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HIV/AIDS未治疗人群基因亚型和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区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收集79例合肥地区HIV/AIDS未治疗者,经RT-PCR扩增并获得有效基因亚型序列65例,基因分型以CRF01-AE重组亚型最多39例(60.0%);其次依次是CRF07-BC 21例(32.3%)、B亚型4例(6.2%)和CRF08-BC1例(1.5%)。1例蛋白酶抑制剂(PIs)主要耐药基因突变,2例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基因突变。总耐药突变率为4.6%(3/65)。结论当前合肥市主要的HIV-1流行亚型是CRF01-AE和CRF07-BC,HIV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新确诊HIV-1感染者传播性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014年绍兴地区新确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30例HIV-1感染者样本,采用逆转录PCR和巢氏PCR方法扩增HIV-1的pol基因区全长,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耐药突变位点及其对各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90例样品获得合格的pol区序列结果,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和重组亚型CRF01_AE/CRF07_BC 5种亚型。34例样品出现耐药突变,占37.78%;7例样品同时存在2个耐药突变,均为次要耐药位点,其中CRF01_AE亚型4例,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各1例;27例样品出现1个耐药突变,其中主要耐药位点突变11例(12.22%),次要耐药位点突变23例(25.56%)。NNRTIs的耐药突变位点包括V179D/E、K103N;蛋白酶区的次要耐药突变位点有A71V、L10I、L31I、I47M;整合酶区的次要耐药突变位点包括L74I/M、L68V、E157Q、A128T。结论绍兴市HIV原发耐药突变率相对较高,HIV病毒有较高的潜在耐药性,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男男性接触者(MSM)HIV-1耐药传播情况,监测2010年该地区MSM人群HIV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深圳市2010年专题调查的14例HIV-1抗体阳性的MSM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pol区的基因片断,并对扩增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CRF01_AE亚型占45.39%(64/141),CRF07_BC亚型占39.71%(56/141),B亚型占14.89%(21/141)。3份出现NRTI耐药突变,突变的类型分别为:L210W,T215S,T215I;1份出现NNRTI耐药突变,突变的类型为:K103N,Y181C,P225H;无样本出现PI耐药突变,总体耐药突变率为2.8%。结论深圳地区MSM人群中耐药传播目前仍处于低度水平。感染株主要为CRF01_AE、CRF07_BC和B3种亚型,CRF01_AE仍是深圳市MSM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CRF07_BC重组亚型在深圳市MSM人群中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未经HIV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原发耐药水平和闵行区现今HIV病毒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首次确认为HIV-1阳性的HIV感染者血浆,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闵行区HIV-1感染者感染途径为异性性行为(29/27.9),同性性行为(70/67.3),注射毒品及输血(5/4.8),基因亚型共6种:CRF01_AE、CRF07_BC、CRF B、CRF D、CRF C、CRF08_BC,主要的基因亚型为CRF01_AE(57例,54.8%)和CRF07_BC(31例,29.8%); 104例中有10例(9.6%)分别产生了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以及蛋白酶类抑制剂(PIs)的耐药突变,其中9例具有潜在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未出现主要的耐药基因突变,传播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应加强对HIV-1耐药情况的监测;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以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新确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HIV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台州地区2012-2013年新确诊的所有≥18岁的HIV感染者进行pol基因扩增并测序.运用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核酸序列库,判定HIV基因亚型.根据WHO耐药突变位点列表(2009年)并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耐药突变位点及其对各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有507名HIV感染者纳入研究,成功扩增416例(82.1%)患者血浆HIV的pol基因,共发现7种HIV基因亚型,分别是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CRF01 _AE/B、CRF01_BC和CRF06_cpx,以CRF01_AE为最具优势的亚型,占49.8%;其次是CRF07_BC,占32.0%.13例感染者具有WHO推荐的耐药突变位点,耐药率为3.1%.结论 浙江省台州地区的HIV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低水平状态,然而,潜在耐药突变率较高,随着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进一步推动,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IV-1基因突变株对艾滋病流行的关系,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3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2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Gag基因和测序分析,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省HIV-I毒株经变异产生了CRF07-BC、CRF08-BC、CRF01-AE3种新的基因重组亚型毒株,亚型的产生、传播与贵州省艾滋病的暴发流行高度相关。结论 HIV-1毒株的突变或重组是加速贵州省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因素之一;HIV-1基因突变引起亚型改变先于HIV的暴发流行,及时监控HIV-1基因突变,可作为防控艾滋病暴发流行的先行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本地区HIV-1 病毒耐药毒株的流行与传播情况,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1日-6月30日在宁夏开展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提取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根据2015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采用Shafer 的耐药性突变积分表耐药评分,分值≥15判为耐药。结果 调查68例HIV/AIDS,58例巢式PCR检测获得HIV-1病毒pol区基因序列。年龄中位数为36.5岁(IQR:30~50);男性55例(94.8%),女性3例(5.2%), Shafer 的耐药性突变积分表耐药评分,7例判为耐药,耐药率12.1%。存在4种基因亚型,分别是B亚型、CRF01_AE 亚型、CRF07_BC亚型和CRF55_01B亚型。结论 宁夏HIV-1原发性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新确认HIV-1感染者耐药相关位点突变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朝阳区新确认的HIV-1感染者125例,提取血浆中的病毒RNA,用反转录PCR和套式PCR扩增HIV病毒的pol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分析。结果 92份标本扩增成功,扩增阳性样本亚型分布以CRF01_AE亚型为主,占58.70%,31例(33.70%)为CRF07_BC亚型,6例(6.53%)为B亚型,1例(1.07%)为CRF08_BC亚型;经耐药相关位点分析,27例出现了至少一种耐药相关突变;11例(11.96%)患者携带的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朝阳区新确认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新确认的感染者中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有关,同时提示应当对HIV原发性耐药监测常规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深圳口岸1996—2008年已确诊的6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进行耐药性突变分析,以了解深圳口岸国际旅行者HIV-1耐药性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聚合酶基因,对所获得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再将所获得的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果在68例HIV-1感染者中,经巢式RT-PCR扩增并获得聚合酶基因序列68份。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人群未检测到蛋白酶抑制剂(PI)原发耐药突变;11例感染者发生反转录酶抑制剂(RTI)耐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率为16.17%;其中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7.35%(5/68)和8.82%(6/68)。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深圳口岸国际旅行者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这对于我国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州市HIV-1型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4份HIV-1型抗体阳性的全血标本,从样本中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病毒gag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Clustal W软件对测序结果和HIV分型参考株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分析;使用MEGA 4.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4份标本有138份样品扩增出HIV-1的gag基因片段,共存在4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7_BC重组亚型74株(53.62%)、CRF01_AE重组亚型40株(28.99%)、B亚型12株(8.69%)、CRF08_BC重组亚型12株(8.69%)。异性、同性性传播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注射吸毒传播以CRF07_BC为主。结论湖州市不同感染人群中主要存在4种基因亚型,CRF07_BC已成为湖州市不同感染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重组型毒株占优势,应加强对HIV-1流行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2012年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文山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根据HIV耐药警戒线调查实施方案,对2012年1月-12月文山州符合要求的68份年龄在16—25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45份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48.9%的样本为CRF08-BC,其他依次为:CRF01-AE(42.2%)和CRF07-BC(8.9%)。获得的序列中未检测到监测相关的耐药突变(surveillance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SDRM),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小于5%。结论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主要的HIV-1基因型为CRF08-BC及CRF01AE,文山州目前HIV-1耐药株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在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的基础上,应加强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科学管理,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IDU)HIV-1感染者耐药株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确证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蛋白酶(PR)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RT)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做耐药分析。结果 518例HIV感染者中,有407例(78.57%)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8~64(37.44±8.14)岁,男性占89.68%(365/407),汉族占89.93%(366/407),未婚者占55.28%(225/40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78%,341/407)。HIV-1亚型以CRF07_BC为主(47.18%,192/407),CRF01_AE占23.83%(97/407)和CRF08_BC占22.85%(93/407),其他亚型占6.14%(25/407)。总耐药率为3.44%(14/40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47%(6/407),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0.25%(1/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72%(7/407)。突变发生率为12.29%(50/407),蛋白酶区和核苷类反转录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反转录酶区中V179E突变率更高的是其他亚型和CRF07_BC亚型,其他亚型中的CRF55_01B亚型8例全部发生此突变;E138A突变率最高的是CRF08_BC亚型,为3.23%。有2例病例对NNRTIs的4种药物全都耐药。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IDU HIV-1感染者对现有抗病毒治疗药物敏感。应加强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性毒株多重、交叉耐药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2010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0年昆明市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耐药株的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WHO推荐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对2010年1-8月收集的62份年龄<25岁的HIV-1新发现感染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62份样本中,54份完成耐药基因型鉴定.按pol基因区进行分型,其中53.2%的样本为CRF08 BC亚型,其他亚型包括CRF07_BC、CRF01_AE、C.根据采样时间顺序,前47份扩增阳性的样本用于耐药传播水平的分析,其中1份出现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耐药株流行率<5%.结论 昆明市HIV耐药株尚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规范治疗及科学管理仍然是当前艾滋病患者治疗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情况及亚型流行特点。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开展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RT-PCR扩增获得HIV-1 pol基因片段并测序,提交序列至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确定耐药突变位点以及HIV-1毒株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中成功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的研究对象806例,ART前HIV-1耐药率为2.9%(23/806),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9%(15/806)、0.6%(5/806)和0.0%。2016-2018年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依次分别为1.6%、1.8%和4.8%。NNRTIs和NRTIs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 N(0.7%)和M184I/V(0.5%)为主。HIV-1亚型以CRF01_AE(42.7%,344/806)、CRF07_BC(28.9%,233/806)和CRF08_BC(11.2%,90/806)为主。同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53.3%,136/255)和CRF07_BC(32.2%,82/255)为主;异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37.7%,203/539)、CRF07_BC(27.5%,148/539)和CRF08_BC(16.1%,87/539)为主。结论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上升趋势,需加强对HIV-1耐药型毒株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东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抗病毒治疗的50例HIV感染者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pol基因序列并测序,应用BioEdit、Genotyping和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亚型分析,并将获得的核酸序列提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进行耐药位点分析。结果 5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35份样本的pol基因序列,在这35例研究对象中,88.6%(31/35)为男性,65.7%(23/35)为经性接触感染。35条pol基因序列中,CRF01_AE亚型占37.1%(13/35),CRF07_BC亚型占37.1%(13/35),B亚型占14.3%(5/35),CRF55_01B亚型占11.4%(4/35)。在35条基因序列中检测到11条(占31.4%)含有耐药相关突变,以CRF01_AE和CRF55_01B重组亚型为主,原发性耐药率为11.4%(4/35)。结论 东莞市HIV-1感染者存在着多种基因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基因序列发生原发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HIV)的HIV-1亚型和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于2013年11-12月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对就诊人群进行调查,并采样进行HIV抗体、CD4细胞、新发感染检测和HIV亚型和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 610例VCT样本中有96例为HIV抗体阳性(15.7%,96/610),其中95例(99.0%,95/96)获得亚型分析结果,分别有CRF08_BC(40.0%,38/95)、CRF07_BC(27.4%,26/95)、CRF01_AE(27.4%,26/95)、C(4.2%,4/95)和B(1.1%,1/95)5种亚型。89例样本(92.7%,89/96)获得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有21例(23.6%,21/89)发生基因突变,有1例出现耐药传播突变位点(1.12%,1/89)。结论 VCT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亚型以重组流行型为主,包括CRF08_BC、CRF07_BC和CRF01_AE。耐药毒株在该人群中为低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5年1-7月在德宏州收集72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8份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其中中国籍占31.2%(15/48),缅甸籍占68.8%(33/48)。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URF(52.08%,25/48)、CRF01_AE(16.67%,8/48)、CRF07_BC(10.42%,5/48)、B亚型(6.25%,3/48)、C亚型(6.25%,3/48)、CRF57_BC(6.25%,3/48)和CRF08_BC(2.08%,1/48)。在4个序列中分别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K103N)和2个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T69D和T215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为5%~15%。结论 2015年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1基因型复杂,HIV-1传播性耐药达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州经静脉吸毒(IDU)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者原发耐药株的流行情况。方法于2009年12月—2010年3月收集新疆伊犁州77例IDU HIV-1感染者血样及流行病学信息,提取血浆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方法扩增pol基因区1.3 kb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亚型,提交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77例感染者中,76例(98.7%)为CRF07_BC亚型,1例(1.3%)为B亚型;蛋白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耐药相关次要突变主要出现在第10、58和71位;其中71位氨基酸突变发生频率最高(11/77),其次为第10位(6/77)和第58位(3/77);第71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A突变为V者7例,突变为T者3例,突变为I者1例;第10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L突变为I者5例,突变为V者1例;第58位氨基酸由野生型的Q突变为E者3例;1例病例逆转录酶区同时存在Y181C及M184V耐药突变。结论新疆伊犁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感染者中检出原发耐药株,原发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加强该地区IDU感染者的耐药监测,防止耐药株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