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肃省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甘肃省46所高校2 877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乙肝KAP及信息获取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31.4%),对其他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3.9%~85.1%)。在态度方面,74.8%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当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后,只有18.4%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两人之间交往,29.3%的大学生认为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76.5%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仅有27.3%的大学生完成了全程接种。结论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排斥心理较强。大学生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防治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自顺义区28家医疗机构抽取213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在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全部回答正确者为18人,知晓率为9.0%,肝炎知识4个部分知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级医院医务人员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4%,乡镇级医院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0.6%,两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组医务人员回答全部正确率为4.1%,防保组回答全部正确率为21.8%,两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医务人员态度的调查中,表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的医务人员比例为95.5%,实际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5%;91.2%的医务人员表示通过专业书籍获取相关信息。结论目前顺义区基层医务人员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今后应采用不同方式加大对医务人员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梅州市梅江区中学生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9-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梅州市梅江区6所中学(高中和初中各3所)各个年级抽取1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12份。结果中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答对率较低,其中乙肝防治知识答对率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镇中学生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的答对率高于农村。结论中学生对乙肝预防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水平较低,认知度差异较大,知识结构不全面。因此,加强中学生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对营养午餐的认知和食用情况,为实现营养午餐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城区8所中学共计7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营养午餐的初衷并非出于对其营养价值的推崇,而是为就餐方便;营养午餐的食用过程存在随意剩饭等不良现象;营养宣教工作薄弱,致使学生营养知识较匮乏。结论学校、供餐企业和社会应合力打造学生营养午餐,并结合营养午餐开展营养宣教与合理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7所中学5 098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63.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网络、朋友、书刊、学校教育、电视等;有7.6%(386/5 098)的中学生进行过HIV抗体检测;仅有11.6%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论 昌平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6.
刘兆国 《中国校医》2012,26(7):525+528-525,528
艾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迄今为止世界上既无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健康教育仍然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世界漫延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据报道,我国AIDS患者15~29岁约占60%,可见AIDS的主要传播对象是青少年人群[1]。  相似文献   

7.
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2237名大、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中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均达到86%以上;有25.2%的中学生及36.7%的大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大中学生选择同情和关怀的居首位,占70%左右;39.5%的中学生及38.4%的大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感染者应严格隔离。2.6%的中学生和8.3%的大学生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性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使大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目前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11月,对北京市6所初中、4所高中的14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85.3%,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28.1%。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制定的5项核心指标全部回答正确率为13.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对相关态度题目赋值后,高中生的正向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初中生,女生高于男生。技能和行为方面,高中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女生得分高于男生。70.6%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结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学校应以行为改变为最终目标,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中学生吸烟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对吸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4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学校共4 1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目前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20.4%,3.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尝试吸烟的年龄以12~14岁最高,好奇是主要原因;目前吸烟的香烟来源主要为自己购买。97.0%的学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90.8%的学生支持学校禁烟,54.1%的学生支持公共场所禁烟,反对教师和家人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74.0%,65.5%,只有39.6%的学生会拒绝朋友劝吸烟。周围人群吸烟、学校周边售烟点、烟草广告、控烟宣传等对学生吸烟均有影响作用。结论广东省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吸烟环境因素的影响,控烟工作重点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和在外就餐现况,为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475名,进行食品安全KAP现况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的306名进行在外就餐情况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部分的平均得分为(7.25±1.07)分(满分10分),其中"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的物质是三聚氰胺"的正确率最高(99.8%),"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更安全"的答对率最低(4.0%);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总体状况较好;94.3%的大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对于造假食品最为关注(42.0%);86.5%的大学生考虑到在外就餐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仍有39.9%的人每天会在外就餐;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是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结论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但仍有欠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内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居民对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传播、危害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待乙肝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为当地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15~59岁的社区居民1 544名,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获取居民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甲肝(71.9%)和乙肝(91.5%),而听说过丙肝(36.6%)、丁肝(20.7%)和戊肝(18.0%)的则相对较少;仅有不到一半调查对象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45.0%),但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知道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甲肝(56.9%)和乙肝(75.6%);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害怕与乙肝感染者近距离接触,有30.0%和27.1%的乙肝感染者遭遇过被人远离或升学就业的困难。结论应以社区为单位,长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人群,尤其是流动人群对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预防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乙肝恐惧"和"乙肝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卫生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350人作为调查对象,对抽取的同学掌握营养学知识、所持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营养知识教育干预后,被调查的学生们在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饮食行为方面还需要及时纠正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教师在营养教学方面应该多结合临床护理卫生专业有侧重的趣味化、形象化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对营养知识的兴趣爱好,同时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意识到营养和护理专业息息相关的重要性。增强自身对营养的态度和行为,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上把营养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掌握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个村,3个居委会,每村(居委会)随机抽取80~100户,年龄为18~79岁的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801人。结果顺义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26%,安全与急救知识知晓率最高,达77.53%;而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最低,为66.02%。从年龄看,30~39岁知识知晓率最高,40岁以后知识知晓率呈下降趋势,60岁以上年龄组知识知晓率最低。同时随着学历、经济收入的增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也逐步增高。结论顺义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总体不高,距离85%的指标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以及年龄等因素对社区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影响,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确保2018年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汉市3个城区中随机抽取4个社区为研究现场,从5 668名受检对象中筛选出在调查前6个月内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带血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5.1%,调查对象对于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知晓率较高(78.7%),但对国家关于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的免费政策知晓率较低(44.8%)。核心信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OR=2.732,95%CI:1.018~7.330)、文化程度(OR=2.770,95%CI:1.107~6.933)、婚姻状况(OR=5.004,95%CI:1.881~13.311)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对象对于肺结核的态度行为状况:38.2%的人觉得结核病是一种羞耻或受人歧视的疾病,34.1%的人会因患病而感到害怕或绝望。结论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肺结核核心知识知晓率还较低,要根据户籍、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为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5所中学1 5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结果多数中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营养知识总及格率为32.9%,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学生达47.6%。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早餐的食用率仅为37.2%。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结论中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贵池区农村人群乙型肝炎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行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贵池区的地形特点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利用自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表对抽取的446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的知识得分总体偏低,平均(4.57±4.88)分(总分为19分),对乙型肝炎的三大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楚,血液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以及母婴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1.17%、24.44%、28.92%。大多数居民对乙肝疫苗(HepB)接种认识不足,只有27.80%的居民表示接种过HepB,23.09%的居民希望接种HepB。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过肝炎、亲人中有乙肝患者、检测过乙肝抗原是得分高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在居民中加强开展关于乙型肝炎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及HepB的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洛阳市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与膳食结构状况,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洛阳市3所大学965名学生,运用健康教育KAP模型问卷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营养意愿,计算各自得分.同时用简化膳食频率问卷结合称重法调查大学生膳食结构.结果 医学食品科学类、理工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18.32±3.06),(13.21 ±3.0),(15.02 ±3.44)分,膳食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8.25±2.54),(9.58±2.65),(16.36±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膳食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9.47±2.54),(8.25 ±2.65),(8.47±2.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的兴趣、营养重要性认识和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膳食结构除粮谷类和蛋类外,其余类别的食物摄入量均低于膳食宝塔的要求;男生水果和奶类摄入量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膳食认知和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病毒性肝炎健康促进项目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中学生开展病毒性肝炎健康课堂、知识竞赛等健康促进项目,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所中学30个班级1800名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结果共调查中学生1504名,教育前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4.68%,高中组学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组;教育后,平均知晓率上升到77.19%;表示会与病人保持交往的比率由教育前的80.07%上升到教育后的82.51%;认为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比率由教育前的80.58%上升到教育后的93.62%。结论在中学生中实施病毒性肝炎健康促进项目,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和有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