缩短至3 min,小苏打质量分数可低至1%。  相似文献   

3.
从黏胶纤维前处理工艺、活性染料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和印花糊料选择4个方面研究黏胶纤维织物的低尿素印花技术。结果表明:黏胶纤维采用低温轧碱前处理新工艺,可使黏胶纤维印花织物的相对色深明显增加,特别是经活性艳蓝和活性翠蓝印花的黏胶纤维织物,其相对色深增加了20%以上;开发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可降低50%以上的尿素使用量,部分染料品种可不使用尿素;通过控制织物进入蒸化工序前的含湿率在20%~30%,可有效提高印花织物的相对色深;使用合成复配糊料能够起到尿素的部分作用,可使印花织物的相对色深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从固色温度、色浆pH值、尿素用量等方面,分析了锦纶织物弱酸性染料印花的基本工艺。结果表明,尿素用量100~200g/kg,pH值在6~7,蒸化时间10~12min,并增加给湿装置,可提高染料的固色率。为保证印花后织物白底的白度,用冷水(温度低于70℃)充分喷淋,以去除浮色,并加入皂洗剂。  相似文献   

5.
活性染料色谱齐全,湿牢度高,手感柔软,是纤维素纤维印花用的主要染料.不但在棉、粘胶、天丝(R)、麻类织物上广泛应用,而且在真丝类织物上也大量使用.目前大多数印.花企业采用全料法工艺,因此尿素用量很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氨氮减排10%的目标,因此市场亟需无尿素或低尿素的新型染料和固色系统.1 传统活性印花染料和固色系统存在的缺陷活性印花染料必须满足印花的要求:溶解度要高,直接性要低,提升率要高,固色率要高,色浆稳定性要好,重现性要好,白底沾色要小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印花工艺中尿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再生利用的活性墨水红和活性墨水黑为印花染料,比较了尿素、三甘醇、丙三醇等不同吸湿膨化剂对真丝织物数码喷墨印花的K/S值、渗化度及固色效率的影响;其次,探讨了低尿素状态下不同质量分数的糊料、碳酸氢钠、硫酸钠及蒸化条件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甘醇作为助溶剂可部分代替尿素,当吸湿膨化剂(质量比为3︰7)8%、自制糊料6%、碳酸氢钠3%、硫酸钠5%时,102℃蒸化30 min,印花效果较好。印花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涤棉织物分散/活性同浆印花用染料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染料,研究分散/活性染料烘干温度,焙烘固色时间和温度,印花色浆中尿素、碱的用量对其固色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焙烘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印花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合适的染料和热焙烘工艺,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都能得到很好的固色,印花产品的各项牢度优良,平平加O和防沾色剂的混合碱水洗涤可以很好防止白地沾污。本实验工艺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羊毛、羊绒与天丝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使同一染料对这两种纤维发生竞染,对其纺织品印花时很难达到丝绒同色。比较了天丝毛绒混纺织物印花同色性,通过分析染料用量、碱剂用量、释酸剂用量、蒸化时间等因素对印花牢度的影响,得出天丝毛绒混纺织物印花的最佳工艺:染料x%、尿素3%、印花油3%、消泡剂1%、匀染剂1%、助溶剂1%~2%、释酸剂4%~6%,碱剂0.1%、蒸化温度95~105℃、蒸化时间50~60 min。采用兰纳洒脱和诺威克隆-FN染料混拼对天丝毛绒混纺织物进行印花,同色性好,色泽艳丽,色牢度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硫酸锌、明矾、硫酸亚铁为媒染剂,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海藻酸钠为原糊,探究山茶天然染料印花工艺。分析了媒染剂对原糊的相容性,研究了媒染剂用量、蒸化温度、蒸化时间、染料用量对印花效果的影响,测得印花织物的K/S值和色牢度。试验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对瓜尔豆胶原糊的黏度及储存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瓜尔豆胶用于山茶天然染料棉机织物印花具有良好的给色性和渗透性。在硫酸亚铁1.6%(omf),蒸化温度110℃,蒸化时间20 min,染料1.6%(omf)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印花棉机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都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法对活性染料印花织物进行固色。相比蒸化固色,微波固色具有时间短、耗能低、无需使用尿素的优点。结果表明,微波固色在小苏打用量为3%、微波功率为1 600 W和微波3 min的条件下,活性染料印花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能达到蒸化固色的最佳效果,并且色光和色牢度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棉织物进行数码印花时,由于前处理上浆使得喷到棉织物上的墨水量较少,存在得色率较低、色光不鲜艳的问题。利用自制活性墨水提高棉织物印花固色率的同时,研究了前处理上浆工艺、蒸化工艺及皂洗工艺对印制效果的影响。采用传统海藻酸钠及自制羧甲基淀粉糊料,最佳上浆工艺为:糊料用量4%,上浆率15%~20%,碱剂用量15~30 g/L,尿素用量30~40 g/L,防染盐S用量4 g/L;在饱和蒸汽(102℃)下汽蒸7~10 min时,固色效果显著。此时,数码印花织物的固色率为73.92%~74.20%,耐皂洗色牢度为3~4级,耐干摩擦色牢度为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4~5级。  相似文献   

12.
茅建玉 《印染》1999,25(9):33-35
4.2 染料选择 全幅印花工艺可采用活性染料直接印花、涂料直接印花、活性与涂料共同印花等工艺。在毛巾织物上,大多数采用活性染料。考虑到活性染料印制的织物在后处理过程中容易落色和沾色,所以在选用染料时必须全面考虑。应选用溶解度高,固色率高,易洗性好的染料,一般应具备以下性能: (1)染料必须具有高的固色率和反应速率。 (2)应有优良的扩散、渗透、匀染性能,不宜选用某些因染料分子结构而引起内聚力较大的品种,以免造成大块面花型因染料匀染性差而发花。 (3)应与其他染料有优良的配伍性,以利拼色时能产生均一的色调,为此应尽量采用同类活性基团的染料相拼,以保证发色均匀。少用三拼色,禁用四拼色。 (4)应对印花后的固色条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活性染料在纯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存在印染废水氨氮污染问题,以无氮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复配的混合物助剂A-71作为尿素替代品,研究了助剂A-71在棉织物印花过程中对活性艳蓝P-3R的固色率、提升力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尿素条件下印花织物的颜色参数及色牢度等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助剂A-71用量为6.0%时,染料的固色率及提升力性能可以达到5.0%全尿素印花条件下的水平,且在此条件下不影响染料的色光及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活性深红WRU可解决现有活性深红产品印花时需要使用大量尿素,以及织物白地沾色牢度差的问题。试验对其应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活性深红WRU具有优异的提升性能,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0%时,其印花粘胶织物的Integ值达到77.74;对尿素的依存性较低,且具有优异的白地沾色牢度;当染料质量分数为8%时,其印花棉和粘胶织物的白地沾色牢度分别为3~4级和3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活性/中性染料对棉锦交织物同浆双氰胺催化固色技术.分析了双氰胺催化剂用量、碱剂、汽蒸时间等因素对棉锦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氰胺催化固色技术解决了印制棉锦织物时棉纤维和锦纶纤维上染pH值条件相悖的问题,实现了在弱碱性条件下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分别上染棉和锦纶纤维,提高了染料在棉锦交织物上的得色率和染色牢度,减少了沾色.  相似文献   

16.
选用活性红B-2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三原色染料对小麦蛋白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固色温度、元明粉用量、固色剂种类、pH值等因素对染色后织物皂洗牢度以及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在小麦蛋白纤维针织物上的最佳染色工艺为:元明粉用量40 g/L,固色剂为碳酸钠,染浴pH值为9左右,染色温度40℃,染色时间为40 min,固色温度65℃,固色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对蚕丝织物的节能环保印花新方法,文章对商品C.I.活性橙13进行改性处理后,其可以转变为含芳伯胺基的染料M橙13。然后分别采用传统活性染料配方和芳伯胺染料三组分Mannich反应配方对蚕丝织物进行筛网印花,比较研究低温固色工艺对两种染料及印花配方的着色性能。与常规高温汽蒸固色进行对照,通过测定印花蚕丝织物的着色K/S值和固色率来评价不同染料及工艺的差异,分析低温固色过程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印花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温保湿放置温度对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和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印花K/S值有一定的影响,常规活性染料配方印花在60℃条件下低温保湿放置3 h就能获得较高的K/S值,比活性染料印花高温汽蒸固色工艺织物的K/S值稍低。而基于Mannich反应机制的芳伯胺染料印花和常规活性染料印花在相同低温保湿放置条件下获得相近的K/S值,且两种印花方法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以上。因此,采用Mannich反应机制的芳伯胺染料印花可以获得低温无盐无碱固色的高色牢度印花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PTT纤维织物的印花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分散染料的上染色深值为依据,分别就其固色温度,固色相对湿度,固色时间,尿素用量,硫酸铵用量等工艺参数对印花效果作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全料法活性染料印花工艺需要使用大量尿素,成为最主要的氨氮排放来源。活性染料无尿素印花技术采用助剂T替代尿素,大大降低了印花废水的含氮量。研究了助剂T的性能及其对纤维吸湿性和印花糊的影响,优化无尿素印花工艺,测定印花织物色深、色光、固色率及色牢度,并与传统尿素印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助剂T用量为5.0%时,可实现棉织物活性染料无尿素印花,减少氨氮排放60.0%。  相似文献   

20.
活性染料数码印花中使用的青色染料墨水,其染料母体为酞菁铜型结构,直接性较差,固着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调整了工艺配方,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中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添加硫酸钠,能够显著提高青色染料墨水的固着率。优化的工艺配方为:碳酸钠用量0.3%,硫酸钠用量1%,尿素用量10%,蒸化温度102℃,蒸化时间10 min。优化后的工艺配方对其他几种数码印花活性染料墨水颜色也同样适用,固着率均有所提高,且印花后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受影响较小,但撕破强力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